\"叮咚,刘备仁德技能触发隐藏效果,获得50%概率安全脱离战场。\"
系统提示声中,刘备携孙乾、简雍及数千亲兵向东溃退。
......
刘备军撤离后,剩余守军抵抗力骤减。
溃逃者四散后,余众尽数跪地乞降。
数万降卒弃械伏地,战意全无。
浓雾边缘,林辰率关羽、宇文成都及数百骑兵疾驰追击。
雾散处但见遍地降兵。
宇文成都欣然道:\"定是秦琼将军及时赶到,先登营与背嵬军已至!\"
林辰亦展露笑意。
此夜双喜临门:既得关羽效忠,又歼灭刘备主力。
马蹄声骤响,秦琼、岳飞、麴义飞身下马,单膝禀报:
\"末将来迟,请主公允罪!\"
林辰摆手:\"恰到好处!\"
\"能俘获数万敌军已属不易。\"
三人起身面露喜色。
岳飞禀道:\"按主公示意设伏,遭遇刘备溃军稍作交锋即逃,余众无首自然归降。\"
\"若兵力充足,必能擒获刘大耳。\"
麴义正说得兴起,忽然察觉岳飞在身侧拽他的胳膊。
虽心有疑惑,但两人默契已久,麴义相信岳飞必有用意。
他当即噤声,而岳飞的目光则悄然转向关羽。
虎牢关之战时,岳飞曾见过关羽,因而才制止麴义多言。
此刻他也难以断定,关羽究竟是真心归降,还是另有所图。
既然摸不透,沉默便是最稳妥的选择——至少不会引火烧身。
两人细微的互动被林辰尽收眼底,但他并未点破。
有些事本就难以说清,既然无法解释,不如交给时间去化解。
“乱军之中让刘备脱逃,并非尔等过失。”
“清点降卒,愿归顺者可留军中,不愿者分发粮饷遣返还乡。”
岳飞抱拳应道:“喏!”
“属下这就去办。”
“此外,还擒获了扬州牧刘繇。”
“此人该如何处置?”
“刘繇?”
林辰略作思索,含笑下令:“暗中放他离去。”
“暗中放走?”
麴义与秦琼面露诧异:“此人身为汉室宗亲,又据扬州要职,纵虎归山岂非后患?”
“他绝无归顺主公的可能。”
“既如此,何不永绝后患?”
林辰摇头笑道:“筹谋须看得长远些。”
“鹏举,你意下如何?”
岳飞心知这是主公有意考量,虽已有思量却未冒然作答。
沉吟片刻后,他徐徐道:“徐州与扬州接壤,若刘繇身亡,扬州必被刘备全盘掌控。”
“刘备素有枭雄之姿,断不能任其坐大。”
“留刘繇回去,可制衡刘备势力。”
林辰展颜赞许:“鹏举所见极是。”
“刘繇怯懦,此番北上不过是惧于诸侯围攻,被迫从众罢了。”
**
“虽与刘备交好,但他并非陶谦那般年迈体衰,绝不会轻易将扬州拱手相让。”
“此番刘备元气大伤,必会觊觎扬州之地。”
“若此时强留刘繇,反倒替刘备扫清障碍。”
“不如放他离去。”
秦琼与麴义闻言,顿觉豁然开朗。
“主公英明,末将受教了!”
林辰看向二人,淡淡道:“闲暇时多向岳飞请教,读些兵书。”
“总好过只知冲锋陷阵,却不懂谋略布局。”
“可明白了?”
秦琼、麴义面露惭色,连连称是,不敢多言。
……
星辉洒落,夜沉如墨。
邺城外的曹军大营内,曹操、戏志才与曹仁对坐帐中。
曹操手中攥着范阳急报,眉宇间难掩惊色:“丘力居十万大军溃败于范阳,仅剩残部逃回草原,再不敢南下。马超、庞德率三万铁骑乘胜追击,乌桓死伤无数。”
曹仁沉声道:“林辰动作竟如此之快!邺城之战不过二十日,他竟已平定乌桓之乱。”
“更蹊跷的是,他未调马超铁骑回援,显有十足把握应对主公与刘备联军。”
曹操沉默良久,蹙眉道:“林辰破黑山、诛乌桓,仅凭燕云十八骑。”
“此等战力,实在匪夷所思。”
“纵使以一当百,区区十八人又如何左右战局胜负?”
曹仁亦摇头不解。二人戎马半生,何曾见过这般神话般的兵锋?昔年背嵬军、先登营虽强,尚在常理之中。而这燕云十八骑,已远超他们的认知。
戏志才深知两人心思,更明白绝不能让\"燕云十八骑天下无敌\"的念头在两人心中扎根。
他略作沉吟,开口道:\"主公,子孝,燕云十八骑虽强,却非不可战胜。\"
\"邯郸之战,张合诈败诱敌,让于毒误判形势。黑山军上下轻敌冒进,这才被燕云十八骑突袭得手。\"
\"范阳一役,楼兰新败中山,马超与丘力居相持不下。若非林辰趁乱袭营,又恰逢丘力居救子心切,乌桓大军怎会溃败?\"
\"这两仗看似神勇,实则都是斩首战术。若张燕谨慎布防,若丘力居稳守中军,区区十八骑焉能扭转乾坤?\"
曹操闻言恍然,面露惭色:\"是某着相了。不过血肉之躯,何惧之有?险些因虚名堕了志气。\"
曹仁抚掌大笑:\"先生此言如拨云见日。管他什么燕云骑,末将定要亲手摘了林辰首级!\"
眼看二人重拾信心,戏志才神色稍缓:\"主公,子孝,话虽这么讲——\"
\"但燕云十八骑的实力仍超出我等预料。\"
\"须得设法应对。\"
\"再者,范阳战事已了,林辰会兵指何方?\"
\"其目标究竟是我军,还是玄德?\"
\"若攻玄德,此刻可已交兵?\"
\"玄德能否招架?\"
\"诸般情状我等皆未可知,须得早作筹谋。\"
\"甚至......\"
连道两声\"甚至\",戏志才终未能续下文。
曹操沉声道:\"志才是虑及何事?\"
\"直言便是!\"
\"你我之间有何不能说?\"
\"无须顾虑!\"
戏志才长舒一气:\"林辰用兵向来出人意表。\"
\"倘其已对玄德用兵,而玄德不敌。\"
\"我军当作何抉择?\"
\"原是我等合围邺城之势,恐反成邺城为饵,引我军入彀,逐个击破!\"
\"嘶——\"
曹操与曹仁闻言皆倒吸凉气。
若真如戏志才所言,此刻他们已陷危局,随时可能遭致全军覆灭。
\"这......\"
\"当真可能如此?\"
\"玄德拥兵十余万,云长更有万夫不当之勇,岂会速败?\"
戏志才肃然道:\"自林辰起兵以来,多少'不可能'都成真?\"
\"一日破长安,三日诛董卓,尽收其众。\"
\"不动则已,一动即取并州,灭本初,诛伯珪。\"
\"这桩桩件件,谁曾料中?\"
\"谁能预料结局?\"
\"故而今时今日,此刻当下,我等当摒弃所有轻敌之念。\"
(
军帐内,曹操面色凝重:\"必须全力应对林辰,否则难以与之抗衡。\"
戏志才微微颔首:\"若刘备兵败,我等该如何自处?\"
话音未落,帐外传来急促脚步声。
三人顿觉心头一紧,不祥预感油然而生。
\"报!白沟前线急报!\"
曹操立即下令:\"速速进来禀报!\"
传令兵气喘吁吁跪地禀告:\"末将奉命探查刘备军动向,未至白沟大营,便见浓雾弥漫,战事骤起。恐误军机,特快马回报。\"
曹操面露惊色:\"志才,又被你料中了。林辰用兵之神速,远超预期。\"
待斥候退下,曹操沉声问道:\"此战胜负如何?\"
曹仁略作思量:\"大雾利于林辰用兵,燕云十八骑如虎添翼。然兵力有限,只要刘备能及时撤出火场,重整军心,当不至溃败。\"
戏志才却摇头:\"此战刘备必败无疑。\"
\"此话怎讲?\"
戏志才分析道:\"诸位只计燕云十八骑,却未虑及背嵬军与先登兵。此三支劲旅最善制造战机,借浓雾掩护足以在敌营纵横捭阖。刘氏联军虽众,雾气中各自为战,士卒岂有死战之心?一旦军心溃散,纵有百万之众亦难挽败局。\"
\"胜负从不取决于兵力多寡。\"
\"不是吗?\"
曹操与曹仁相视无言,空气凝滞许久。
\"志才先生一语中的。\"
\"仅凭燕云十八骑,或许难敌刘备,但若与先登死士、背嵬军联手,局势尚有转机。\"
\"邺城已非久留之地。\"
话中凄楚与不甘自曹操心底翻涌而出。近旁的戏志才与曹仁皆觉察到那股悲怆。
\"曹公,征战难免起落。\"
\"林辰虽胜,却疲于奔命,根基未稳,更因屠戮河北士族招致众怒。\"
\"其暴虐之名,较董卓尤甚。\"
\"重整兵马,必能除之。\"
曹操喟叹:\"多路合围本可使林辰腹背受敌。\"
\"此计原是天衣无缝。\"
\"奈何张燕愚钝,丘力居狂妄,未至邺城便折损三十万大军,未起半分牵制之效!\"
\"当真无用!\"
\"无用至极!\"
怒意随声浪节节攀升——若非这群庸碌之辈,何至溃败如此迅疾惨烈?
\"当务之急是速离险境。\"
\"退守许昌,控扼黄河南岸,再兵不血刃取荆州以蓄力,方为良策。\"
曹操深吸一气:\"传令全军轻装南撤,弃辎重保行军。\"
\"骑兵开道,备足舟楫确保渡河疾速。\"
\"即刻去办!\"
戏志才与曹仁领命疾退。漆黑夜色中,曹营各部悄然拔寨。
待到破晓时分,守城士卒方觉异样,急报沮授、田丰等人。
城垣之上,沮授、田丰、张合、高览默然伫立。
望着曹营上空炊烟袅袅却人迹罕至,高览等四人心中满是疑惑。
高览皱眉道:\"曹军今日为何如此反常?竟不见一兵一卒?\"
\"莫非是久攻不下,故意设下圈套诱我等出城?\"
张合沉吟片刻,摇头道:\"我军本就据城而守,这般粗浅的计谋岂能奏效?\"
\"北面有刘备十万大军虎视眈眈,城外更有曹操十余万雄兵。\"
\"此时出城岂非自投罗网?\"
沮授与田丰同样百思不得其解。
\"昨夜可曾发现曹军撤退迹象?\"
张合答道:\"夜色昏暗,士卒只隐约望见曹营似有兵马调动,但因营帐辎重纹丝未动,便未作他想。\"
田丰捻须沉思:\"莫非曹军已然退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