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当上科长,全靠父亲特意安排的几个好项目。
前段时间本有机会升迁,
结果遇到考察组,陈锦不懂察言观色,一味讨好,偏偏碰上铁面无私的领导。
他的把戏被当场揭穿,
不仅没升官,反而被处分。
这次被调到知青点当主任,其实是陈东民的主意。
虽然赵江在省里有些名气,
但毕竟距离遥远。
即便有郝省长提携,影响力也有限。
消息传递总有延迟,
外人只知道他建砖瓦厂的成绩,而**电机项目的消息还没公开,陈锦就已被下放了。
陈东民把陈锦调去周家屯,并不是看中赵江或当地条件,纯粹是别无选择。
郝向阳原以为陈锦已经到了周家屯,结果直到离开前都没见到人。
据消息显示,陈锦早已出发,却迟迟未到,只能说明——他根本不知道赵江修好发电机的事,陈东民也以为儿子早就知道情况,没有再提醒。
按理说,知青点办公室主任应该在11月1日或2日到岗,拖到4日中午显然异常。
从陈锦以往作风来看,他可能先去了市县打点关系,没把周家屯放在心上。
也可能在摸清开荒团的背景,毕竟他曾任职电力局,或许想借机推动当地的电力建设——尽管可能性很小。
赵江问起陈东民为人,郝向阳评价道:“虽然不是省里二把手,也算三把手级别。作风果断,很有魄力,对儿子陈锦尤其严厉。可惜陈锦不成器,要是争气些,早该靠父亲帮忙混到处级。”
这样的虎父犬子,放到后世就是典型的官三代,家族显赫能延续几代。
但眼下这光景……
恐怕就没那么走运了。
“陈东民会包庇自己儿子吗?”
赵江再次问道。
郝向阳略微思考了一下:“谈不上护短,更多是恨铁不成钢的无奈。但毕竟是亲儿子,该帮衬的还是会帮衬。”
“他是独生子吗?”
“不是,还有一个比他小十来岁的妹妹,在兵团工作,具体情况不清楚。”
郝向阳笑了笑:“放心,该汇报的我会如实汇报。”
“不按时报到会有什么处罚,我也不清楚。就算陈东民想替他开脱,陈锦也难逃责任,这是原则问题。除非郝省长有意袒护,不予追究。”
“不过我觉得不太可能,毕竟郝省长对你很看重。”
“陈锦这么不把你放在眼里,郝省长肯定不会让你失望,对吧?哈哈哈!”
郝向阳大笑起来。
赵江心里很踏实。
郝向阳真是个得力的人!
虽然他不怕陈锦或陈东民,但有郝向阳在,很多事情就更好办了。
……
同一时间。
周家屯。
周大宝和宋高远陪着新来的陈主任参观砖瓦厂和玻璃厂,一边走一边私下抱怨。
并不是不愿意接待领导。
只是这陈锦太拖拉,爱吹牛。
村子本来就小,本来一小时就能看完,硬是拖了三小时才结束!
虽然嘴上不说,但表面上还是很恭敬。
此刻的陈锦却眼睛发亮。
他觉得自己捡了个大便宜——
原来周家屯是个好地方!
站在村委会院子里,他立刻开始讲起自己的施政计划。
新官上任三把火。
第一把火,必须烧得响亮!
他慷慨地给正在建玻璃厂的垦荒队员放了假。
自己却在垦荒队驻地做就职演讲。
结果一讲就是两个小时。
直接耽误了垦荒进度两小时。
队员们听着,心里不舒服,但又不敢发作。
谁让他是上级呢?
眼看时间到了傍晚六点。
全场没人说话,也没人鼓掌。
能忍住不翻脸已经算给面子了。
陈锦见状有点不高兴。
觉得这些垦荒队员觉悟太低。
干活是行家,但做人还差火候。
他又说:“国家培养的是德才兼备的知识青年,你们用劳动证明了‘才’,但‘德’还得加强。”
正说着,村里来夜校的妇女儿童陆续来了。
郑娟、郝冬梅和赵颖也做好了晚饭。
陈锦顺势宣布:
“光识字还不够,要提高思想觉悟。”
“思想决定人生格局,技术只是立足之本。今晚我们在院子里开思想教育会,吃完饭都带凳子来!”
村民们面面相觑:
不上课了吗?
这领导讲话什么时候才能完?
算了,听吧。
垦荒队员们更是惊讶:
还要来?
白天耽误了工时,晚上连夜校都要占?
李广发和宋高远对视一眼。
最终,他还是点头同意,率先鼓起掌来。
宋高远反应迅速,马上拿出小本子继续记录。
陈锦注意到他的动作,心里暗自高兴:总算有个认真记笔记的了!
这让他感到十分欣慰。
饭后,
陈锦心情更加愉快。
这开荒团的伙食也太丰盛了吧?
竟然准备了这么多肉,简直把家底都掏出来了欢迎自己!
看来之前的动员讲话没有白说。
虽然大家表面上兴致不高,但显然听进去了不少,这份款待就是最好的证明。
但他不知道的是,厨房和粮仓里还挂着几百斤肉。
“大家的诚意我感受到了,只要跟着……跟着组织走,以后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
陈锦又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起来。
转眼又是两个小时过去。
终于散会了!
众人如释重负,纷纷回屋复习功课。
陈锦也满意地笑了笑。
这时,李广发提着马灯走过来,恭敬地说:“主任,这是知青点的宿舍,我们都收拾好了,您可以直接住进去,特别方便。”
说着,他指向一排旧房子。
陈锦:“???”
他盯着满脸笑容的李广发,眼神充满怀疑。
“你眼睛没问题吧?”
陈锦伸手在他眼前晃了晃。
李广发却指着新房的电灯,把马灯塞进陈锦手里,欠身道:“主任早点休息,天黑小心台阶。”
陈锦一脸疑惑。
这是在干什么?
之前不是一切正常吗?
现在怎么突然这样?
他完全不明白发生了什么。
正当他困惑时,宋高远走了过来,态度恭敬地解释:
“主任,这里确实是知青点的办公地点,您没看错。这些都是公家的财产,您去问村长也会得到同样的回答。”
“这地方原本是地主的房子,批斗后就被收归公有了。”
“我们刚来的时候也住在这里,当时破旧不堪,不过经过我们‘四六七’的修缮,现在居住条件很不错,不比普通村民的差。”
“您也看到了,周家屯条件有限,所以这里还没有通电。”
宋高远的解释很详细,语气也很客气。
但陈锦感觉被耍了。
他的目光一直盯着不远处那栋三层小楼。
宋高远只好继续解释:“实在抱歉,主任。那边是开荒团的私人财产,不属于知青点范围。一是那些房间是按我们实际需要建的,二是团长不在,我们无权做主,还请您理解。”
陈锦更加困惑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他强压着怒火。
陈锦咬着牙问:“你是说你们的东西不一定要归知青点管?”
宋高远微笑着说:“是的,请您理解。”
“砖瓦厂呢?”
“属于国家编制。”
“新建的玻璃厂呢?”
“目前归开荒团所有,以后会纳入国家编制。”
两人一问一答,宋高远始终镇定自若。
陈锦终于忍不住了,大声吼道:“你们是在耍我吗?既然这里划归知青点,你们的一切都该归国家所有!作为主任,我有权调配这里的资源!”
“现在,立刻,马上,所有人到院子里开会!我必须好好讲讲规矩!”
他的话音在四周回荡。
众人纷纷走出房间,聚集在走廊上朝这边张望。
宋高远轻轻挥手,表示事情不大。
他语气得体地说:“陈主任,需要查看您的审批文件。根据我们所知,这片区域确实是开荒团的合法资产。”
话语恭敬,态度从容。
陈锦显然没料到会有这样的回应,脸色涨红,若不是天色已晚,所有人都能看出来。
“听说你们选了个团长叫赵江?让他出来!我要当面问问,是不是他的主意!”
他手头没有相关文件,根本无法出示。
宋高远依旧平静地回答:“不好意思,我们团长去省城办理8级工认证了,今天早上刚走,预计四五天才能回来。”
“而且这不是他一个人的决定,而是全体团员共同的意见。”
接待上级领导本是分内之事,安排一顿饭也合情合理。
但如果要拿集体财产讨好这种领导,开荒团绝不会答应。强调不是团长的主意,也是为了避免让赵江独自承担责任。
忽然,一辆卡车轰鸣着驶入周家屯。
先到了村委会,接着调转方向,最终停在开荒团驻地外。
车上下来四个人:
领队的是个干部,后面跟着三个年龄在16到20岁之间的年轻人。
周大宝也跟了过来,指着修缮一新的老房子对干部说:
“就是这里,已经修好了,可以直接住。”
干部点头,转向陈锦问:“你是这里的主任?”
“是的,我叫陈锦。”
“过来接收人员吧,这三个是下乡插队的知识青年,你登记一下。”
“好的好的。”
陈锦赶紧迎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