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能遇到您真是运气。这件事请您务必帮忙,这也是为了咱们屯子好。买回来的书您也可以看,大家一块学习,多好。”
“李放说得对,这钱该花!”老支书赶紧附和,“不能让小冯师傅破费,钱走屯里公账。你是专业人士,买错了也不怪你。”
听了老支书的话,冯建军这才收下钱。
“行,既然大家都这么信任我,这事我一定办好。”
“真是太感谢您了。”李放脸上露出笑容,有专业人士帮忙选书,比自己瞎转强多了,“对了,您买完书后如果遇到什么问题,可以给我写信,镇上邮局收到后会马上转给我。”
“如果有急事,也可以打电话到镇邮电局找周向红局长,他会尽快通知我。电话费和邮费都算在我的账上,不够的话我之后再补给您。”
冯建军一听就明白,对方在邮电局有人,这样办事确实方便。那个年代的邮政系统远不如后来发达,有这层关系确实省事不少。
“好,我有消息就找你。”冯建军点头答应,没多客套。经过这次交谈,他觉得李放为人热情正直,值得交朋友。
他是个技术员,收入有限,既然费用走公账,自然不用自己掏钱。
“太感谢了,有空来屯里坐坐,我一定用好酒好菜招待你。”李放笑着说。
冯建军深信不疑,中午那顿饭确实丰盛,吃得他满嘴油光,非常满足。要不是还有事要办,他早喝得晕头转向了。
处理完拖拉机和买书的事后,李放请老支书照看几位客人,自己继续忙活。甚至都没注意到冯建军什么时候走了,直到天黑才停下手中的活。
虽然今天没能做完全部地基,但基础工作已经完成。砖窑还有一批库存,加上县里调拨的水泥,明天再干一天,最基础的地基肯定能完成。
虽然比不上后来那种结实的地基,但只是几间简单的砖瓦房,这样的地基已经够用了。屯里的房子大多是木头搭的,哪有什么地基!
尽管地基还没完全做好,但该挖的沟、旱厕的坑位都准备好了。为了防止下雪影响第二天施工,李放还让人铺了稻草保温。
拒绝了老支书一起吃饭的邀请,李放正要走,却被三个姑娘拦住了。
“李知青,我们想去你那儿洗个澡,顺便吃顿饭,行不行?”燕子直爽地问。
“没问题,我今天刚好驾鹿车来的,可以带你们。”李放痛快地答应,“不过天晚了,回来不方便,你们带上换洗衣裳,晚上住我那边的客房吧。明天我还要去学校办事,顺道送你们回去。”
“真够意思!”燕子竖起大拇指,田润叶和高瑗瑗也连连道谢。
她们今天帮了不少忙,身上全是汗,两天没洗澡确实难受。人嘛,由俭入奢易,以前没条件的时候在家用澡盆将就,可自从在林场体验过澡堂的舒服,谁还愿意在家里凑合?
回到林场后,吃饭、练拳、洗澡、睡觉,一切照旧。多了三个姑娘,生活节奏也没被打乱。李放虽然不会冷落她们,但交流都保持正常分寸。
一夜平静,没人来敲门,也没有其他动静。第二天清晨,洗漱、练拳、吃早饭,跟往常一样,只是饭桌上多了三个姑娘的欢声笑语,比平时热闹多了。
送完她们回屯后,李放先去学校查看工程进展,安排劳力们搬运砖块和水泥,接着检查了砖窑。虽然有一些库存,但远远不够,还得继续烧制。水泥的情况也一样,县里支援的有限,必须自己生产。好在这次运来的原料很充足,李放带着乡亲们**开窑**,分别放入砖坯和研磨好的材料。
忙完这些,他才回到学校工地开始打地基。
李放原本打算用钢筋做骨架,再用木板支模后直接浇筑混凝土,这样建出的钢混结构教室既结实又省事。可惜资源有限,最后只能用砖混结构勉强应付。
不过对屯里的乡亲来说,孩子们能在砖混结构的学校读书,已经是天大的福分。大家个个喜气洋洋,干活时一个比一个卖力。
李放很享受这种热火朝天的氛围。他带着大家埋头苦干,等地基打好需要凝固时,又领着大家去砖窑和水泥窑忙活到中午。午饭是集体吃的大锅饭——昨天剩下的猪肉炖土豆,配上白菜蛋花汤,主食还是烙饼。老支书心疼李放既出钱(猪肉)又出力,特意把原来的杂粮面饼换成了“小二合面”饼。
所谓“小二合面”饼,本应是白面和玉米面各半制成的。但为了节省白面,就改成五份玉米面配一份白面,这样烙出来的饼就是“小二合面”。
正当李放和大家有说有笑地吃着大锅饭时,镇上的饭馆里,棒梗正被两个同伴奉承得飘飘然。
“老大,我再敬您一杯!”一个尖嘴猴腮的男子举起酒杯。
“我看你是想借机多喝几杯吧!”棒梗嘴上这么说,嘴角的笑意却出卖了他真实的想法。
“哪能啊!您可是咱们屯最有本事的人。”尖嘴猴腮的男子谄媚道,“来,敬您一杯!”
这番奉承让棒梗十分受用。自从上次独自去牛心山古墓遇险后,他就意识到需要帮手——关键时刻还能当替死鬼。回到象牙屯后,他特意向张翠花打听,物色合适的人选。
象牙屯这地方啥都缺,就是不缺闲人!
棒梗倒也不糊涂,精挑细选了两名得力干将。
第一个外号叫猴子,尖嘴猴腮的,看着弱不禁风,可肚子里全是花花肠子。屯里大小事没他不知道的,连山里的传说都能给你掰扯得头头是道。
另一个壮得像头熊,个头顶俩棒梗,人都管他叫憨子。力气大得吓人,就是脑子不太灵光。
不过棒梗不在乎这个,手下太精明了反而不好,万一哪天起了二心可咋整?
天刚蒙蒙亮,三人就奔镇上去了。一来是新收了小弟得摆摆排场,带他们下馆子开开荤;二来是想借猴子的门道,摸摸镇上的路子——哪儿能换东西,哪儿能把金货卖出好价钱还不惹麻烦。
还真别说,猴子虽然打架不行,但打听消息倒是挺在行。他带着棒梗把镇上的暗道和地下收购点都转了个遍,连暗号都对上了。棒梗想着以后肯定还得用上这些关系,再加上最近从元大仙那里得了不少好处,出手也挺阔气,直接买了几包不用烟票的“大前门”。
这烟可不一般,没门路光有票也买不到。虽然多花了几块钱,但比搞烟票省事多了。猴子这番拍马屁让棒梗心里舒坦,真有点当老大的感觉了。不过他还没糊涂,始终没提起金子的事——这事得藏在心里,万一元大仙换了人,到哪儿找这金疙瘩去?
酒足饭饱,一桌菜被吃得干干净净。棒梗看着憨子把盘子都舔得锃亮,眼皮直跳。本想再加几个菜撑撑场面,摸了摸口袋还是作罢。
“老大,听说岗岗营子那边出了批好货,咱们要不要去看看?”猴子叼着牙签问道。
岗岗营子?棒梗一听这个地名,脑子里立刻浮现出那个仇人的样子。“那边出什么事了?”
“听说昨天来了好几辆大卡车,装的都是好东西。”猴子消息灵通,接着说,“说是建学校,县里批了不少物资,听说还有台拖拉机。”
“要是咱们也能弄台拖拉机,往后去镇上、县里就方便多了。”猴子越说越兴奋,“不仅能拉人,还能运货,倒腾东西也方便。”
“再管用也进不了老林子吧?”棒梗撇撇嘴,故意装出一副不屑的样子,“还不如弄个雪橇车配头驴实在。”
“是是是,老大说得对,是我考虑不周。”猴子嘴上附和,心里却暗暗看不起,“驴车好办,给屯里老驴头塞点好处就能借来。”
棒梗想起那个对头运气这么好,刚来就干成几件大事,心里又酸又恨,牙根直痒。但他知道自己的本事跟李放差远了,只能在小弟面前撑住面子。
“这事儿不急,先解决枪的问题。”棒梗压低声音,“没有枪进老林子太危险,最好是部队用的那种,威力大又好使。”
“这个……”猴子露出为难神色,“老大,土枪还容易,部队的枪可不好弄啊。”
“有什么难的,不就是钱的事!”棒梗摆出一副财大气粗的样子,“我就要那种枪,该花多少花多少。办成了少不了你的好处!”
一听有油水,猴子顿时来了精神。眼珠一转,还真想出个主意。
“成!我试试看。不过老大,您得先给点这个。”猴子搓着手比划,“不是我要,没有这个打点,人家根本不理咱。”
“钱可以给,但必须经过我的手。”棒梗并不傻,钱过一遍手,谁知道会被克扣多少。他虽然从元大仙那儿捞了不少金子,手头宽裕,但也不会白白让人占便宜。
棒梗在精明方面完全继承了贾张氏和秦淮如,想从他手里拿钱可没那么容易。
棒梗的计划很简单,有俩跟班再配上两把好枪,不仅能像上次在古墓遇险时那样保命,光是进山打野也能赚不少钱。
并不是说他突然改邪归正想靠自己过活,他懒到骨子里,自力更生?想都别想!
打猎不过是个幌子罢了。那些黄金来路不正,总不能到处说是从元大仙那儿弄来的吧?这不是明摆着让人抢吗?
弄把好枪装作去打猎,别人问起就说靠这个赚钱。为什么不在村里收粮站卖?镇上认得人,能卖更高价不行吗?
虽然棒梗嘴上不说,但心里确实眼红李放刚来插队就干出那么多名堂。他也想闯出点名堂,也想上报纸出名,名利双收多好啊!
“老大,就算弄到枪也没用啊。”猴子突然想起一件事。
“又怎么了?”棒梗斜眼看他,觉得这小子又想占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