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说车老板回家后如何炫耀他的收获,李放送走他后赶紧回到屋里,看见瑛子已经打好了洗脸水,给张翠花和孩子洗了脸、洗了手,还倒上了热茶。
李放走上前,打开堂屋炉灶上的锅盖,原本就香喷喷的粥味顿时更浓了。
“瑛子,别倒茶,肉粥也好了,直接喝粥吧。”
“我里面加了白胡椒粉,这东西能开胃,吃了能发汗,一路的风寒也就没了。”
趁着瑛子盛粥,李放也没忘记向张翠花解释。
“孩子刚来,怕他平时太缺油水,肠胃受不了,中午先喝点粥养养,晚上再吃点好的。”
“李知青,谢谢!谢谢你!”张翠花还能说什么呢,除了感谢,她什么也说不出来,眼泪不停地流。
“呃……”看到对方哭了,李放有点不知所措,这事他不太擅长。
幸好葛二炮在场,年纪和辈分都大,立刻以长辈身份劝了几句,才让张翠花的情绪慢慢平复下来。
“粥还烫,先吃点蛋糕垫垫肚子。”李放又拿出刚出炉的蛋糕,分别给了张翠花和孩子一个。
张翠花连连道谢,自从家里出事以后,别说蛋糕了,连白面都没怎么吃过。
咬了一口,香喷喷的!
李放不想再看她流泪,连忙招呼她进西屋。
“这是孩子以后住的地方,对了,你儿子叫什么名字?”
“还没来得及给他取名字,你就叫他小迷糊吧。”张翠花笑得很勉强,但李放能听出她对孩子的那份感情。
小迷糊虽然不好听,但总比二傻子、二呆、狗呆这些小名强多了。
一个小小的名字,就能看出张翠花对儿子的疼爱。
“好,那我就叫他小迷糊吧。”李放没提帮忙取名的事,这种事外人没法代替,就算要帮忙也得是老支书、葛二炮这样的长辈才行。
在李放的带领下,张翠花看了儿子以后的住处,还看到了准备好的衣服和鞋子。
虽然都是旧的,但屯里的孩子又有几个能穿上新衣?
不是老大穿完老二穿,就是老二穿完再传下去,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其实这些旧衣服和鞋子,已经比小迷糊平时穿得好多了。但张翠花更感动的是对方的用心,她更加确定自己的决定没错,也更坚定地想帮李放看着棒梗。
但她不知道,李放这么做只是想了解棒梗的情况,同时测试游戏世界里的药剂在现实中是否还有效,并不是真的想让她付出什么,也不是什么无私的好人。
出发前,张翠花就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
作为母亲,如果真的要选择,她怎么可能愿意让儿子离开自己?
可看看小迷糊现在的样子,脑子有问题也就算了,身体还这么瘦弱。
张翠花为什么拼命争取照顾棒梗的机会?还不是为了让家里过得好一点?
她很清楚,她并不指望李放真的能治好儿子,只希望能让小家伙吃得好点、喝得好点,生活得更好一些。
哪怕李放让儿子干活,她也不在乎。
没挨过饿的人,根本无法理解饥饿的感觉。张翠花自己受点苦没关系,但她真的不希望儿子跟着自己受苦。
所以即使这样会让村里人背后议论她,说她为了男人把儿子卖了,她也愿意这么做。
老支书说得对,大家都活不下去了,名声还有什么用?
至于那些宁死也要保全名声的人,虽然有,但整个世界上,终究只是极少数。
更何况,张翠花真正想要的从来不是自己,她问心无愧。
但她没想到,李放这边竟然安排得这么周到、细致。
被褥、衣服、鞋子虽然是旧的,但整个乡里生活水平就摆在那里,旧有什么关系?张翠花自己身上的衣服早就补丁摞补丁了。
还有那肉粥,她从没喝过这么香的粥,真的从来没有。
还有那蛋糕,她这辈子从没吃过这种点心,真的从来没有。
更别说,等张翠花从西屋出来后,看到儿子正抱着一只白色的“狗”,原本空洞的眼神第一次有了神采。
哪怕小迷糊依旧面无表情,但这一幕对张翠花来说,已经是极大的惊喜。
“小迷糊!”张翠花冲上去抱住儿子。
小家伙抱着小雪,这一幕落在李放眼里,心里说不出的酸楚。
“唉……”葛二炮看不下去,叹了口气,走出屋子点了一袋烟。
他儿子儿媳走得早,确实挺不幸的,但孙女从小聪明懂事。
学打猎时特别机灵,从没让葛二炮这个爷爷操过心,长大些后反而还能照顾他这个老头子。
比张翠花母子不知幸福多少。
接下来没什么可说的,先吃饭吧。
肉粥配鸡蛋糕这样的搭配虽然有点奇怪,但张翠花和葛二炮都吃得很开心。
尤其是小迷糊,一碗肉粥一口气喝了两碗。
若不是李放怕他吃坏肚子拦着,他还可能再喝两碗。
吃饱后的小迷糊不再哭闹,只是坐在那里,本能地和小雪玩着。
想上厕所了,虽然不会说话,但也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
据张翠花所说,为了让小迷糊学会这种表达方式,她吃了不少苦。甚至在情绪失控时还打过孩子,但最终还是坚持下来,也取得了一些成效。
为了不让儿子给李放添麻烦,张翠花尽量详细地讲述平时照顾小迷糊的经验。
李放听得非常认真,还做了记录,尽管他一遍就记住了。
这样的表现让张翠花安心了不少,也更感激李放的细心与负责。
张翠花这次带来了一些东西,都是小迷糊平时用惯的,都留了下来。
李放明白这些东西对小迷糊的重要性,自然不嫌弃,全都按照张翠花的习惯放在西屋相应的位置,确保小迷糊随时能用上。
午饭后不久,老支书就坐车老板的车来了。
虽然这么急着送人走有些无情,张翠花也很不舍,但她还是走了。
临走前,李放准备了钱和粮票,并不是想收买什么,只是希望张翠花也能过得好些。
可张翠花怎么也不肯要,最后李放没办法,只能给了她一件军大衣,免得她在路上受冻。
这次张翠花没有拒绝,她觉得,自己必须好好活下去,为了儿子,也必须活下去。
不过李放把钱和粮票悄悄放进了大衣口袋里,并私下叮嘱车老板,遇到需要时提醒一下。
“儿子,等过段时间妈妈再来看你。”张翠花流着泪跟依旧沉默的小迷糊告别后,穿上军大衣坐上了车老板的车。
老支书也跟着走了,一路上没说太多,只是向张翠花保证,小迷糊在岗岗营子不会受苦受委屈。
有了这份承诺,张翠花更加放心,也更加感激。
其实李放也曾提议,让她也搬到岗岗营子来住,暂时找个地方安顿下,等以后建个房子给她住就行,这样母子就不必分开。
但张翠花拒绝了,她有自己的想法,只是没有说出来。
李放不好强求,只能让对方有困难时捎个信,想小迷糊了随时可以来。
没想到老车板子的驴车刚走不远,张翠花突然从车上跳下,差点摔倒。
接着,她朝李放跪下磕头。
“这……”李放愣住了。
他还没反应过来,张翠花已经回到车上,驴车继续前行,很快消失在村路上。
“唉……”葛二炮走上前拍了拍李放的肩膀,“对小迷糊好点,就算治不好他的病,至少也能让他长得结实些,不枉人家给你磕头。”
无论是前世还是这一世,李放从未遇过这样的事,整个人都懵了。
听了葛二炮的话,他深受触动。
“我会的!”李放点头,没多说什么,但心里已经改变了想法。
下午,葛二炮驾着李放的雪橇车去了村里,找了个会缝纫的中年女人给小家伙量尺寸。
小家伙本来就瘦,脱了衣服后更显得单薄,看得那女人也心疼。
量完尺寸后,李放没有提什么要求,只希望她能好好利用旧衣,多做几身。
女人有经验,主动提到小家伙长大后的尺寸,李放让她自己决定就行。
至于报酬,李放原本想给钱,但最后她选了粮食,还是粗粮。
20斤玉米面,一周就能做好,先尽快做一身让小迷糊换洗。
现在玉米面这种粗粮,一毛一斤,20斤就是两块钱。
贵吗?
在李放看来不贵,甚至太便宜了。
可别忘了,这年头买粮食得用粮票。
20斤玉米面不仅需要两块钱,还需要20斤本地粮票。
这粮票也是钱,虽然不如玉米面贵,但也不便宜。
趁着冬天没事干,赚这笔钱,只是费点眼睛和线,怎么看都是划算的!
李放本来想直接付全款,省事一些,但对方懂规矩,最后只收了一半当定金。
……
最后,李放还麻烦葛二炮帮忙把人和衣服鞋子都带走,顺便给了他一张完整的狼皮,请对方帮忙做成皮袄给小家伙穿,还有一包蛋糕作为礼物。
送走人后,瑛子也收拾完午饭,正带着大雪和小迷糊一起玩。
准确来说,是瑛子在玩,小迷糊只是静静地看。
但在李放看来,对方的眼神已经从毫无焦点变得有些专注,这是个好的变化。
原本李放还想着给小迷糊洗个澡,因为之前给他留下的印象不只是瘦,而且不太干净。
没想到这次见到小迷糊时,不但干净了,原本干枯凌乱的头发也剪过、洗过。
虽然看得出来是家里用剪刀自己剪的,但比之前干净多了。
显然,张翠花在小迷糊过来前给他洗过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