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杉来衣”的运营,在平稳中逐渐显露出真实的困境。初始的新鲜感与熟人支持过后,订单增长陷入了迟缓期。薛杉杉设计的款式虽然注重实用与舒适,但在追求个性和潮流的年轻消费者眼中,难免显得有些“质朴”甚至“过时”。流量、曝光、竞争……这些曾经距离她很遥远的词汇,如今成了横亘在面前的现实大山。
有限的启动资金像沙漏里的沙,一点点流逝。为了节省开支,薛杉杉身兼数职,常常熬夜到凌晨,回复咨询、整理订单、学习运营知识。眼下泛起了淡淡的青黑,但她眼神里的光却未曾熄灭。父亲薛师傅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只能更加精益求精地打磨每一件出自他们之手的衣服,确保品质无可挑剔。
“杉杉,要不……我们做些更时髦的?或者降价促销一下?”薛妈妈看着女儿辛苦,忍不住提议。
薛杉杉摇摇头,语气却坚定:“妈,靠低价竞争不是长久之计。我们要做的是特色,是口碑。爸的手艺是我们的核心,不能因为追求快而丢了根本。”她翻看着平台上那些独立设计师品牌,虽然粉丝不多,但风格鲜明,拥有一批忠实的拥趸。“是我在设计上还需要突破,要找到既能体现爸的工艺优势,又能被现在市场接受的表达方式。”
她开始更投入地钻研服装设计,不再仅仅局限于简单的款式。她翻阅大量的时尚杂志、浏览国内外小众设计师网站,将汲取的灵感与父亲探讨,尝试将一些现代审美元素融入设计中,同时确保版型始终保持着薛师傅那种“一穿上就知其好”的精准与妥帖。
这个过程缓慢而艰难,充满了反复的修改和否定。有时为了一个领口的设计,一条腰线的弧度,她能和父亲讨论半天,画出十几版草图。薛师傅虽然话语不多,但女儿的这种执着和钻研精神,让他仿佛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内心是欣慰的,指导也更加倾囊相授。
转机出现在一个意外的订单。一位在上海工作的年轻白领,因为身形娇小很难买到合身的西装裤,经人推荐找到了“杉杉来衣”。薛杉杉根据她提供的详细尺寸,由父亲亲自打版、裁剪,做出了一条九分西裤。收到货后,那位顾客惊喜万分,在评价里洋洋洒洒写了几百字,盛赞裤子的版型如何完美修饰了她的身材,面料如何舒适,工艺如何精细,远超她买过的许多大牌成衣。
这条充满真情实感的评价,像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小小的涟漪。开始有更多对衣着有更高要求,苦于找不到合身、高品质基础款或定制服务的顾客找上门来。她们欣赏“杉杉来衣”不浮夸、重内在的品质,口口相传,带来了一批虽然数量不多但粘性极高的客户。
薛杉杉敏锐地抓住了这个方向。她不再盲目追求所谓的“爆款”,而是专注于为特定人群解决“穿衣合体”和“品质穿着”的痛点。她推出了更细致的尺寸定制服务,加强与客户的沟通,了解她们的具体需求和穿着场景。
生意依然称不上红火,但开始稳步增长,足以覆盖成本并略有盈余。最重要的是,薛杉杉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赛道和节奏。她不再焦虑于流量和数据,而是沉下心来,打磨每一件产品,服务好每一位认可她们的客人。
封腾的世界,在薛杉杉离开后,褪去了一切鲜活的色彩,只剩下高效运转的商业机器和无法填补的空洞。他变得更加沉默,工作起来近乎自虐,试图用无尽的忙碌麻痹自己。
他不再试图联系薛杉杉,也不再派人去打探她的消息。那一次在小县城的远远眺望,已经让他明白了一切。那个在裁缝店里忙碌的、眼神平静专注的薛杉杉,已经不再是需要他庇护、需要他引导去“适应”什么的小女孩。她在他看不见的地方,依靠自己和家人的力量,顽强地生长出了新的枝干。
这种认知,让他所有的悔恨、不甘都失去了着力点。他第一次真正开始反思自己过往的行为模式。他对元丽抒的纵容,与其说是顾及旧情,不如说是一种隐藏在绅士风度下的自私和傲慢,享受着被仰慕的感觉,却吝于给出明确的界限,最终伤及了他声称最爱的人。
他对杉杉所谓的“培养”和“要求”,本质上是一种基于自身优越感的不平等关系,他从未真正放下身段,去理解她的世界,尊重她的节奏。
他给周晓薇下达了一个指令:全面梳理与风腾集团有关的所有业务,凡涉及可能间接与薛家小店产生关联的(例如,集团旗下商场品牌的供应商、合作方等),一律进行风险隔离,确保不会因为风腾的任何商业行为,对薛杉杉的事业造成哪怕一丝一毫的影响或压力。
“封总,这是……”周晓薇有些不解。
“照做就是。”封腾打断她,声音低沉,“不要让她觉得,我还在以任何方式介入她的生活。”
这是他能为她做的,最后,也是唯一的事——彻底地从她的世界里退出,还她一片清净的天空。
偶尔,他会从封月那里听到一些关于杉杉的零星消息,知道她的“杉杉来衣”在慢慢走上正轨,知道她看起来很忙但气色很好。封月每次说起,都带着惋惜和一丝对哥哥的埋怨。封腾只是沉默地听着,不再像最初那样急切地追问细节。
他知道,那个像小太阳一样,用她的乐观、单纯和一碗碗猪肝饭温暖过他的女孩,已经永远地留在了过去。而他,因为自己的傲慢、迟疑和不懂如何去爱,亲手弄丢了她。
新年将至,上海笼罩在繁华而冰冷的气氛中。封腾独自一人站在办公室巨大的落地窗前,俯瞰着万家灯火。他想起去年此时,薛杉杉笨拙地试图为他准备新年礼物,房间里充满了她的笑声和食物的香气。
如今,只剩下满室清冷。
他拿起手机,翻到那个早已被拉黑的号码,编辑了一条短信:“新年快乐。祝你一切安好。”他知道她收不到,或许,这只是他对自己过去的一场仪式性的告别。
点击发送后,他将手机丢在桌上,转身投入未完成的工作文件中。有些路,走错了就无法回头。有些人,错过了就是一生。
时光荏苒,又是一年春天。
“杉杉来衣”在薛杉杉和家人的用心经营下,已经在小众圈子里积累起了不错的口碑。虽然规模依旧不大,没有华丽的办公场地,没有庞大的团队,但运营健康,拥有了一批忠实的回头客。薛杉杉也逐渐找到了设计与商业的平衡点,她设计的款式在保持一贯舒适与高品质工艺的基础上,增添了更多简约而富有巧思的细节,显得更加时髦和耐看。
她不再仅仅是一个“裁缝店的女儿”,而是一个有了自己明确风格和品牌理念的独立创业者。她亲自参与从设计、选料、生产到客服的每一个环节,对成本和品质有着严格的把控。每一笔收入,每一份好评,都让她感到踏实和骄傲。
这天,她收到了一位特殊客户的订单。对方是一位颇有声望的杂志编辑,对服装要求极为苛刻,是通过朋友介绍慕名而来,想要定制几件适合重要场合穿着的、既低调又显质感的衣服。
这对“杉杉来衣”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也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薛杉杉没有怯场,她与父亲一起,与客户进行了长达数小时的深入沟通,了解她的喜好、气质和具体需求。薛师傅根据对方的身形特点,拿出了看家本领,在版型上做了极其精细的调整。薛杉杉则在面料选择和细节设计上提出了专业的建议。
当客户收到成品,试穿后站在镜子前时,眼中露出了惊艳的神色。
“太完美了!”她由衷赞叹,“比我预想的还要好。这版型,这工艺,很多所谓的大牌都做不到。薛小姐,你们真的很了不起。”
这笔订单的成功,不仅带来了一笔可观的收入,更像一剂强心针,极大地增强了薛杉杉的信心。她意识到,她和父亲坚守的“手艺”和“诚意”,在这个浮躁的时代,依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
晚上,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气氛温馨。薛妈妈做了杉杉爱吃的糖醋排骨,薛师傅难得地开了一小瓶黄酒。
“咱们杉杉,现在是真正的薛老板了。”薛妈妈笑着,眼里满是骄傲。
薛师傅抿了一口酒,看着女儿,脸上是欣慰的皱纹:“路还长,一步一步,走稳当。”
薛杉杉用力点头,心里被巨大的满足感和安全感充盈着。她想起一年前的自己,那个在封腾世界里跌跌撞撞、迷茫不安的薛杉杉,恍如隔世。
她失去了那段看似耀眼的爱情,却找回了真正的自己,找到了脚踏实地的事业,回归了温暖包容的家庭。她不再需要去适应谁的差距,不再需要担心谁的轻视。她用自己的努力和才华,赢得了尊重和属于自己的天地。
窗外的月光洒进来,温柔而明亮。薛杉杉知道,未来的路或许还会有挑战,但她已经无所畏惧。因为她深知,无论遇到什么,她都有能力、有底气,靠自己去面对,去解决。
她是薛杉杉,是薛家裁缝店的女儿,是“杉杉来衣”的主理人。她的快乐、她的自由、她的人生价值,不再依附于任何人。
这,就是她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