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日功曹一番话语,如同暮鼓晨钟,敲打在鹰愁涧上空,也重重敲在白龙敖烈的心头。他那赤红的龙目中,疯狂与暴戾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巨大的茫然、深切的悲恸,以及一丝……微弱却无法忽视的、对“救赎”的渴望。五百年来(此时间需核对前文敖烈被贬时间,确保与孙悟空五百年镇压期逻辑一致),他因一时之过被囚于此,日日受飞剑穿心之苦,怨气与日俱增,早已心若死灰。如今骤然听闻“劫数将满”、“将功折罪”,怎能不心潮澎湃?
他巨大的龙首低垂,看向下方那个虽面露惊惶却目光澄澈的和尚,又看向那虎视眈眈却似乎并非全然不可理喻的猴王,最后望向那位代表天庭、言语中似乎蕴含一线生机的仙官。龙喉中发出低沉的呜咽,不再是愤怒的咆哮,而是充满了委屈与不确定的哀鸣。
值日功曹见时机成熟,趁热打铁,对玄奘道:“圣僧,你看此龙,亦是可怜之物。他本是西海龙王三太子,只因当年一时不慎,犯下过错,被贬于此受难。如今遇着圣僧,正是他脱离苦海之机。我佛慈悲,普度众生,何不给他一个改过自新、护法西行的机会?若得圣僧点化,他日功德圆满,亦是一段佳话。”
玄奘本心慈悲,见这白龙先前凶恶,此刻却显得如此凄惶,又听仙官说其本是龙宫太子,心生怜悯。他双手合十,对空中的敖烈道:“阿弥陀佛。孽海无边,回头是岸。你若真心悔过,愿皈依我佛,保贫僧西去,贫僧愿为你诵经祈福,助你消解罪业。”
孙悟空在一旁抱着胳膊,歪着头打量敖烈,嘿嘿笑道:“你这泥鳅,运气倒是不错,碰上俺师父这般好心肠的和尚。俺老孙看你也有几分本事,跟着走走倒也无妨,总强过在这破涧里挨饿受冻。不过话说在前头,你若敢有异心,俺老孙这铁棒可不认人!”
敖烈闻言,龙身微微一颤,眼中闪过一丝复杂之色。他沉默良久,仿佛在权衡最后的尊严与求生的欲望。终于,他仰头发出一声悠长而悲凉的龙吟,声震四野,充满了决绝与释然。吟声未落,他那庞大的龙身骤然放出耀眼光芒,身形急速缩小、变化!
在众人注视下,银光散去,原地已不见白龙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匹神骏非凡、通体雪白无杂毛、头尾丈二长短、蹄似碗口大小的龙马!此马眼若明星,顾盼之间自有威仪,虽为马形,却隐有龙威,更奇的是,其四蹄之下,竟有淡淡水汽凝聚,似可踏波而行!
这龙马前蹄跪地,口吐人言,声音虽不再嘶哑,却带着恭敬与哽咽:“弟子敖烈,谢圣僧慈悲,谢仙官指点,谢……谢师兄接纳!愿皈依座下,化作脚力,驮圣僧西行,万死不辞!” 这一声“师兄”,却是对着孙悟空所叫,虽有些别扭,却也承认了其先入门的位置。
玄奘见这龙马如此神异通灵,又听其诚心皈依,心中大喜,上前抚摸其鬃毛,道:“善哉!善哉!你既弃恶从善,便是我佛门弟子,赐你法号‘悟诚’,望你诚心向佛,早证菩提。”
值日功曹见事已成,微微一笑,对玄奘和孙悟空拱手道:“恭喜圣僧收得佳徒,恭喜大圣添一助力。此间事了,小神还需回天复命,就此别过。” 说罢,化作清风而去,回归天庭,将此事详细禀报。
【万界时空聊天群】内,对此结果反响热烈。
【群公告】:事件更新!鹰愁涧之劫已化解!西海龙王三太子敖烈皈依玄奘,化身为龙马“悟诚”,加入取经团队!取经队伍扩充至三人(含马)!
【洪武】朱元璋:“漂亮!这白龙马可比凡马强多了!又能驮人又能打架,还自带导航(避水)!老大这波操作,既收了龙族的人情,又壮大了取经队伍,一举两得!”
【祖龙】嬴政:“…善。化敌为友,增我一助。龙族势力借此纳入影响,西海龙王欠下天庭一份大人情。然,这猴、龙之间,日后相处,恐还需磨合。”
【真武】张三丰:“无量天尊…一念向善,枯木逢春。此龙皈依,亦是功德。望其能涤荡心魔,真正成为护法之力。”
【不摇碧莲】张楚岚:“团队+1!获得史诗级坐骑【白龙马·悟诚】!队伍实力大幅提升!老大,咱们这‘保姆团’是不是该考虑下一站了?高老庄副本是不是该开了?”
【妖姬】绾绾:“哎呀呀,好一匹俊俏的龙马~这取经队伍,倒是越来越有看头了呢~陛下,接下来是不是该给那呆子一个‘惊喜’了?”
浩天(昊天上帝):“@全体成员,鹰愁涧事毕,敖烈归位。取经团队初步成型。然,心猿意马,团队内部尚需磨合。下一步,高老庄之事,可依计铺垫,引那‘天蓬’入彀。”
通明殿内,浩天对鹰愁涧的结果十分满意。 这不仅顺利收服了白龙马,增强了取经团队实力,更关键的是,西海龙王三太子这份因果,被天庭牢牢握在手中。未来与四海龙族打交道,这便是重要的筹码。他立刻下令:
1. “西海龙宫善意传递”:令太白金星以非正式渠道,向西海龙王透露鹰愁涧事件结果,强调天庭在“化解干戈、引导敖烈走上正途”中的“积极作用”,示好之余,也暗示龙王欠下人情。
2. “团队磨合观察”:要求巡天司持续关注取经团队内部动态,尤其是孙悟空与敖烈(悟诚)之间的互动模式,分析潜在矛盾与协作可能。
3. “高老庄预案启动”:指示“异才司”与“资源调度司”,开始着手布置高老庄相关事宜。重点在于如何“自然”地引导玄奘一行前往高老庄,并确保猪刚鬣(猪八戒)的“出场”符合天庭的整体规划。
取经路上,有了白龙马,行程果然快了许多。
这龙马不仅脚力非凡,日行千里不在话下,更奇的是,遇山翻山,遇水过水,如履平地,尤其擅长水系神通,让玄奘省去了许多跋涉之苦。孙悟空起初还对这“新来的”有些瞧不上眼,时常呼来喝去,但见其任劳任怨,对玄奘确实忠心,且本事不俗,渐渐也就默认了其存在,偶尔还会指点一二变化腾挪之术。敖烈(悟诚)心结既解,又得玄奘佛法熏陶,戾气日消,对孙悟空这位“师兄”也渐渐真心尊敬起来。师徒(三人一马)之间,虽仍有摩擦,但总体氛围趋于和谐。
这一日,行至一处三岔路口。
见路旁有一界碑,上书“乌斯藏国界”。又有一樵夫正在砍柴,玄奘便上前问路。那樵夫道:“长老欲往西天,顺着大路西去便可。前方不远有座高老庄,庄主高太公是个善人,长老可去投宿。”
玄奘谢过樵夫,师徒几人便依言向西而行。他们却不知,这樵夫乃是此地山神化身,受天庭宣化署密令,在此“恰好”为他们指明方向。而高老庄内,一场针对那错投猪胎、在此霸占高小姐为婿的“天蓬元帅”猪刚鬣的“剧本”,早已悄然写好,只等主角登场。
九天之上,浩天目光扫过光屏上代表高老庄的光点,又看了看正悠然行路的取经团队。
“八戒……下一个,该你了。”他轻声自语,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让朕看看,你这掌管天河八万水军的天蓬元帅,如今成了这副模样,又该如何演这出‘浪子回头’的戏码?”
而与此同时,灵山方向的观音菩萨,也通过神通感知到取经团队正朝着高老庄方向行进,她手中那道关乎“八戒”的点化佛光,亦开始微微闪烁。
鹰愁涧风波定,高老庄暗潮生。取经路上的博弈,随着队伍的壮大,正变得更加错综复杂,也更加精彩纷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