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深处,一座远离主要航线的无名孤岛,在永徽二年夏末的夜色中,如同一枚被遗忘的墨玉,静卧于万顷碧波之上。是夜,天宇澄澈,月华如练,倾泻而下,将整座岛屿镀上一层清冷的银辉,海浪轻柔地拍打着礁石,发出节奏恒久的哗哗声,更衬得四野阒寂。
岛屿中央,有一处天然形成的环形坳地,背倚峭壁,面朝大海。此刻,这里却被一股无形的力场所笼罩。东方墨玄衣垂地,静立于坳地核心,他并未点燃凡火,而是仰首望天,双手在胸前结出一个古朴而繁复的法印。随着他指尖灵动的牵引,夜空中的星辉与那轮满月洒下的磅礴太阴精华,仿佛受到了某种感召,开始如涓流汇海般,向着坳地上空汇聚,渐渐形成一道肉眼难辨、却能被感知到的、柔和而宏大的光柱,注入下方一座不过尺许高、非金非玉、色泽黝黑的古朴丹鼎之中。
更奇异的是,随着他气息与周天星辰的韵律相合,岛屿周围原本规律起伏的海潮,也开始呼应般改变了节奏,潮水涨落间,带起一股充沛的水灵之气,丝丝缕缕,融入那星光月华之中,共同滋养着丹鼎。
丹鼎四周,虚悬着九九八十一味灵药。这些药材,有的来自雪山之巅的绝壁,有的采自海外瘴疠之地的深谷,更有几味,是“墨羽”商队历尽艰辛,从极西之地或南洋岛夷手中换来,皆是世间难寻的奇珍。此刻,它们在星月精华与海洋潮汐之气的共同作用下,缓缓旋转,散发出或清冽、或馥郁、或灼热、或冰寒的各异药香,这些气息交织在一起,却不显驳杂,反在丹鼎上空氤氲成一片朦胧的霞光异彩。
青鸾静立于三丈之外,一身素白劲装在这月华星辉下,更显得清冷出尘。她并未注视那异象纷呈的丹鼎,而是眸光沉静,将全部心神用于警戒四周。海风拂过她的衣袂发梢,带来远方咸湿的气息与近处馥郁的药香。她垂在身侧的右手袖中,指尖微拢,一缕精纯至极、隐泛莲华清光的剑气已悄然凝聚,含而不发,如同蛰伏的冰蚕,随时准备应对任何可能惊扰这炼丹过程的变数。她的气息与这岛、这海、这夜空几乎融为一体,唯有那眼底深处偶尔掠过的、对前方那玄衣身影的绝对信任与护卫之意,泄露了她此刻的心绪。
碧海,丹心,明月。
星辉为引,潮汐为媒。
一场超越凡俗的造化,正在这海外孤岛之上,悄然进行。
子夜时分,月正当空,清辉最盛。
那悬浮于丹鼎之上的八十一味灵药,已然在星辉月华与潮汐之力的共同淬炼下,化作了八十一团色泽各异、却同样流光溢彩的灵液精华,如同众星拱卫北辰般,环绕着丹鼎缓缓盘旋,散发出愈发浓郁而和谐的异香,沁人心脾。
东方墨眸光一凝,结印的双手骤然变化,十指翻飞如蝶,带起道道残影,每一次指尖的划动,都牵引着一缕星月精华或水灵之气,精准地打入丹鼎之内,或是调和着那八十一团灵液的融合。他的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玄色衣袍无风自动,显然此举对他而言,亦是极大的消耗。炼丹之道,尤其是这等逆天而行的灵丹,不仅需要绝世药引与精准的火候,更需炼丹者以自身神魂之力为引,调和阴阳,沟通天地。
时间一点点流逝,月影稍斜。就在黎明前最黑暗的那一刻,丹鼎猛地发出一声低沉悠长的嗡鸣,那嗡鸣并非刺耳,却仿佛直接响彻在灵魂深处!鼎身之上,那些原本黯淡古朴的纹路骤然亮起,绽放出灼灼清光,如同复苏的星河。
与此同时,异象陡生!
岛屿周围原本轻柔拍岸的海浪,像是被一只无形巨手搅动,骤然变得狂暴起来,数十丈高的碧色波涛倒卷而起,竟在海面之上形成了数道巨大的水龙卷,接天连地,疯狂旋转,发出轰隆巨响!而天穹之上,那轮即将隐去的明月与稀疏的星辰,光华非但没有减弱,反而在同一时刻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璀璨清辉,月华与星辉交织,如同实质的光瀑,冲破黑暗,与海上的水龙卷遥相呼应,将这片海域映照得亮如白昼,却又充满了非人间的瑰丽与神秘!
在这天地异象的中心,那座黑色丹鼎的鼎盖,在一声清越的凤鸣般的声响中,自行开启。
一道七彩霞光冲天而起,伴随着令人毛孔舒张的浓郁丹香,瞬间弥漫开来,甚至将那海水的咸腥气都彻底压了下去。霞光之中,一枚龙眼大小、通体呈现剔透琉璃色泽的丹丸缓缓升起。它不像死物,反而如同活着的胚胎,内里有七彩霞光如同活物般缓缓流转、游动,时而化作鸾凤之形,时而凝成莲花之态,丹体周围,更是有细密的、如同大道符文般的金色光屑环绕飞舞,玄妙不可言状。
东方墨抬手虚引,那枚蕴含着磅礴生机与造化之力的大还丹,便轻飘飘地落入他早已备好的一个温润白玉盒中。他合上盒盖,天地间的异象也随之缓缓平息,水龙卷消散,海浪恢复平静,星月之光也恢复了寻常。
他转身,脸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但眼神却明亮如星,将玉盒递向一直静立护法的青鸾。
“此去重洋,万里波涛,凶吉难测。”他的声音带着海风般的清冽与笃定,“当有真正的鸾凤护舟,方能履险如夷。”
玉盒入手温凉,青鸾却能清晰地感受到其中那枚丹药所蕴含的、如同汪洋般浩瀚又似胚胎般纯粹的生命能量。她抬眸,看向东方墨,清冷的眸子里,映着天边即将破晓的微光,以及眼前人玄衣墨发的身影。她没有推辞,也没有多言,只是将那玉盒紧紧握在手心,用力点了点头。
一切,尽在不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