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议既定,战略明晰。东方墨与青鸾并未耽搁,当日上午,便将二期弟子具体的分配方案,于“星枢”室内最终敲定。巨大的紫檀木沙盘旁,代表着八十一人的玉质名牌被再次取出,但此次,它们将被赋予明确的去向与使命。
墨文主簿侍立一旁,负责记录。东方墨立于沙盘主位,目光沉静地扫过那些名牌,青鸾则立于侧翼,手中执笔,随时准备在名册上做出标记。壁上《大唐山河舆图》的光点无声闪烁,仿佛在见证着这场将影响未来格局的人才调度。
“首要之事,南海预备。”东方墨开口,声音平稳而带着决断,“此前留于谷中听用的首批九位弟子—于此一年间,已随我处理诸多事务,根基扎实,心性沉稳。”他一边说,一边将这九枚早已准备好的名牌移至沙盘上方一片象征未知海域的蓝色区域附近。
“再从本期弟子中,”他的目光转向那八十一枚新名牌,手指虚点,精准地从中选出九枚,“择其最优、且性情坚毅、于‘天’科、‘技’科、‘交’科、乃至‘武’科水性优异者,如墨澜、墨涛、墨礁等人,补足十八之数。”
这新选的九人,皆是二期弟子中的翘楚,或在航海推演中表现卓越,或于机关造船上有独特见解,或精通多种方言乃至初步涉猎番语,皆是经受过严格考评的可靠之才。
“此十八人,”东方墨看向青鸾,“由青鸾你亲自统领,即日起,重心转向海事。研习海图水文,操练舟船驾驭,熟悉海上求生,探听海外诸国风情律法。所需典籍、器械、乃至延请熟知海事之匠师、老水手入谷讲授,一应由先生调度,务求在最短时间内,将此十八人淬炼成可驰骋波涛之精锐。”
“青鸾明白。”青鸾沉声应道,在手中名册上“海事十八”项下,快速记下这十八个名字。她知道,这将是墨羽未来向海洋延伸的最初触角,也是东方宏大棋局中,关乎远略的重要一环。
“其次,长安。”东方墨的手指移向沙盘上帝国心脏的位置,“需遣精干之人,深入其间,不仅要监控朝堂风向,更要密切关注宫闱,尤其是……感业寺的动静,以及任何可能与武媚产生关联的蛛丝马迹。”
他从二期弟子名牌中,点出九枚。“此九人,需心思缜密,善于隐匿,通晓权谋,精于‘交’、‘法’、‘心’三科。如墨尘、墨隐、墨察等,可担此任。令其携足够资源,分批潜入长安,依托现有墨网,建立独立情报渠道,重点盯防萧淑妃、王皇后动向,以及……陛下任何可能涉及感业寺或旧人的言行。”
这九枚名牌被郑重地移至长安城上空。
“再者,科举。”东方墨的目光变得有些深远,“光明正大,步入朝堂,方能于关键时刻,发挥意想不到之作用。”他再次选出九枚名牌,这些弟子多是‘文’、‘史’、‘法’科根基深厚,策论出众,且心志坚定者。
“令此九人,以清白身份,参加今岁科举。不求高位,但求稳妥进入仕途,散于六部、御史台、乃至地方州府,沉潜下来,积累人脉,观察时局,以待将来。”
九枚名牌飘向代表科举与仕途的特定区域。
再为玄机谷留教九人。
“剩余四十五人,”东方墨手臂一挥,将余下的名牌扫向沙盘上其他广阔区域,“依其特长,分赴西域、辽东、漠北、中原、剑南、江南……乃至岭南。补充各地墨网,强化情报搜集,经营商路据点,监控地方吏治与民生。务使人尽其才,如星罗棋布,覆盖九州。”
墨文主簿飞快地记录着每一个名字与其对应的去向,不敢有丝毫错漏。
分配完毕,沙盘上空的名牌各归其位,清晰地勾勒出墨羽未来力量分布的雏形。核心精锐预备跨海,利刃潜入帝都,新血注入朝堂,基石遍布天下。
东方墨最后审视着这幅由人才构成的星图,缓缓道:“星罗棋布,各司其职。望他们能如这壁上光点,于各自位置发光发热,共同织就我墨羽覆盖天下的无形之网。今日之部署,关乎武媚之未来,亦关乎墨羽之兴衰。传令下去,三日内,各队务必准备妥当,依计出发。”
“是!”青鸾与墨文主簿齐声应道。
星枢室内,决定八十一名英才未来道路、乃至间接影响天下大势的棋局,已然落子。接下来的,便是看这些棋子,如何在广阔的天地间,演绎出属于自己的,也是属于这个时代的精彩篇章。而所有的线索,都隐隐指向长安城中那座皇家寺院,以及寺院中那个命运即将迎来转折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