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第一筐上好的银霜炭被小心翼翼地送入芷兰轩,当热腾腾、搭配精致的膳食取代了往日清可见底的冷粥,当内侍省派来的工匠默不作声地开始修缮破损的窗棂和漏风的墙角时,武媚正静静地坐在窗边,手中捧着一卷书,目光却落在窗外那几株悄然萌发新绿的梅树枝头。
她的面容平静无波,仿佛眼前这突如其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与她毫无干系。没有惊喜,没有询问,甚至没有多看那些忙碌的宫人一眼。然而,在她那双深邃如古井的眼眸最深处,却有什么东西,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冰消雪融,继而燃起更加炽烈、更加明亮的火焰。
她当然知道发生了什么。
在这深宫之中,从极度的匮乏到突然的充盈,绝不会是无缘无故的恩赐。尤其是在太子妃王氏如此明显的打压之下,这逆转来得太快,太彻底,只可能源于一股更强大的、足以让王氏都不得不暂时低头的外部力量。
是谁?
她的脑海中迅速闪过几个可能的身影。陛下?不,陛下若想起她,自有更正式的方式,不会用这种曲折的后宫手段。太子?李治或许有心,但他若有能力直接改变太子妃的决定,自己也不会沦落至此。那么……
一个名字,伴随着一道清冷而强大的身影,浮现在她的心头——青鸾。
那位身份特殊、气度超然,更与先生东方墨关系匪浅的女子。只有她,拥有这样举重若轻的影响力。她回宫了?是因为北伐大捷吗?是她察觉了自己的处境,并且……出手了?
武媚的心湖,被投下了一颗巨大的石子。不是因为获救的喜悦,而是因为青鸾本身的存在和这次干预,带给她的巨大冲击与启示。
青鸾,她并非依靠帝王的宠幸立足,甚至似乎超脱于后宫妃嫔的品级秩序之上。她凭借的是什么?是那神秘莫测的“晋阳公主”身份背后代表的帝宠?还是她自身所拥有的、那份来去自如的底气,那份连太子妃都不得不忌惮的、无形的力量?
这力量,与太子妃用来打压她的那种内帷权柄截然不同。太子妃的权力,源于名分,源于家族,源于对东宫内部资源的掌控,虽然在一定范围内生杀予夺,却终究受制于更高的规则和人。而青鸾所展现的,更像是一种基于自身能力、智慧乃至背后潜在势力的“实力”,一种可以不按宫廷常理出牌,却能直接改变规则执行效果的强大影响力!
一个鲜明的对比在她心中形成:太子妃拥有“权力”却无容人之量,行事酷烈反而引火烧身;青鸾未必拥有明确的“权位”,却凭其实力与气度,一言便可定鼎乾坤,化解危机。
“权力……实力……”武媚在心中反复咀嚼着这两个词。她之前顿悟权力的重要性,此刻,在青鸾这面“镜子”的映照下,她的认知变得更加深刻和清晰。
权力,是位置赋予的,可以被赐予,也可以被剥夺。而实力,是扎根于自身的,是知识、是能力、是智慧、是人脉、是隐藏在表象之下的真正力量!前者如同华丽的宫装,可能被轻易扒下;后者则如同修炼的内功,是真正安身立命、甚至反制他人的根本!
青鸾犹如一道划破黑暗的闪电,让她看到了一条全新的路径——一个女人,未必一定要通过争宠固位来获得安全感与影响力。完全可以凭借自身的修炼与经营,积累足以傲视群伦、甚至超脱于规则之外的“实力”!
这念头如同狂野的藤蔓,在她心中疯狂滋长。她对青鸾,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感激。这份雪中送炭之情,重于千钧。但更多的,是一种找到了榜样的振奋,一种明确了方向的坚定。
她不再仅仅是为了生存而隐忍,为了报复而渴望权力。她开始渴望拥有像青鸾那样,甚至更强的“实力”——那种能够洞察时局、那种能够拥有自己绝对掌控的力量、那种能够真正主宰自身命运、乃至影响他人命运的绝对力量!
她轻轻抚摸着胸前那枚温润的墨玉,仿佛能从中汲取到远在千里之外的先生(东方墨)的智慧与力量。先生布局天下,青鸾仗剑江湖(或执掌暗线),他们走的,都不是寻常路。自己困于这四方宫墙,难道就只能在内帷争斗中耗尽心血吗?
不!绝不!
武媚缓缓站起身,走到窗边。工匠已经修好了窗棂,冷风不再灌入。窗外,阳光正好,梅树的新绿在春光下显得格外鲜亮。她深吸了一口带着暖意的空气,感觉那几乎被冻僵的血液,重新在血管里奔腾、灼热起来。
心中的那盏灯,不仅重新被点亮,而且燃起了前所未有的燃料——那是对力量本质更深刻的领悟,是对未来道路更清晰的规划,是一颗历经磨难、淬火重生后,更加坚硬、更加璀璨的兰心。
她知道,太子妃的打压只是暂时收敛,未来的路依旧布满荆棘。但她的心态已然不同。她将不再被动承受,而是要以芷兰轩为起点,将每一次困境都视为磨砺实力的砥石,默默地、坚定地,开始编织属于自己的力量之网。
幽兰承玉露,非止解一时之渴,更滋养其根骨,助其未来,绽放出惊世的风华。武媚的嘴角,缓缓勾起一抹极淡、却蕴含着无尽力量与决心的弧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