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天山石堡。
观星台密室内夜明珠的光辉,与东方墨此刻眸中的沉静相比,似乎也显得有些黯淡。他刚刚阅毕由三只不同路线信鸽接力送达的密报,上面详细记录了“青鸾”于金城渡口,一剑惊虹,力挫独眼蛟等十余名悍匪的经过。报告末尾,附有暗卫的评估:“目标心性果决,成长迅猛,剑气已具实质杀伤,威胁评估:对寻常江湖势力,高;对其自身安危,因行事渐显锋芒,中等。”
室内檀香袅袅,东方墨负手立于巨幅舆图前,目光却并未落在任何一处具体的山川城郭,而是仿佛穿透了石壁,看到了那个在黄河落日下,持剑而立、眼神灼亮的“少年”。
他修长的指尖无意识地在冰冷的图卷边缘轻轻摩挲。晋阳公主,李明达……不,现在或许该称她为“青鸾”了。她的成长速度,确实超出了他最初的预料。并非指武功境界,《素心莲华诀》与《流云十三式》本就是绝学,以她的天资和皇室资源的底子,有此成就并非奇迹。真正让他侧目的,是她那份融入骨血般的行动力与抉择的勇气。
从深宫金枝玉叶,到如今仗剑江湖、快意恩仇的“李少侠”,这其间的蜕变,绝非仅靠武功秘籍就能完成。那需要挣脱身份枷锁的决绝,需要直面血腥与不公的坚韧,更需要一颗……不甘被命运安排、执着追寻自我道路的赤子之心。
这份心性,与他记忆中那个在利州官道上,眼神清亮、敢于与他这个“陌生人”对视的少女武媚,何其相似?都是不甘于既定轨迹,都要在这世间闯出自己的一方天地。只不过,武媚的战场在波谲云诡的宫闱朝堂,而这位公主殿下,则选择了一条看似更直接、却也未必轻松的江湖路。
一丝极淡、几乎无法察觉的波动,在他古井无波的心湖中漾开。是赞许?是感慨?或许,还有一丝连他自己都未曾深究的、对于这种纯粹“追寻”的遥望。他布局天下,执子万千,每一步皆在算计之中,早已习惯了谋定后动,习惯了隐藏在帷幕之后。而“青鸾”这般不顾一切、遵循本心的前行,对他而言,是一种久违的、甚至有些陌生的鲜活。
但这丝波动,很快便被更为冷静的思绪所取代。锋芒既露,必引关注。金城渡之事, “少年侠客李少侠”之名,恐怕很快就会在陇西一带的江湖底层传开。这固然是她想要的“侠名”,却也意味着她不再完全处于暗处。朝廷的搜寻网络、西域各方势力无孔不入的探子,都可能循着这逐渐清晰的踪迹摸上来。
“墨羽”的暗中护卫,需要更加精妙,更加无形。
他转身,走向书案,取过一张特制的薄韧纸张,以独特的密写手法,迅速写下几行指令。笔迹瘦硬,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决断。
“令:一,陇西节点,散布‘李少侠’已折返关中或南下蜀中的消息,混淆视听。二,沿途暗卫,重心转为筛查、拦截可能出现的专业探子,尤其是吐蕃与西突厥所属。三,在其行进路线前方,选择性‘泄露’一些关于吐蕃探马小队骚扰边境村落,或小股马贼流窜的信息,情报需模糊,指向其可能活动的区域。”
写罢,他取出那方刻有北斗七星标记的玄铁小印,在指令末尾郑重盖上。这并非直接干预她的选择,而是将一片更真实、也更复杂的“江湖”图景,碎片化地呈现在她面前。她需要学会的,不仅是行侠仗义,更是如何在这纷繁错综的势力漩涡中,辨别信息,做出判断,生存下去。这是另一种形式的磨砺。
“传下去。”他将指令交给如同影子般悄然出现的玄衣下属,声音平淡,“非必要,勿扰其行止。只需确保,她遇到的‘意外’,都在可控范围之内。”
“遵命。”下属接过指令,身形再次融入阴影。
密室内重归寂静。东方墨踱回窗边,天山雪顶的寒意隔着琉璃窗隐隐透入。他望向东南方向,那是大唐腹地,是长安,也是“青鸾”一路行来的方向,更是她未来可能前往的、更遥远的西方。
他并未现身,甚至不曾让她知晓他的关注。但他们之间,仿佛已通过这无所不在的“星网”,通过她一路行来的足迹与他冷静的布局,建立起一种奇特而隐秘的联结。他是观星者,亦是执棋者,而她,是那颗突然闯入棋局、轨迹愈发耀眼的新星。他引导,他守护,也……静观其变。
心照不宣。
他很好奇,这只挣脱了金笼、羽翼渐丰的雏凤,最终会飞向何方,又会在这已然波澜暗涌的天下大势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历史的洪流依旧奔腾,但有些微小的变数,已然因她这纵身一跃,而悄然生发。未来,似乎也因此,多了几分难以预料的……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