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州城仿佛一场暴雨过后,水面暂时恢复了平静,但深处的泥沙仍在搅动,空气中弥漫着潮湿与不确定的气息。
都督府内,笼罩数日的阴霾终于散去。武士彟得知李崇义被拿下、冤情得雪,心结一去,病情竟肉眼可见地有了起色,虽仍虚弱,但已能倚靠床头处理一些紧要事务。杨夫人脸上重现了笑容,指挥着仆役小心收拾整理府邸,试图抹去那些惊惶的痕迹。
裴御史的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转变。他严厉审讯了李崇义及其党羽,将倒卖军械、构陷主帅、乃至谋害上官的罪状查得“水落石出”,案卷文书以最快速度发往长安。他不再提查账之事,反而对武士彟多有慰问,言辞间甚至带上了几分刻意的恭敬——那位神秘青衫客的手段让他心惊胆战,他摸不透其来历,更不敢再对武家有任何轻举妄动。
城中的舆论也悄然转向。先前那些关于武都督失势的流言蜚语顷刻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对李崇义狼子野心的唾骂,以及对武家“得天庇佑”、“逢凶化吉”的感叹。茶楼酒肆间,那位青衫义士的故事被传得神乎其神,却无人知其真实姓名来历,只成了利州百姓口中一段带着传奇色彩的谈资。
表面看来,一场滔天危机已化为无形,武家似乎比以前更加稳固。
然而,武媚却并未完全沉浸在劫后余生的喜悦中。
她变得更加沉默,也更加敏锐。
她看到父亲虽然病情好转,但经此打击,鬓边白发骤增,眼神深处藏着一丝难以消除的疲惫与后怕。权力的巅峰,原来如此脆弱,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就几乎将整个家族拖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她注意到母亲虽然强打精神,但夜间时常惊醒,对府中人事的安排越发谨慎,甚至有些风吹草动就紧张不已。信任一旦被撕裂,便再难复原。
她也隐隐察觉到,府外那些看似平息的目光背后,仍有暗流涌动。李崇义倒台了,但他背后的势力是否已被连根拔起?那位裴御史的恭敬之下,是否藏着别的算计?京城长安的风,会不会因为利州这场未竟的风波,而吹向别的方向?
她时常摩挲着那枚墨玉,冰凉的触感能让她的思绪保持清醒。东方墨的出现和离去,像一场幻梦,却真实地改变了一切。他展示了超越规则的力量,也让她更深刻地认识到世情的复杂与险恶。
她不再仅仅是那个志存高远、灵秀逼人的少女。一场阴谋的淬炼,一次无声的守护,在她心底刻下了无法磨灭的印痕。她的目光中,少了几分天真,多了几分沉静与审视。
而就在这表面平静、内里暗涌的氛围中,某种更大的、关乎所有人命运的变化,正伴随着驿道的尘烟,悄然逼近。
这一日,武媚正于书房翻阅史籍,忽听得府门外传来一阵不同于往常的急促马蹄声,以及某种威严的喝令声。她心中莫名一紧,放下书卷,快步走向前院。
还没到门口,就见府中老管家几乎是踉跄着跑进来,面色不再是之前的惶惑,而是一种难以置信的、混合着激动与无措的复杂神情,声音都变了调:
“夫人!娘子!京、京城来人了!是、是天使!带着陛下的圣旨来了!”
“圣旨”二字,如同重锤,敲在每个人的心上。
刚刚平息的风波似乎还在耳畔回响,另一股更加强大、无法抗拒的巨浪,已带着帝国的意志,拍向了利州都督府的门楣。
武媚停下脚步,站在庭院中,阳光有些刺眼。她下意识地握紧了胸前的墨玉。
风波从未真正平息,它们只是暂时潜伏,等待着下一次,以更汹涌的姿态袭来。
而她的命运,即将被这纸来自长安的诏书,彻底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