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的时间格外漫长,自从潜伏在城内的g党王叔和陈叔逃离淄城后,整座城都进入戒严状态。
大街上多了很多穿着黑色制服、手持警棍、凶神恶煞的黑皮(光头政府的巡逻警察),他们分布在每一条大街小巷,稍有不对,就会被带到局子里严加拷问。
大街上的行人皆是埋着头来去匆匆,即使是呼吸都不敢大喘气;往日里热闹的茶馆客人变得极为冷清,即使有那么一两桌,聊天也是尽量放低声音生怕惊动了街上的黑皮;客似云来的凤庆楼,生意也受到影响,饭点的上座率连一半都不到。
除此之外,江德花还注意到城中涌入了更多的樱花国人,学校、纺织厂、茶楼、酒店几乎每周都会有警察搜寻g党。
随着樱花国人不断向政府施压搜寻g党,又迟迟找不到人,光头政府和樱花人的关系逐渐出现裂痕,表面上虽依旧客气有礼,暗地里从政府高层到最基层的巡逻警察,对樱花颐指气扬干涉等各部门工作的行为,整个光头政府上上下下都已经忍耐到极限。
也是城中气氛越来越紧张的缘故,6月底,城中所有学校都提前进行了期末考试,江德花和江德福都通过初小升级试,成功获得进入高小五年级学习的资格。
考试前学校就传出很多流言蜚语,说下学年会暂时停课。
江德花早就知道,这些似是而非的消息是校方传出来的,他们的目的:一方面是让学生们做好停课自学的准备,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借助学生之口将当前的局势传播出去,让城中百姓有所防范。
因此,考试结束后,很多爱学习的同学纷纷找到班主任,请她帮忙借或者买第二学期的课本,准备自学。江德花也找到班主任,直接请她帮忙买高小剩下两年和初中、高中的课本,班主任没有问原因,很是干脆的点头收下钱,让江德花领通知书的时候找她拿。
按照历史,9月开学估计会因战火蔓延导致经常停课,到年底樱花彻底占领山东,城中大部分学校都会被迫关闭,少部分复课的学校也会被樱花接管,他们修改教材和课程,增加樱花语、美化樱花侵华的政治课、亲樱花的相关课程,意图从思想上控制花国人,培养一批忠于樱花的汉奸。
江德花已经打定主意,到时候,她直接退学回家自学,还能帮娘分担家务,总比在学校,眼睁睁看着樱花人用教育控制花国的幼苗,毁掉花国的根基来的强。
学校通知书的发放时间是7月11日,恰好是历史上着名的77事变之后——1937年7月7日晚,樱花以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拒绝后炮轰了这座县城之日开始。
全国的所有报纸上,铺天盖地的都是关于宛平的战况,淄城自然也不例外。
今日,淄城的城门直到早上8点才打开,大街上群情激愤,行人三三两两走上街头抗议游行,大声讨论宛平城的战事,人们眼中有愤怒、担忧、痛恨…,江德花的神识监视的樱花鬼子收敛了许多,不再对光头政府吆五喝六,在大街上探查消息的动作更加隐秘。
当然,这群鬼子不是怕了,而是蛰伏起来密谋下一步的行动计划。他们现在的注意力已经不是g党,而是如何拿下淄城,山田作为淄城的最高负责人,安排所有间谍继续在淄城内搜集消息,密切关注光头政府和城内驻军的动向。
他还安排了一个叫横山的鬼子,往青岛方面送消息。江德花亲眼看着山田写下那则重要消息,内容包括整个淄城的地图,武器库、政府位置、工厂、学校等都进行了详细标注,还有淄城的光头驻军,人数、指挥官、武器数量等,预计今晚就会出发。
她暗暗咬牙,就算不能动用神力,也不允许任何一个关于淄城的情报传出去。
领取了通知书,又找班主任领取自学的书本,她就拉着江德福匆匆启程赶回石匣子村,她要为晚上伏击横山作准备。
江德福一边走,一边看着报纸上宛平的战局,整个人愤怒的颤抖不已,“樱花国,这群狗杂碎,他们是不是……”
江德花沉重的点点头,“樱花已觊觎华国几千年之久,这几十年更是频频在国内作乱,从东三省沦陷开始,我们就应该想到迟早有这么一天”
“他们蓄谋已久,这次应该不会轻易罢手,接下来可能全国都会被拉入战场,而且,他们这么早就在山东部署,应该不用多久,就会向这里下手。”她抬眼望向不远处的黑山,只感觉整个心都被拧成一团,愤怒、痛苦、悲伤很多复杂的情绪在撕扯她的灵魂。
“赶紧回去吧,我们要将消息告诉乡亲们,大家要准备起来了。”江德花催促道。
两人紧赶慢赶回到石匣子村,两人来不及回家,直接去了村长家,将今日的报纸递给村长,又重点说了宛平城的战况,村长的脸色不出意料的凝重起来。
村长姓江,在石匣子村做了多年村长,为人稳重睿智,他当机立断,安排家中儿子出去通知每家每户安排当家人过来开会。
江德花和江德福离开前,却被村长叫住,“你们两个也一起听清楚,倾巢之下安有完卵,樱花的炮火打过……”
很快村里人从四面八方赶来,聚集到村长家。
村长见到说了宛平的战事,敏锐些的村民瞬间就变了脸色,而那些不以为意的村民,在听到村长那句“樱花国的野心不小,大家不要忘了之前的教训啊”,也露出担忧之色。
石匣子村本来就是明朝逃难过来的人组建的,历经几百年的岁月,村里也经历过重重磨难,饥荒、战争、瘟疫……十几年前樱花也占领过淄城,村里面总结出很多避锅手段。
村长德高望重,又经历过很多事,洪亮的声音清晰的传入每一个人的耳中:
“乡亲们,我们老一辈的见识过樱花的残酷,要带着年轻人准备起来了。”
“第一,打起仗来,粮食肯定紧张。大家不要再将种出来的粮食卖出,好好囤着;另外,下半年,大家种些产量高好成活的粮食,关键时候那可是能救命的。”
“第二,大家最近不要往城里去了,那些樱花鬼子就算要打仗,重要目标也是城市,咱们这些小山村不会这么快被卷进去;”
“第三,所有人不要单独外出,尤其是女人,必须是2-3个一起出门;”
“第四,村里每天安排人放哨,如果发现有陌生人进村,立刻用锣声示警;”
“最后,如果真的打进来,就往山上跑,大黑山是我们最后的退路。”
村长说完,村民们纷纷点头附和,村长的双眼一一扫过众人,“如果大家还有其他办法,也可以说出来,这个时间就是要群策群力的时候”
江德花脑中快速思索着,不能坐以待毙,以前看过的抗战片一一在她脑海中划过,最后她又补充了一条:每家每户都要挖地道,最好是能通到村子外不同的地方,如果樱花打进来,方便大家分散逃走。
商定之后,乡亲们迫不及待回家安排,也没往常聊天话家常的心情。
跟着来开会的江母一起回到家后,江德花就自顾自到厨房,将所有菜刀、砍菜刀、镰刀全部找出来,一一磨的锋利无比。
下午,江二哥回来的早,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边吃饭,边商量地道挖掘方案和屯粮计划。
江家的地道三个入口,一个在厨房、一个在江母的卧室、一个在江家兄弟的房间,另外又挖了三个隐蔽的地窖,以便屯粮。
至于屯粮,家里如今还有200斤大米,50斤白面,20斤面条,100斤红薯和土豆。等过两个月苞米熟了,江德花就去城里再买点。另外,趁着夏天日头大,江德花要上山打点肉,做成坛子肉,放到地窖中……
晚饭吃完,商议结束,江德花的神识也检测到横山即将出城,她趁着家人不注意,从厨房抽出一把砍刀,就摸黑溜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