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众英雄,已是明月高悬。
将军府的烛火也渐次熄灭,郭芙穿过黑暗的廊檐,准备回东厢房休息,却见东厢的书房还亮着,门也是敞开着的。
【难道爹娘这么晚还在书房忙?】郭芙想着脚下步子一转,走向东厢房书房。
刚到门前,就瞧见书房内郭靖和黄蓉手中拿一本书商议接下来的战事,细看之下那本书虽然保存的很好,但可能经常被翻阅,已经被盘的有些包浆。
娘亲黄蓉一手扶着孕肚一手持打狗棒,指向墙上挂着的巨幅地形图,语速极快:“靖哥哥,依武穆遗书岳王爷遗策,此处当设疑兵,诱敌深入,再以武林部高手突袭,朝廷正规军分割围歼……”
【武穆遗书?就是射雕中提到的那本岳飞将军留下的兵书】郭芙心中嘀咕,其实看小说时她心中就有很多疑惑剧情中将武穆遗书抬的太高,实际上就算岳将军身经百战,但一本兵书怎可作为致胜法宝。
剧情中可能是朝廷软弱,没有军队守襄阳,所以才由郭靖率领武林人士守城。如今的襄阳城不但有朝廷军队,守城将军、军师均是天听阁培养出来的人才,父亲统领襄阳的武林军可不能擅自行事。
“爹,娘,”郭芙的声音打破专注的气氛:“武穆遗书,是兵家至宝,岳王爷用兵如神,令人敬仰。”
郭靖捋了捋胡须,笑道:“芙儿也如此想?此书乃抗金不二法门,正可用来对付今日之蒙古!”
郭芙面露担忧,心中暗叹果真如此,父亲太过依赖武穆遗书了。她缓缓摇头,烛光在她沉静的眸子里跃动:“借鉴自无不可,然若奉为圭臬,视作必胜宝典,过于依赖,就着相了。”
郭靖面露震惊之色,却未开头打断,他深知这些年天听阁成立的教务司培养出很多足智多谋的军师。
“父亲,母亲,战争,从无必胜之‘宝典’。古往今来兵书繁多,有被视为兵家圣典强调‘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孙子兵法》,有强调‘战胜而强立’的《孙膑兵法》……也有我大宋战神总结对金用兵的《武穆遗书》……
“须知兵书是死的,人是活的。胜负之机,在审时度势,在临机决断,在将帅同心,士卒用命!”
”岳王爷当年破金,依的是彼时敌情、彼处地利、彼刻军心。今日蒙古铁骑,来自草原,情况与大金完全不同。襄阳城防、我军士气、乃至天时地利,皆已不同往昔。若只知生搬硬套武穆遗策,岂非刻舟求剑?”
郭芙看向郭靖和黄蓉,目光灼灼:“天听阁这些年,不仅网罗武功秘籍,更倾力培养通晓古今战史、精研山川地理、善察人心军情的军师参谋。
他们熟读兵书,却不拘泥于兵书。阁中沙盘推演,日夜不休,模拟蒙古百般战法,所求者,非寻一固定‘宝典’,而是磨砺出一颗颗能于瞬息万变的战局中,抽丝剥茧、直指要害的‘活’的谋略之心!”
她从父亲手中抽出那册沉重的《武穆遗书》,清醒点出:“此书,当如明灯,指引方向,启迪思路,而非束缚手脚的铁链。真正的‘宝典’,在爹娘运筹帷幄的胸襟里,在我大宋将士同仇敌忾的怒吼中!”
此言震耳发聩,让郭靖和黄蓉如梦初心,郭靖有些欣慰又有些失落道:
“蓉儿,是我着相了,芙儿说的对,你我经历的战争才多少场,学习的兵法才多少本,这些年我们重心都在习武上,刚刚芙儿说的兵书,我都未能读全。怎能完全凭靠武穆遗书就能取胜。”
黄蓉握住郭靖的手,希望安慰丈夫。郭芙见爹娘情绪低落,安慰道:爹,娘,我们是武林人士,就需要用我们武林人士的方法,我们比起朝廷的军队,武功更强,更灵活,机动性更高,发挥我们的优势,让这场战事如虎添翼才是我们武林人士要做的。”
郭靖恍然大悟,朗声笑道:“是极是极,蓉儿,芙儿说的对,这场战事将我们集合到一起,不是让我们各自为政,而是要博采众长,向着击退蒙古着一个目标努力的。”
看爹娘心情变好,郭芙又转移话题,关心起黄蓉的身子,一家人闲话家常,异常温馨。门外忽传来熟悉的声音:“郭伯伯,郭伯母,杨过携古墓派龙掌门求见。”
书房内一家人望向门口,两道身影并肩而入。杨过一身玄衣,眉宇间昔日的调皮与倔强已沉淀为沉稳,身旁小龙女白衣胜雪,如仙女下凡。
“过儿!龙姑娘!”郭靖霍然起身,眼中含泪,几步上前紧紧抓住杨过双臂,上下打量,声音哽咽。
“好孩子……你……你长这般高了!今日擂台下见到你,本欲明日寻你说话,这些年,过的可好”郭靖关心询问。
黄蓉亦是眼圈微红,目光在杨过与小龙女之间流转,眼中尽是重逢的欣喜,心底却对两人的似乎过于亲密的关系起了疑心。
寒暄落座,郭靖迫不及待追问杨过在全真教的经历。杨过望向身侧的小龙女,眼底是化不开的暖意与感激:“若非芙妹当日终南山上那番话点醒,我与姑姑恐怕至今仍在古墓中画地为牢。”
杨过他简略提及郭芙如何剖析天下大势,直言古墓避世非长久之道,更点破他心中郁结。
小龙女清泠的声音接着响起:“芙儿所言甚是。山外红尘,虽纷扰喧嚣,然亦有悲悯、豪情、大义。这两载行走,助人解困,观民生疾苦,方知师父所言‘武功非为避世’之真意。”
她看向杨过,冰封般的眸子里漾开一丝罕见的柔波:“过儿他……心性亦开阔许多。”
杨过握住小龙女的手,目光灼灼望向郭靖黄蓉:“郭伯伯,郭伯母。我与姑姑心意相通,生死相随。待此战毕,驱除鞑虏,山河重光之日,便是我们成婚之时。恳请二老成全!”
在杨过心中,郭靖是父亲一般的存在,接下来的大战不知会持续多久,也不知下一次见到郭伯伯和郭伯母是什么时候,他想趁此机会获得家人的同意。
“什么?!”郭靖如遭雷击,猛地站起,脸色剧变,“过儿!你……你与龙姑娘,师徒名分……”
他话未说完,已被黄蓉暗中扯住衣袖。黄蓉秀眉紧蹙,眼中忧虑重重:“过儿,龙姑娘,此事非同小可!人伦纲常,世俗礼法……”
杨过脸上的笑意凝固,小龙女的神色也黯淡了几分,书房内气氛骤然凝滞。
一直静听的郭芙忽然开口,声音清晰而沉稳:
“爹,娘。杨大哥与龙姐姐虽曾为师徒,但他们二人,男未婚,女未嫁,更历经生死磨难,情意深重,天地可鉴。此非悖逆人伦,实乃真情所致。”
“当此国难之际,能得如此生死相许的伴侣,同心抗敌,本是一段佳话?他们二人在一起并未伤害其他人,怎能因世俗成见,就将一对有情人分开。”
她的话如重锤敲在郭靖心头,他看向杨过与小龙女交握的双手,看到杨过望向小龙女眼中的深情,再看向女儿担忧的眼神,脑海中思绪翻飞,想到杨康、穆念慈,胸中翻涌的惊涛骇浪渐渐平息。
最终他平复情绪,长叹一声,沉重地点了点头:“芙儿……说得在理。男未婚,女未嫁,心意相投……罢了,罢了。”
黄蓉看着丈夫妥协,又看到一对有情人坚定的眼神,眼底的忧虑化作一丝复杂的释然:“过儿,龙姑娘。你们……都是好孩子。只盼此战平安,你们……定要完好无损地归来。”
说着说着黄蓉的语气柔和下来,想想芙儿的话,又想到自己,她这些年怎么越来越循规蹈矩了,芙儿说的对,杨过与小龙女在一起并未伤害任何人,两人也没有血缘关系,在一起有什么问题。
她拉起杨过和小龙女的手,真诚祝福道:“此战凶险,唯愿你二人同心同力,相互扶持,平安归来。待凯旋之日,我与你郭伯伯,定亲自为你们操办婚礼,风风光光!”
“多谢郭伯伯!多谢郭伯母!多谢芙妹!”杨过脸上露出狂喜,笑的见牙不见眼。
小龙女亦微微屈身,清冷的脸上,唇角极细微地向上弯起一个几乎看不见的弧度,如冰消雪融,春水初生。
烛影摇曳,映照着两张年轻却坚毅的脸庞。郭芙看着窗外夜色沉沉,战云密布,又看看而室内这一对,情意绵绵,衷心祝愿这份跨越了礼教桎梏的感情这一次定能修成正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