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的晨光比昨日更软些,透过纱帘落在顾沉舟膝头的活页本上,纸页间夹着的浅黄便签纸,密密麻麻写着孕早期饮食误区的草稿。他指尖捏着支细芯钢笔,眉头微蹙地盯着“豆浆摄入量”那行字——昨日跟刘主任通电话时顺口提“每天一杯”,今早翻完三本营养学教材才发现,部分脾胃弱的孕早期宝妈喝200毫升就会胀气,得补个“根据体质调整,以无腹胀为度”的注解。
“又在跟字较劲?”苏晚披着米白色针织开衫走过来,手里端着杯温好的陈皮水,小心地坐在他旁边的地毯上,把杯子递过去时,小腹轻轻蹭了蹭他的胳膊。顾沉舟立刻放下笔,伸手托住她的腰,帮她调整到更舒服的姿势:“怕说太绝对了误导人,你看这个,之前写‘孕早期别吃螃蟹’,其实新鲜梭子蟹少量吃没问题,关键是要彻底煮熟,还得去掉蟹爪里的寒筋。”
苏晚凑过去看,指尖点在“山楂致宫缩”那条注解旁:“昨天李姐在宝妈群里说,她孕六周时误吃了半串糖葫芦,吓得连夜去医院,后来查资料才知道,得大量吃才会有风险,但新手宝妈哪懂这些,不如加个‘少量解馋可,别超过三颗’的提醒。”顾沉舟笑着点头,钢笔在纸上沙沙写着,刚落下最后一笔,腹间突然传来一阵轻颤——安安的小拳头像是隔着肚皮碰到了他的手背,力道比昨日更明显些。
“这是在帮你点赞呢。”苏晚握住他的手,按在胎动最频繁的地方,眼底盛着笑,“刚才整理工作邮件时,还有宝妈私信问‘孕早期能不能用加湿器’,说担心湿气重,你要不要也加进科普里?就说用纯净水,每天换水,别对着床头吹就行。”顾沉舟把这点记在便签纸上,贴在活页本最后一页:“等下跟刘主任说,把科普环节分成‘饮食’和‘生活误区’两部分,这样宝妈听得清楚。”
墙上的挂钟刚指向十点,苏晚的手机“叮咚”响了一声——是行业协会公众号的推送提醒。顾沉舟立刻拿过平板,点开那篇标题为《关于“职场观察家”自媒体造谣苏晚女士及相关企业的致歉声明》的文章,开头就附了造谣者与竞品公司的转账记录截图,字迹清晰,金额明确。往下翻,果然有他们昨天建议加上的那句:“建议孕期宝妈遭遇职场不公时,直接联系行业协会维权,我们将提供免费法律咨询及协调服务”。
“评论区好热闹。”苏晚靠在他肩上,看着屏幕里不断刷新的留言,“你看这个,‘星耀设计’的张总评论说‘已完善公司孕期员工福利,参考苏总团队的方案’,还有‘启航传媒’说要组织员工来听咱们的工作坊。”话音刚落,苏晚的工作手机就响了,是之前犹豫要不要合作的母婴品牌负责人陈总。
“苏总,实在对不住,之前受谣言影响,合作的事拖了几天。”陈总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带着几分歉意,“今天看到声明,还有你们做的孕期工作坊,特别佩服你们的担当,我这边已经跟团队定了,下周就签合作协议,还想在你们的工作坊里设个‘母婴用品安全’的小环节,免费给宝妈们科普,您看行吗?”
苏晚看了眼顾沉舟,见他点头,才笑着回应:“当然可以,刚好很多孕晚期宝妈在问待产包怎么选,你们的科普正好帮上忙。”挂了电话,她忍不住叹了口气,眼底满是释然:“之前还担心谣言会影响合作,没想到反而让更多人看到我们在做的事。”顾沉舟把平板放在一边,帮她揉了揉有些发酸的肩膀:“是你一直坚持‘孕期不是职场短板’的理念,才让人信服。渴不渴?我再去给你温杯牛奶。”
刚走到厨房,门铃就响了。苏晚起身去开门,门外站着的是上周来工作坊的李姐,手里拎着个保温袋,额角还带着薄汗:“苏总,不好意思打扰了,这是我昨天按顾总说的方法做的山药糕,低GI的,没放糖,用的椰枣泥调味,想让你们尝尝,也想带给其他宝妈试试。”
顾沉舟听到声音,从厨房走出来,接过保温袋:“快进来坐,外面风大。”李姐坐在沙发上,从包里拿出个笔记本,翻开给他们看:“这是我孕晚期记的注意事项,比如每天走两千步,睡前用温水泡脚,别超过十分钟,还有侧卧时在腰下垫个小枕头,能缓解腰酸。我想如果你们不介意,能不能把这些分享给其他宝妈?都是我自己试出来的小经验,比书上说的更实在。”
“太感谢了!”苏晚立刻拿出手机,把笔记本里的内容拍照存好,“我跟刘主任说,在工作坊加个‘宝妈经验分享’环节,你要是有空,能不能来现场跟大家聊聊?”李姐眼睛一亮,立刻点头:“有空!我下周刚好休产假,能帮到其他宝妈,我特别开心。”
送走李姐,顾沉舟把山药糕放进冰箱,又拿出昨天蒸好的南瓜泥和米粉:“刚才陈总说待产包,我突然想到,很多新手宝妈不知道辅食怎么加,我们可以在试吃盒里加张‘辅食添加时间表’,比如6个月先加高铁米粉,7个月加菜泥,8个月加肉泥,这样她们提前有个底。”
苏晚坐在厨房的吧台边,看着他把南瓜泥倒进小碗,加了两勺高铁米粉,用温水搅成糊状,然后舀了一小勺尝了尝:“有点干,再加点温水。”顾沉舟照做,又尝了一口,眉头舒展:“这次刚好,安安以后吃的时候,要先从一小勺开始,观察三天有没有过敏反应。”他边说边把调好的辅食装进小玻璃罐,贴上标签:“试吃版——南瓜米粉糊,6个月+,初次添加10ml”。
苏晚拿起罐子,放在鼻尖闻了闻,南瓜的甜香混着米粉的麦香,很清爽。刚想说话,腹间突然传来一阵连续的胎动,像是安安在肚子里“踢”了她一下。“这是馋了?”顾沉舟笑着摸了摸她的小腹,指尖轻轻打圈,“等你出生了,爸爸每天给你做不一样的辅食,今天南瓜糊,明天胡萝卜泥,后天菠菜泥,好不好?”
下午,顾沉舟去书房完善科普资料,苏晚则坐在客厅整理工作坊的报名名单。她把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的宝妈分开统计,发现孕早期宝妈里,有近一半是职场女性,备注里大多写着“想了解孕期如何平衡工作与休息”。苏晚立刻拿起手机,给刘主任发消息:“工作坊加个‘职场孕妈时间管理’的讨论环节,我来主持,分享下自己的经验。”
刚发完消息,顾沉舟就拿着活页本走出来,脸上带着几分得意:“你看这个,我找了张孕早期胎儿发育图,打印出来贴在科普册里,比如孕八周胎儿有胎心了,孕十二周能分辨性别了,宝妈们看着图,更容易理解为什么要注意那些误区。”苏晚接过册子,翻到那页,胎儿的轮廓虽然小,却画得很细致,旁边还标注着“此阶段需补充叶酸,预防神经管畸形”。
“对了,刚才超市的王经理打电话,说我们昨天买的南瓜和胡萝卜卖得特别好,很多宝妈看到我们买,也跟着买,还问能不能让你偶尔去超市做个小科普。”苏晚想起这事,忍不住笑了,“王经理说,现在超市里都在传‘顾总比营养师还懂孕期饮食’。”顾沉舟无奈地笑了笑,走到她身边,帮她捏了捏小腿:“只要能帮到宝妈,去超市也没关系,下次去买食材的时候,顺便跟她们聊聊也行。”
傍晚时分,刘主任发来工作坊的流程表,新增的“宝妈经验分享”“职场孕妈时间管理”“母婴用品安全”环节都排在了上午,下午是顾沉舟的“孕期误区科普”和辅食试吃。顾沉舟和苏晚一起对着流程表核对,把每个环节的时间精确到分钟,还特意在“饮食误区科普”后留了二十分钟问答时间,怕宝妈们有没听懂的地方。
晚饭过后,顾沉舟坐在书桌前写孕期日记,苏晚靠在旁边的椅子上,帮他把今天的科普资料整理成电子版。台灯的暖光落在纸页上,顾沉舟的字迹比平时更柔和些:“周日,校订孕早期误区科普册,补充豆浆摄入量、加湿器使用等细节,安安胎动更明显,似在互动;十点看致歉声明发布,行业内多家企业响应,陈总敲定合作并增设母婴科普环节;李姐送低GI山药糕,分享孕晚期经验,新增‘宝妈经验分享’环节;调试辅食糊,设计‘辅食添加时间表’;苏晚提议加‘职场孕妈时间管理’环节,核对工作坊流程。谣言散去后的温暖比想象中更动人,不仅是同行的认可,更是宝妈们的信任,这些细碎的瞬间,都在为安安的到来攒着暖意。”
写完日记,顾沉舟把活页本和笔记本放进抽屉,转身看到苏晚正揉着小腿——孕晚期水肿比之前明显了些,脚踝处轻轻按下去,会留下淡淡的印子。他立刻走过去,蹲在她面前,用温热的掌心轻轻揉捏她的小腿,从脚踝往上,力道适中,避开了膝盖后面的筋络。
“今天走太多路了,上午整理资料,下午核对流程,还站着跟李姐聊天。”顾沉舟的声音带着几分心疼,“明天别这么忙,工作上的事让助理多分担点,你现在最重要的是休息。”苏晚笑着摸了摸他的头发,指尖蹭过他的耳垂:“没事,我坐着的时候多,而且跟你一起准备工作坊,觉得特别有意义,一点都不觉得累。”
腹间突然传来一阵胎动,像是安安在回应他们的对话。顾沉舟停下动作,把耳朵贴在苏晚的小腹上,能清晰地听到里面传来的细微声响——那是安安的心跳,还有她偶尔转动的动静。他忍不住笑了,在肚皮上轻轻印了个吻:“安安,明天爸爸再给你做南瓜糊,好不好?等你出生了,就带你去看工作坊里的阿姨们,她们都在盼着你呢。”
月光透过窗帘的缝隙照进来,落在书桌上的辅食试吃盒和科普册上,玻璃罐里的南瓜米粉糊泛着淡淡的黄色,活页本上的字迹被镀上一层暖光。房间里很静,只有两人的呼吸声,还有偶尔从腹间传来的胎动声,像是一首温柔的歌,唱着关于爱、期待与责任的故事,也为即将到来的工作坊,悄悄铺好了温暖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