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五点的河边还裹着薄雾,顾沉舟把钓鱼竿架在岸边时,指尖沾了点露水的凉。苏晚抱着野餐垫跟在后面,看着他熟练地挂鱼饵——昨天晚上爸爸特意教了他半小时,现在动作竟有模有样,连鱼饵的大小都捏得刚刚好。
“你什么时候这么会钓鱼了?”苏晚蹲在他身边,伸手碰了碰鱼竿的木质把手,是爸爸用了好几年的旧竿,握在手里温温的,“昨天在爸面前,你还说‘只会看不会钓’呢。”
顾沉舟侧头看她,晨光刚好穿过薄雾落在她脸上,睫毛上沾着细小的水珠,像撒了层碎钻。“偷偷练了会儿,”他压低声音,像怕被不远处的爸爸听到,“总不能让叔叔觉得我连钓鱼都学不会,丢了面子。”
苏晚忍不住笑出声,刚想说话,就听到爸爸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沉舟,鱼饵别捏太实,不然鱼咬钩的时候吐不出来!”
顾沉舟赶紧调整手里的鱼饵,脸颊悄悄红了。爸爸走过来,蹲在他身边,伸手帮他调整鱼线的松紧:“钓鱼急不得,得等,像你们做设计一样,得有耐心。”
“爸说得对,”苏晚把野餐垫铺在草地上,上面摆着妈妈早上准备的三明治和热牛奶,“上次顾沉舟帮我改设计稿,改了五遍才满意,当时我还跟他闹脾气,说他太较真。”
顾沉舟转头看她,眼里带着笑意:“最后还不是你说‘改得真好’?要是不较真,客户怎么会认可咱们的设计?”
爸爸看着两人拌嘴的样子,忍不住笑了:“你们俩啊,就像我跟你妈年轻的时候,总爱为点小事拌嘴,却比谁都在意对方。”他顿了顿,提起鱼线试了试拉力,“沉舟,你这鱼线调得还行,一会儿要是有鱼上钩,别慌,慢慢提竿,我在旁边帮你。”
薄雾慢慢散了,阳光洒在河面上,波光粼粼的像撒了层碎金。苏晚坐在野餐垫上,喝着热牛奶,看着顾沉舟和爸爸并排坐在岸边,背影在晨光里显得格外温和。她忽然想起第一次带顾沉舟见爸爸时,爸爸还在担心他“太年轻,不够稳重”,现在两人却能像朋友一样聊钓鱼,这种变化让她心里软得发慌。
“有鱼上钩了!”顾沉舟突然喊了一声,手忙脚乱地握住鱼竿。爸爸赶紧凑过去,指导他慢慢提竿:“别用力拽,顺着鱼的力气来,不然鱼线会断!”
苏晚也跑过去,看着水面上的鱼漂上下晃动,心跳都快了几分。随着鱼竿慢慢抬起,一条巴掌大的鲫鱼露出水面,银闪闪的在晨光里晃。“钓到了!”苏晚兴奋地拍手,“顾沉舟,你太厉害了!第一次钓鱼就钓到鱼!”
顾沉舟把鱼放进鱼篓里,额角沁着层薄汗,嘴角却扬得很高:“还是叔叔教得好,不然我肯定钓不到。”
爸爸笑着拍了拍他的肩:“不错不错,比我第一次强多了。我第一次钓鱼,钓了半天只钓到个空钩,还差点把鱼竿掉进河里。”
三人坐在河边,一边等鱼上钩,一边聊天。爸爸说起苏晚小时候的事:“她小时候总爱跟在我后面来钓鱼,每次都吵着要自己钓,结果鱼没钓到,还把鱼饵都喂了鱼,最后哭着说‘鱼不喜欢我’。”
苏晚脸一红,伸手掐了掐顾沉舟的胳膊:“爸!您怎么什么都跟他说!”
顾沉舟笑着握住她的手,指尖蹭过她的掌心:“我觉得很可爱啊,要是能早点认识你,肯定会帮你一起喂鱼。”
中午的时候,鱼篓里已经有五六条鲫鱼了。爸爸把鱼收拾好,说要带回家做鲫鱼汤:“新鲜的鲫鱼做汤最鲜,你妈肯定喜欢喝。”
苏晚收拾野餐垫时,不小心把牛奶洒在了垫子上。顾沉舟赶紧拿纸巾帮她擦,动作轻得像怕弄破垫子:“慢点,别着急,擦干净就好了。”他抬头时,看到苏晚有点懊恼的表情,又补充道,“反正垫子也旧了,下次咱们买个新的,就买你上次看中的那个带银杏叶图案的,好不好?”
苏晚点点头,心里的懊恼一下子散了。她知道顾沉舟总是这样,不管她犯了什么小错,都不会怪她,反而会想办法让她开心。
下午,三人一起回家。妈妈看到鱼篓里的鲫鱼,高兴得不行:“正好晚上做鲫鱼汤,再炒个青菜,你们肯定爱吃。”顾沉舟帮爸爸把钓鱼竿收起来,苏晚则帮妈妈摘菜,厨房里的烟火气裹着笑声,满室都是温馨。
“晚晚,你们下午是不是要去工作室看样品?”妈妈一边刮鱼鳞,一边问,“要是忙的话,就别着急回来,鲫鱼汤我给你们留着,热一热就能吃。”
“不忙,”苏晚摘着青菜,“我们去工作室看一眼就回来,顺便把‘青芜’第二季的样品拿回来给您看看,您肯定会喜欢。”
吃完饭,苏晚和顾沉舟开车去工作室。小林已经在门口等了,怀里抱着几个笔记本样品,看到他们过来,赶紧跑过来:“晚姐!顾哥!你们看这个笔记本,封面用的就是咱们选的浅棕色面料,上面印的银杏叶和枫叶图案,比设计稿上的还好看!”
苏晚接过笔记本,指尖拂过封面的图案——银杏叶的脉络清晰,枫叶的边缘泛着浅红,浅棕色的面料摸起来柔软又厚实。“太好看了!”她翻开笔记本,里面的内页是浅米色的,还印着小小的银杏叶水印,“这个水印是你加的吗?太细心了!”
“是厂家建议的,”小林笑着说,“他们说加个小水印会更精致,我觉得好看就同意了。对了,客户刚才打电话,说想预定五十本笔记本,还问能不能在封面上印他们公司的logo,咱们可以加钱做定制款。”
顾沉舟接过笔记本,翻了几页:“定制款可以做,不过要跟厂家确认一下印logo的工艺,别影响封面的质感。另外,咱们可以把笔记本和抱枕做成套装,一套卖的话,价格可以稍微高一点,客户应该会愿意买。”
“顾哥这个主意好!”小林赶紧拿出手机记下来,“我现在就跟厂家对接,确认定制款的细节,争取下周就能出样品。”
苏晚看着小林忙碌的样子,心里满是感慨。从工作室成立时的举步维艰,到现在的订单不断,这一路离不开小林的坚持,更离不开顾沉舟的支持。她转头看顾沉舟,他正低头和厂家沟通细节,侧脸在阳光下显得格外认真,连眉头都微微蹙着,像在处理重要的工作合同。
“顾沉舟,”苏晚轻轻碰了碰他的胳膊,“咱们晚上请小林吃饭吧,这段时间她也辛苦了,天天跟厂家对接,还得整理订单。”
顾沉舟抬头看她,眼里的认真瞬间化成温柔:“好啊,你想请她吃什么?上次她说想吃火锅,咱们就去吃火锅吧。”
小林听到这话,眼睛一下子亮了:“真的吗?我上次就想吃那家新开的火锅,听说他们家的番茄锅底特别好吃!”
“那就去那家,”苏晚笑着说,“咱们现在就走,吃完正好回家喝妈妈做的鲫鱼汤。”
火锅店的番茄锅底刚端上来,香味就飘满了整个包间。苏晚夹了块牛肉放进锅里,看着顾沉舟帮她调蘸料——他知道她不吃辣,特意放了很多芝麻酱和花生碎,还加了点她爱吃的香菜。
“顾哥,你也太宠晚姐了吧!”小林看着顾沉舟的动作,笑着说,“上次晚姐感冒,你还特意请假去工作室给她送药,整个工作室的人都羡慕晚姐,说她找了个好老公。”
苏晚脸一红,低头喝了口番茄汤:“别听她瞎说,他就是怕我感冒影响工作,耽误‘青芜’系列的进度。”
顾沉舟笑着捏了捏她的脸颊:“是,是怕耽误工作,不过更怕你难受。”
吃完饭,三人一起走出火锅店。晚风裹着秋意吹过来,苏晚忍不住打了个寒颤。顾沉舟赶紧把外套脱下来,披在她身上,动作自然得像做过千百遍:“别着凉了,回家还要喝鲫鱼汤呢。”
小林看着两人的互动,笑着说:“晚姐,顾哥,我就不跟你们一起走了,我家就在前面,你们路上慢点。”
“好,”苏晚点头,“明天记得跟厂家确认定制款的细节,有问题随时给我打电话。”
车子驶回家时,已经快八点了。妈妈听到开门声,赶紧从厨房端出鲫鱼汤:“快喝吧,还热乎着呢,新鲜的鲫鱼做汤就是鲜,你们肯定没喝过这么鲜的汤。”
苏晚喝了一口,鲫鱼的鲜混着姜片的香,从喉咙一直暖到胃里。她夹了块鱼肉放进顾沉舟碗里:“你也喝,这个鱼肉很嫩,没什么刺。”
顾沉舟接过鱼肉,慢慢吃着,忽然说:“下周咱们带爸妈去苏州吧,正好‘青芜’第二季的样品也出来了,咱们可以顺便拍点宣传照,还能让爸妈看看拙政园的秋天。”
“真的吗?”苏晚眼睛一亮,“爸妈肯定会喜欢的!我明天就跟他们说!”
妈妈笑着点头:“好啊好啊,我跟你爸早就想去苏州了,上次看你们拍的照片,就觉得拙政园的秋天特别好看。”
爸爸也放下碗,说:“我去准备相机,到时候给你们拍点好看的照片,放在家里的相册里,以后老了还能拿出来看看。”
苏晚靠在顾沉舟身边,喝着鲫鱼汤,看着爸妈开心的样子,心里满是踏实。她知道,未来的日子里,会有更多这样的幸福时刻——有顾沉舟的陪伴,有爸妈的牵挂,有工作室的成长,还有岁岁年年都能一起看的秋光。
晚上,苏晚坐在阳台的藤椅上,翻看下午从工作室带回来的笔记本样品。顾沉舟走过来,坐在她身边,递过一杯热牛奶:“在看什么?这么入神。”
“在看咱们的笔记本,”苏晚把笔记本递给她,“你看这个图案,印得真好看,以后别人看到这个笔记本,就会知道是咱们‘晚林设计’的作品,是咱们一起努力的结果。”
顾沉舟接过笔记本,翻了几页,伸手把她揽进怀里:“会的,咱们的工作室会越来越好,以后还会有更多人喜欢咱们的设计。以后的日子,咱们还要一起做更多有温度的设计,一起带爸妈去更多地方,一起过一辈子的好日子。”
月光洒在阳台上,多肉的叶片泛着浅银,笔记本上的银杏叶图案在灯光下显得格外温柔。苏晚靠在顾沉舟怀里,闭上眼睛,心里满是对未来的期待——她知道,这场以爱为笔、以时光为纸的故事,还会继续写下去,每一笔都满是温情,每一页都藏着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