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看着他们都沉默了想了想又道:
“现在不结婚不代表以后不结婚啊,以后你们有小孩了,记住树不修不直,人不教不才,别溺爱孩子了。”
可别因为她说的话成为不婚主义她就罪过了?
“有道理!孩子不能溺爱。”陆瑶瑶点头。
其他人听了也点了点头,“夏知青说的有道理。”
“不愧是上了高中的,夏知青真有文化。”崔月夸道。
“所以还是要多读书,伯娘,读书认字学道理,说不定以后还能去当工人呢!”夏天接话道。
“读了书还可以苏去当工人?这不能吧?”春花婶子疑问。
“只是多了个机会而已,有些工作岗位是需要认字的,理解好的,有文采的,你不认识字学习成绩不好的,不是损失了一个成为工人的机会吗?你说是不是,婶子?”夏天道。
“我觉得夏知青说的有道理,早几年你们徐家的小子不是去买东西然后遇到了机械厂招工,然后考上了,当了工人了吗?听说有四十多块钱工资呢!”崔月道。
“是,那是个可怜的孩子,幸好爷奶继续让他读书,今年为厂里做出了贡献,还分了房,早几天还接了我叔婶进城住呢。”杨大娘道。
“所以还是得有文化呀。”胡大娘感叹。
其他人也略有所思。
“杨大娘,还有多久才到呀?这路走得我心惊胆战的。”陆瑶瑶问道,这个山路太难走了,只能过一辆板车的宽度,外面就是有点陡的山坡了。
“你们都走里面点,不用怕,这么宽的路呢。”崔月道。
“走过这段路,下个坡就到了。”杨大娘道。
“杨大娘,幸福大队只有这一条路通往外面吗?”夏天好奇的问道。
“通往我们公社的只有这条路,还有一条路是过河,过了河就是其他的公社了。”杨大娘道。
“幸福大队有河?”夏天问道,他们南山大队只有一条几米宽的小河。
“有一条大河,我们大队的小河就是连通这条大河的。”杨大娘道。
“那河里肯定有鱼了?不知道我们能不能去那里打鱼?”夏天问道。
“钓鱼倒是可以,打鱼的话估计会被排挤,要是想吃鱼的话,可以来我们大队换。”杨大娘道,她娘家大队有几户人家有船打鱼的。
“这样呀。”夏天遗憾的道,想着大冬天可以吃酸菜鱼呢,可能这个鱼有点难弄了。
“我们大队的河虽然小也是有鱼的,你们要是想吃鱼,明天让小雨带你们去捞。”崔月道。
“这里河的鱼都被小子们扔捞完了,有的也是小鱼了。”杨大娘笑道。
“也是,估计也是小的了,那还是换吧。”崔月道。
“也不一定,有些鱼可能从那条大河游进来,不过想要吃大点的鱼可能两条河的交汇处捞了,不过那里水深很是危险,最好不要去。”胡大娘道。
“嗯,我们不会随便去的。”夏天道,哈哈,到时候河面结冰了,她就去凿冰捞鱼。
酸菜鱼必须安排上!
“娘!我回来了!”杨大娘高兴的喊道。
杨大娘的娘颤悠悠的抬起头,看到站在院子外面的女儿高兴的道:“大妮,你回来了,快进来!老头子大妮回来了。”
杨大娘高兴的跑进院子,后面看到父亲慢悠悠的出现在堂屋门口连忙跑过去扶住父亲喊道:“爹。”
“哎!累坏了吧?快坐下休息会,老婆子快速烧水我们杀鸡吃!”杨大娘的爹高兴的应了女儿之后叫嚷着让老婆子杀鸡给女儿吃。
“爹,娘,不用,不用,我带村里人来换些梨,等下就回去了的。”杨大娘立马阻止。
这可不兴杀鸡呀!
“换梨的?有,家里有好多,都捡下来堆在屋里了,我带你去装,狗子,去把你爷奶叫回来。”杨大娘的父亲道。
“好!”一个小男孩应了一声从屋里跑了出去。
“爹,我哥他们去干啥了?”杨大娘问道。
“去河边跟着李老三捞鱼了,不知道今天有没有收获。”杨爷爷道。
夏天他们在院外看着里面的情况,院子整洁,杨大娘父母对她真好。
“杨大娘父母对她好好呀!”陆瑶瑶羡慕道。
“当然了,你们杨大娘父母健在,儿孙满堂,我们大队的谁家结婚都会叫杨大娘去偷偷帮梳头的。”崔婶子低声道。
这不是全福之人嘛!
夏天心想,看杨大娘跟父母相处的氛围确实不错。
“梳头?为什么结婚要叫杨大娘去梳头呀?”陆瑶瑶好奇的问道。
“你不知道?我们这里家里有女儿结婚的话我们会请全福之人帮新娘梳头,以求新婚夫妇未来吉祥如意,全福之人就像杨大娘一样,家里父母健在,有丈夫,下是儿女双全的妇人为全福之人。”崔月解释道。
“这样啊,那我知道了。”陆瑶瑶点头,这结婚还有这讲法。
“过段时间我们大队的徐家的大牛,王家的小梅结婚了,到时候你们可以去凑凑热闹,小梅是小雨的堂姐。”崔月道。
“我们大队有这么多喜事呀?到时候我们一定去看看。”陆瑶瑶问道,她还没看过下乡人怎么结婚的呢?
“你们在聊什么呢?快进来。”杨大娘招呼道,然后进屋拿了好几个凳子出来给他们坐。
“来了,这不是让你跟大爷大妈先聊聊天嘛!”春花婶子应道,“大爷娘好!”
“大娘,大爷我们又来了!”胡大娘打招呼。
“大娘,大爷又来叨扰你们了。”崔月也打招呼。
夏天他们见状也爷爷奶奶的喊了起来。
“好,好好,好久没见你们了,快坐快坐,哟,今天来了这么多小姑娘们呀。”杨奶奶招呼。
杨爷爷进屋扛了半筐梨子出来给他们吃。
杨大娘见状急忙接过筐子,“爹,你招呼我就扛行,你坐下。”
“来,你们吃梨。”杨奶奶招呼大家。
“好,我先来削一个梨先,我可是最喜欢吃大娘家的梨了。”春花婶子不客气的拿了一个梨削了起来。
她每年都会跟着杨嫂子来这里换梨子回去做冻梨的,都熟悉了。
“我不招呼你,我招呼这几个漂亮的小姑娘,快,拿梨吃,不用客气。”杨奶奶招呼。
“好,谢谢杨奶奶。”
“谢谢杨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