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她起的很早,天还蒙蒙亮,她就挎着篮子出门了。
街道上只有零星几个早起的行人。
她打算先去镇上的摩尔码头转转,再去炼金行把星芒碎片卖掉。
抵达摩尔码头时,太阳已经爬上了东边的山头。
这里的的热闹从凌晨就开始了,木制栈桥在往来脚步的踩踏下吱呀作响,运送鱼货的板车将地面滴得湿漉漉的。
几十艘船并排泊在水边,渔民们赤脚扛着渔网往岸上走,网眼里偶尔蹦出几尾银亮的小鱼,引得蹲在栈桥下的野猫喵喵直叫。
伊芙沿着栈桥慢慢走,左手边的渔市已经摆开了摊子,粗布铺在木架上,上面整齐码放着鲜鱼、海虾和扇贝等海货。
妇人们拎着篮子,在摊前挑拣食材。
一些码头工人蹲在岸边,眼睛盯着往来渔船,像是在等待零活。
她喜欢这里的喧闹,海风带着咸腥味扑面而来,混杂着鱼味与人声,构成了码头独有的气息。
她在人群中穿梭,目光扫过各色摊位,最终在一个鱼摊前停下。
“新鲜的青花鱼!今早刚从海里捞上来的,六个铜板一条!”摊主挥着手里的刮鳞刀,粗声吆喝着。
伊芙凑近看了看。
鱼眼澄澈,鳃呈鲜红,确实是刚上岸的鲜货。
她想起自己许久没吃鱼,便掏出十二个铜板买了两条。
摊主爽快地多塞给她一把洗净的海草,“熬汤喝,鲜得很!”
才走两步,伊芙瞥见斜对面摊子旁放着个大木盆,里面堆满了指头长的沙丁鱼和巴掌大的小鲭鱼。
鱼鳃泛暗红色,尾巴偶尔还会颤动,显然刚死不久。摊主是个皮肤黝黑的中年渔民,蹲在盆边皱着眉抽烟。
路过的人最多瞄上一眼,没人驻足问价。伊芙走过去,蹲在盆边打量:“你好,这鱼怎么卖?”
渔民急忙起身,语气急切:“姑娘,这些都是我今早拖网捞的,虽然小但新鲜得很!炖汤鲜得不得了。
你要不嫌弃,六十铜板全拿走,这儿有快二十磅,绝对划算。”
六十铜板买一大盆鱼?伊芙心里一动。这些鱼虽然肉不多,但熬汤也好,若是剁成鱼泥做成鱼丸……怎么算都值。
就是费功夫。她立刻数出六十枚铜板:“我要了!但这么多我拿不动,能麻烦您送到兰玲街的月亮餐馆吗?
还有,我那儿地方小,处理不开,您能帮忙去掉内脏、鱼鳃和黑膜再清洗一下吗?能的话我就都要了。”
渔民愣了一下,没想到真有人买,还一次性都包圆了,连忙应道:“成!这不算什么,我一会儿就能弄好,等下就送过去。”伊芙道过谢付了钱,继续往前逛。
拐角处一个摊子显得冷清。
满脸皱纹的老渔民坐在小马扎上抽烟,面前木盆里躺着十来只青灰色大螃蟹,钳子被草绳捆着,偶尔动一下腿,显得无精打采。
“老人家,螃蟹怎么卖?”伊芙留着哈喇子蹲下问,螃蟹她也好久没吃了。
老渔民抬了抬眼,声音沙哑:“姑娘想要的话,五个铜板全拿走吧。”
伊芙怔了怔,没想到这么便宜。她看了看蟹腹,饱满圆凸,应该有不少黄,便爽快付了钱,正要取草绳串起放入篮中,身后忽然传来一个清脆的声音:
“喂!你怎么买这个啊?这种蟹没肉,根本没人吃的!”
伊芙回头,看见一个约莫十二三岁的男孩。他穿着洗得发白的粗布褂子,头发乱如鸡窝,脸上沾着点炭灰,眼睛却亮得很。
“刚死没多久,还新鲜着呢。”伊芙笑了笑看着他又说道,“你常在这里?”
“我叫托姆,”孩子挠了挠头,“我爹是渔民,没事就蹲这儿。你是外乡人吧?没见过你。”
“我叫伊芙,不算外乡人,只是头一回来这。我租住在兰玲街那边。”她顿了顿又问,“你知道磨坊街的炼金行怎么走吗?”
“当然知道!老尼克开的店嘛,要我带你去吗?”
伊芙想了想,点头说好。
托姆蹦跳着在前带路,一边走一边叽叽喳喳说着镇上的琐事。
伊芙静静听着,偶尔问上一两句。穿过几条街后,周围建筑渐渐陈旧,人流也变得稀疏。最终,他们停在一道狭窄的暗巷前。
“就这儿了,”托姆指向巷子深处一扇不起眼的木门,“你要进去吗?我得回去了。”
伊芙点点头,递给他两枚铜板作酬劳。托姆高兴地接过,飞快跑回码头方向。
暗巷果然如其名,窄窄的巷子两侧是高高的石墙,墙上爬满了青藤,阳光只能从藤叶的缝隙里漏下几缕光斑。
伊芙深吸一口气,推开那扇沉重的木门。门上的铃铛发出清脆的响声,一股混合着草药、矿物质和某种难以名状的化学物质的气味扑面而来。
炼金行内部比外面看起来要大得多。四壁摆满了高至天花板的架子。
上面陈列着各式各样的瓶瓶罐罐,里面装着颜色各异的液体、粉末和奇异生物标本。
墙角堆着一些大小不一的矿石,有的散发着微弱的光芒。
房间中央是一个巨大的橡木柜台,上面摆放着天平、研磨器和一些伊芙叫不出名字的仪器。
一个瘦高的老人从柜台后的门帘中走出。他戴着厚厚的眼镜,镜片后的眼睛眯成两条细缝,花白的头发乱蓬蓬地竖着。
“早上好,”他的声音沙哑却温和,“需要什么吗,年轻的女士?”
伊芙从包里取出布包,小心展开,露出三块星芒碎片。“我想卖这个,如果您收的话。”
老尼克推了推眼镜,凑近仔细观察。他拿起一块碎片,对着光转动。
星芒碎片在昏暗的室内发出柔和的光芒,仿佛内部有星辰在闪烁。
啊,星芒碎片,”他拿起放大镜仔细查验,“品质不错,可惜不是整块星芒石,否则价值更高。
这些碎片…分量倒是可以用来制作魔法增幅卷轴,就是价钱方面……”
“您能给多少?”伊芙攥了攥衣角,这是她第一次卖这种东西,心里没底。
他放下放大镜,看着伊芙:“我可以给你十五个银币。”
伊芙心里松了口气,这个价格比她预想中好,但仍尝试还价:“二十枚银币如何?这东西很难找,我费了好大功夫。”
老尼克笑了笑,眼角堆起皱纹:“最多十六枚银币,不能再多了。”
伊芙点头同意。老人从柜台下取出钱袋,数出十六枚银币交给她,忽然问道:“你是学炼金术的学生?哪个学院的?之前好像从未见过你。”
“我自学,”伊芙老实回答,“主要看药剂学,但图鉴里也有矿石介绍,所以认得一些。您刚才提到卷轴……那是什么?”
老尼克眼睛一亮:“自学?如今很少遇到自学的年轻人了!
看来你很用功啊,要继续努力啊。以后若对炼金术感兴趣,可以来找我。
至于卷轴,魔法增幅卷轴是法师用的,使用后一小时内所有魔法效果提升15%。
据我所知,星芒石除了可以制作成魔法卷轴还可以做成治疗药剂,你后面应该就会学到了。
炼金和药剂的路好长着呢,小姑娘,你瞧,”他指向架上一排药剂,“这里每一样都是炼金术的结晶。
比如这瓶‘深海呼吸剂’,用了人鱼鳞片和海藻精华制成……”
老人滔滔不绝地讲起来,伊芙听得入神。两人聊了约一刻钟,直到有新客人进门,伊芙才告辞离开。
走出暗巷,阳光有些刺眼。伊芙眯着眼摸了摸钱袋里的银币,心满意足的笑着。
她没直接回家,而是绕去集市购置了些日常用品。
在铁匠铺花了三个银币挑了一把锋利的菜刀,又去木器店选了块厚实的橡木砧板。
杂货铺里买了黑胡椒粉、生姜、二十个玻璃罐、三个陶罐,还有一小瓶麦酒,让杂货铺的伙计帮忙把东西送到月亮餐馆,省得自己扛。
回到兰玲街时已是正午,伊芙先去了月亮餐馆,渔民已经把处理好的鱼送到了,先装在苏菲的一个大木盆里,鱼鳃和内脏都清理得干干净净。
她送了一条青花鱼给苏菲,又借了厨房将买来的鱼肉剁成茸,拿回阁楼准备加工成鱼丸,她那地方太小,做不成这个。
午后的阳光将小阁楼染成金黄色。
壁炉里的铁锅正咕噜噜地煮着鱼汤,被切成块状煎炸过的鱼肉在汤里翻滚,鱼汤的色泽已经变成乳白色。
汤里还有绿色的海藻起伏,浓郁的鲜香混着胡椒的味道,让饿着肚子的伊芙直咽口水。
她站在桌边调味鱼糜,这是向苏菲借的小木盆。
制作鱼丸的程序不算复杂:往里面加入少量小麦粉、盐、黑胡椒和一枚野鸭蛋,然后用手使劲搅打,直到鱼肉变得黏稠而有弹性。
接着,烧一锅水,待锅底冒起小泡,用左手虎口挤出鱼丸,右手用沾水的勺子接住,轻轻放入水中。
所有鱼丸下锅后加大成中小火,慢煮2-3分钟至全部浮起,再捞出浸入凉水里。
这样处理后的鱼丸紧实弹牙,味道和口感都很好。
成品的鱼丸大约有七磅左右,圆嘟嘟地漂在盆中,看着很可爱。
可惜这里没有冰窖,鱼丸无法久存,她打算傍晚去附近酒馆推销——这种鲜嫩q弹的吃食,当地人应该是没尝过的。
接下来处理螃蟹。她打算做蟹黄酱。
因为没有蒸笼,她只能用水煮的方式把螃蟹煮熟。
苏菲那里倒是有蒸笼,但是她也不方便一直借用厨房,毕竟他们也要做生意。
冷却后的螃蟹用小刀辅助剔出尽可能多的蟹肉与蟹黄,放入碗中捣碎,再倒入铸铁锅,加一点麦酒、盐、黑胡椒粉和少许猪油慢慢推炒,直至蟹黄在油中变得蓬松,泛起金黄气泡,散发出浓郁香气。
炒制过程约三五分钟,十几只蟹最后也只得了不足五百毫升的蟹黄酱,这些蟹黄酱不管是用来拌面、做包子还是抹面包,都很美味。
然后是腌鸭蛋。二十六个蛋,她用一个做了鱼丸,剩下二十五个,依旧一层盐一层蛋一点酒铺进陶罐,密封后放在阴凉处。
最后是红莓酱。伊芙将红莓洗净,倒入小锅,加入最后一罐蜂蜜和少许清水慢慢熬煮。
空气中很快就弥漫出酸甜得香气。她小心搅拌防止粘锅,直到果酱变得浓稠,趁热装到玻璃罐里面密封,与之前的黑莓酱一并放在架子上。
全部忙完后,伊芙洗净双手,将鱼丸分装进八个八百毫升的玻璃罐中。
这些鱼丸成本约六十个铜币,能卖多少她心里没底,打算先去酒馆试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