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尾楼项目重启工作组的每日简报,开始呈现出积极的信号。银行的坚冰出现裂痕,技术方案有了初步轮廓,业主群体的情绪也趋于稳定。但沈青云清楚,这仅仅是开始。马卫国时代遗留下来的沉疴痼疾,如同隐藏在华丽地毯下的污垢,需要更彻底的清扫。
为了加速烂尾楼项目引入新投资方,沈青云指示政务服务中心开辟“特殊项目绿色通道”,实行“一窗受理、并联审批、限时办结”。然而,在第一次协调会上,就遇到了软钉子。
新接触的一家有意向的省外大型房企“龙腾集团”,其项目负责人在办理前期手续时,向工作组抱怨:“沈书记,您说的绿色通道我们感受到了,效率确实高。但下面一些具体经办的人员,总是暗示需要‘特别咨询’或者‘第三方评估’,给我们推荐一些指定的机构,这其中的费用和时间……”
沈青云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他没有当场发作,而是会后立刻让周伟和纪委的同志,以了解企业诉求、优化营商环境的名义,私下约谈了政务服务中心、住建、规划等几个关键科室的经办人员。
一番政策攻心和外围调查下来,一条隐藏在“绿色通道”之下的灰色利益链浮出水面。某些科室负责人与几家所谓的“咨询公司”、“评估机构”关系密切,通过暗示、拖延等方式,迫使企业使用这些指定机构,从中收取回扣或变相利益。虽然单笔金额不大,但积少成多,而且严重破坏了营商环境,败坏了政府形象。
“这就是‘小鬼难缠’!”周伟愤慨地向沈青云汇报,“他们打着规范程序的旗号,行的是权力寻租之实!马卫国倒了,但这些底层的‘微生物’还在按老规矩办事!”
沈青云目光冰冷:“无论是大老虎还是小苍蝇,只要祸害百姓、阻碍发展,就必须坚决拍掉!纪委介入,固定证据,依法依规严肃处理,该撤职的撤职,该移交司法的移交司法!同时,要公开通报,形成震慑!”
他随即召开了一次小范围的营商环境专项整治会议,参会者扩大到各局委的科长一级。会上,他没有点名具体事件,但语气极为严厉:
“我听说,现在有些同志,手里有点小权力,就忘了自己是人民公仆,把服务对象当成了‘唐僧肉’!设置‘隐形门槛’,搞‘裙带中介’,这是典型的腐败行为,是与市委市政府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心背道而驰!”
他目光扫过台下那些或紧张、或低头、或坦然的面孔,“我今天在这里立个规矩:谁敢把手伸向企业,伸向项目,搞吃拿卡要那一套,就是碰高压线!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我们要打造的,是‘亲’‘清’政商关系,是真正让企业放心投资、安心经营、舒心发展的环境!”
这次会议和随后对几名涉事人员的果断处理,如同一次强烈的“冲击波”,在全市中层和基层干部中引起了巨大震动。许多人真正意识到,这位新书记不仅敢动上面的“大佬”,整治起下面的“小鬼”也毫不手软。一时间,各部门办事效率明显提升,“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大为改观。
就在烂尾楼项目重整取得关键进展,与龙腾集团的谈判进入深水区时,一个意外事件再次将水搅浑。
一天深夜,工地临时值班的保安被人打伤,刚刚安装的临时供电设备也被恶意破坏,导致工地监控系统和部分照明瘫痪。现场留下了一些恐吓性的涂鸦,写着“少管闲事”、“滚出林峰”等字样。
周伟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并向沈青云汇报。“书记,手法很专业,像是惯犯。不是简单的治安案件,明显是冲着项目来的,想吓退投资方。”
沈青云站在办公室窗前,夜色中的林峰灯火璀璨,但这光明之下,显然还潜藏着不甘失败的魑魅魍魉。“查!一查到底!”他声音不高,却带着刺骨的寒意,“马卫国的余孽?还是项目触动了某些地下利益集团的利益?不管是谁,都要把他揪出来!”
公安部门加大了侦查力度,同时对城北区域的治安进行了集中整治。调查发现,城北一带长期存在一个以“彪哥”为首的团伙,垄断着建材供应、土方运输等业务,行事嚣张。马卫国在位时,这个团伙与王宏宇的公司过往甚密。马卫国倒台后,他们有所收敛,但并未伤筋动骨。此次烂尾楼项目重启,引入外部大型房企,触动了他们企图继续垄断后续工程利益的“蛋糕”,于是铤而走险。
“扫黑除恶,必须与反腐败同步推进,打掉保护伞,铲除经济基础!”沈青云在听取周伟的汇报后指示,“对这个‘彪哥’团伙,要组织专案,深挖彻查,特别是要查清他们与之前马卫国、王宏宇等人有无更深的勾结,是否存在漏网的‘关系网’‘保护伞’。”
一场针对黑恶势力及其背后“保护伞”的攻坚战,悄然展开。公安机关秘密收集证据,税务、市场监管等部门则从其经营的公司入手,查找破绽。风暴在平静的表象下酝酿
与龙腾集团的谈判,也并非一帆风顺。龙腾集团凭借其资本和品牌优势,在谈判中提出了颇为苛刻的条件,包括大幅度的土地出让金减免、税费返还,以及要求政府承担部分原有的隐性债务。
在谈判间隙,龙腾集团那位精明的副总私下对沈青云说:“沈书记,林峰的投资环境……呵呵,您也知道,经历了不少风波。我们集团承担着不小的风险和舆论压力,这些条件,也是基于风险溢价考量。”
沈青云微笑着,语气却丝毫不退让:“张总,林峰过去确实有问题,所以我们才下决心刮骨疗毒。现在的林峰,政治生态在净化,营商环境在优化,未来发展的潜力巨大。这个项目,不仅是商业投资,更是重塑林峰城市形象的关键一役。我相信龙腾集团的眼光,更相信我们合作的诚意。政府可以给予合理的政策支持,但必须是公平、透明、可持续的,绝不能是新的‘利益输送’。这是我们合作的底线。”
他一方面在原则问题上寸步不让,另一方面则指示工作组,将林峰最新的营商环境整治情况、城市发展规划、尤其是国家级试点的政策红利,整理成详尽的报告,提供给龙腾集团,增强其投资信心。
同时,他也没有在一棵树上吊死,指示招商部门继续接触其他有实力的潜在投资方,形成必要的竞争态势。
谈判陷入了胶着。这天晚上,沈青云接到了王磊从西南打来的电话。王磊的声音有些疲惫,但更多的是兴奋:“青云!我们的‘云端山货节’筹备得差不多了,你小子到底能不能来?给我们壮壮胆!”
沈青云心中一动,一个想法闪过脑海。他对着电话说:“王哥,我这边谈判正好遇到点瓶颈,僵持住了。这样,我安排一下,后天飞过来待一天。一方面给你站台,另一方面,我也正好出去透透气,换换脑子,说不定能有新思路。”
得知沈青云要暂时离开林峰一天,张辰有些担心:“书记,谈判正在关键时期,您这一走……”
沈青云摆摆手:“有时候,退一步,反而能看得更清楚。我们表现得越急切,对方要价就越高。适当冷却一下,让他们也掂量掂量。况且,去王磊那里看看,或许对我们林峰发展特色产业、推动乡村振兴也有启发。”
他仔细交代了张辰和周伟,在他离开期间,工作组正常运转,谈判暂停,但要密切关注龙腾集团和那个“彪哥”团伙的动向。
临行前,他再次翻看了龙腾集团的资料和谈判纪要,又看了看窗台上那盆郁郁葱葱的绿萝。这盆绿萝还是他刚来林峰时,办公室工作人员摆放的,经历了风雨,依然顽强生长。
他想起中央党校老师说过的话:“改革进入深水区,遇到的阻力会是综合性的,经济的、政治的、甚至社会的。领导干部既要有坚定的战略定力,也要有灵活的策略艺术,更要有深入基层、汲取智慧的自觉。”
这次短暂的西南之行,或许就是一次“汲取智慧”的旅程。他期待能在那片贫困但却充满生机的土地上,找到破解当前困局的某种启示。
飞机起飞,舷窗之下,林峰的城市轮廓逐渐变小。沈青云闭上眼睛,心中思索着:林峰的清风正在涤荡污浊,但更深处的暗流,仍需警惕。而更广阔天地的呼唤,也愈发清晰可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