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应对强大的德国队,日本队教练组想方设法获取更多情报。除了比赛录像,德国队那闻名遐迩的、建立在最前沿运动科学基础上的训练体系,也成为了重点研究的对象。一些公开的资料和通过特殊渠道获取的信息,逐渐在队伍内部传开。
会议室里,乾贞治和柳莲二将他们整理分析后的报告展示给众人。
“德国队的训练,完全遵循‘科学至上’的原则。”乾的声音带着一种研究者般的狂热与凝重,“他们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生物力学分析系统。每个选手的每一次挥拍、步伐移动,都会被高速摄像机多角度捕捉,通过计算机生成3d模型,分析其动力链效率、能量损耗以及潜在的受伤风险。”
屏幕上播放着模拟动画,展示着德国选手如何根据数据分析,微调引拍角度或脚步启动方式,以提升哪怕1%的击球效率或节省一丝不必要的体力消耗。
“他们的体能训练更是精确到极致,”柳莲二接口道,“基于每个人的肌肉类型、代谢水平和生理指标,定制完全个人化的训练套餐。营养摄入由专门的团队负责,精确计算到每一克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确保身体时刻处于最佳竞技状态。”
“甚至连精神层面的训练,他们也试图用科学介入。”三船入道哼了一声,语气复杂,“利用神经反馈技术监测选手在模拟高压下的脑波活动,进行抗干扰和专注力训练。”
这些信息让日本队的年轻选手们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冲击。这与他们熟悉的、更多依赖天赋、汗水和“感觉”的训练方式截然不同。
“开玩笑的吧……连挥拍角度都要用电脑分析?”切原赤也张大了嘴巴。
“这简直是……把人体当成机器来调试。”忍足侑士推了推眼镜。
“太厉害了!”这是远山金太郎单纯的赞叹。
“以下克上……在绝对的科技面前,传统的训练方式显得如此落后吗?”日吉若陷入了沉思。
迹部景吾抚摸着泪痣,眼神锐利:“啊嗯,确实是很华丽的科学阵容。但是,网球难道仅仅是数据和效率的堆砌吗?本大爷的‘眼力’和‘冰之世界’,可不是靠计算机就能分析出来的东西。”
幸村精市微微颔首:“数据可以优化基础,但无法完全定义顶尖选手在比赛中瞬间的灵感、决断和超越极限的意志。”
真田弦一郎更是直接表达了他的不认同:“太松懈了!依赖机器,如何磨练出坚韧不拔的武士精神!”
尽管嘴上不服,但每个人心中都清楚,德国队这套科学至上的训练体系,确实为他们奠定了无比雄厚和扎实的基础,造就了一批批如同精密仪器般稳定而强大的选手。qp,正是这种体系下诞生的极致产物。
……
这股关于德国队科学训练的冲击波,也影响到了后勤区域。桦地崇弘在协助整理从国内新运到的、包含一些基础生理监测设备(如心率带、血氧仪)的物资时,听着工作人员讨论德国队的先进科技,他那沉默的大脑也在思考。
他回想起自己在健身房,更多的是依靠感觉和迹部Sama的指导进行训练。他巨大的力量是天生的,后续的锻炼更多是挖掘和维持。如果……如果也有那样精确的数据分析,自己的力量运用是否能更有效率?击球是否能更精准?
但这个念头只是一闪而过。他更深刻地记得美惠的话,关于“心意”和“灵感”是无法被数据量化的。他想起了杜克前辈那充满狂暴意志的“爆裂球”,那种毁灭性的力量,绝非冷冰冰的数据可以计算和激发。
两种理念在他心中碰撞:一边是极致的理性与科学,追求绝对的最优解;另一边是源于内心、情感与意志的力量,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可能性。
当晚的视频通话。
美惠听桦地难得地、断断续续地描述了德国队的科学训练,以及队友们的讨论。
“科学训练啊……听起来确实很厉害,能把人体的潜能更安全、更高效地发挥出来。”美惠公允地说道,随即话锋一转,“但是呢,崇弘,这就像做料理一样。”
“嗯?”桦地专注地看着她。
“最顶级的厨师,当然需要了解食材的分子结构、烹饪时的温度曲线、各种调味料之间的化学反应,这些是‘科学’。”美惠耐心地解释,“但是,决定一道料理最终能否触动人心灵的,往往是厨师投入的‘爱’、‘创意’和那份希望品尝者感到幸福的‘心意’。这些,是科学仪器无法测量和赋予的。”
她看着屏幕那端似懂非懂的桦地,微笑着说:“德国队的训练方式,是把‘基础’和‘效率’做到了极致,就像把厨艺的基本功练到了满分。这非常可怕,也值得尊敬。但是,真正决定比赛胜负的,尤其是在顶尖选手之间,可能就在于那一点点超越数据和常规的、无法被复制的‘心意’和‘灵魂’。”
“崇弘,你的力量,你的沉默,你的守护,就是你独一无二的‘灵魂’。科学或许可以分析你的肌肉力量和击球速度,但它无法计算出,当你为了守护迹部君、守护队伍而战时,那份力量会爆发出怎样的光芒。”
桦地静静地听着,美惠的话像是一把钥匙,帮他理清了心中的纷乱。他不需要成为德国队那样的精密仪器,他只需要将自己的“基础”打磨得更坚实,然后,在需要的时候,毫无保留地释放出自己那源于“心意”的力量。
“……嗯。明白了。”桦地重重地点头,眼神重新变得坚定而纯粹。
科学至上的德国队,如同一座建立在严谨数据和前沿科技之上的宏伟堡垒。而日本队,则更像是一群拥有各异天赋、怀揣着炽热信念的挑战者。两种截然不同的理念即将在赛场上碰撞。日本队需要做的,不是在科技上与对方抗衡,而是将他们所拥有的、那些无法被数据完全定义的“可能性”,燃烧到极致。
备战德国队的氛围,因为对对方训练体系的了解,变得更加紧张和富有针对性。每个人都开始思考,如何在自己的网球道路上,寻找到突破那“绝对理性”壁垒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