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到时就麻烦时宴哥了。”李晚乔感激的道谢。
君时宴一挑眉头,对她的道谢,有些心塞。
“就凭咱们之间的关系,哪用得着这么客气。
放心,这趟星际之旅保证给你安排好。”
李晚乔点头,没再说感谢的话。
既然时宴哥不爱听,那就不说了。
等以后有机会了再回报他的恩情。
接着李晚乔又询问了一些星际常识。
君时宴不厌其烦,耐心的一一给她讲解。
直到心里有了底,双方才各自去休息。
美美的睡了一觉,刚洗漱完,李晚乔就收到了来自长辈们的压岁钱。
搞得她多少有些不好意思。
按说她这么大了 ,应该不会给了。
但长辈们都宠着她,非得每人给一个。
李晚乔像只贪财的小猫咪,乐滋滋的收了下来。
李子墨和李子彤也机灵的双手抱拳作揖,为小姑姑送上新年祝福。
“小姑姑,新年快乐呀!祝你新的一年,吉祥如意,万事顺安。”
李晚乔忙拿出为两小准备的压岁钱递了过去。
“子墨,子彤,你们这小嘴可真甜!
那小姑姑也祝你们像小树苗一样,扎根沃土,茁壮成长,开出最美丽的花朵。”
两小喜笑颜开的接过压岁钱,都还没捂热,就被谢佩佩收走了。
“子墨,子彤你们还小,不能拿这么多钱放在身上。
都拿来,妈妈帮你们保管。”
两小撅着嘴,不情不愿的把刚拿到手的压岁钱交了上去。
什么帮着保管,那都是骗人哒。
只要交到妈妈手里,那就成了她的啦。
别以为他们小就不明白这个道理。
妈妈太坏了,收走了他们那么多压岁钱,一分都不给他们留。
两小那委屈的小眼神,逗得李晚乔暗暗发笑。
家长收走压岁钱的做法,是多少小孩子童年的噩梦。
看来自家侄子侄女也逃不过这一关。
还好,她从来没被没收过压岁钱。
“大嫂,要不给他们一人留一毛钱,让他们自己保管着?”
李晚乔也不想大年初一就让两娃太过失望,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谢佩佩听了这话,有些犹豫。
不过看到两个孩子眼巴巴的模样,还是点了点头:
“行吧,就给你们一人留一毛钱。”
说着,她从压岁钱里拿出两毛钱,分别递给了兄妹俩。
两娃小心翼翼地把钱攥在手里,仿佛握着全世界最珍贵的宝贝。
啧,小孩子就是容易满足呀!
一毛钱就打发了。
要知道他们可是收了不少压岁钱。
一人应该有几十块。
吃过早饭,李晚乔跟着哥嫂们去给本家亲戚还有交好的邻里拜年。
也就是简单的去各家坐坐。
回来时,她的衣服口袋里装满了炒南瓜子,炒黄豆,苞谷花(用山沙或食盐炒制的干玉米)。
这个年代农村过年很少会有人家花钱票买糖果,瓜子之类的零食。
几乎都是这种自制的小零嘴。
还别说,味道真心不错。
偶尔吃吃也别有一番风味。
李晚乔犹爱吃苞谷花,比现代的那种爆米花香多了。
大年初二是回娘家的日子。
李晓霞和李晓芸姐妹两家也是提着年礼早早回来了。
一家人热热闹闹地聚在一起。
厨房里,女眷们忙着准备饭菜,李晚乔也跟着打下手。
男人们则在堂屋喝茶聊天,谈论着这一年的收成和来年的打算。
李晓霞,何明安也从郑家带来的阴影中走了出来。
现在他们的精神状态饱满。
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干劲十足。
听大姑说,已经给建霖表哥相看好了人家。
还是县里有工作的姑娘,长的漂亮,家世不错,还很受家里宠爱。
李晓芸很是疑惑的问:“大姐,照你说这姑娘那么好,怎么会相中建霖?”
也不是她瞧不起自己的外甥。
建霖虽说现在跟着大哥当学徒,但毕竟是农村孩子。
阶层差距在这里摆着了。
那么个姑娘怎么相一次亲就看中了建霖?
还是女方家先找的媒婆从中牵线。
怎么想都觉得不对劲。
李晚乔的想法跟自家小姑差不多。
李晓霞笑着解释:“我跟你有一样的疑问。
不过那家人倒是坦诚,直言看中咱们娘家的潜力。
相信建霖跟着大哥做事,以后前途指定差不了。
最主的是觉得建霖人品不错,长得好,为人实诚又稳重。
我们当父母的也随和。
把闺女嫁过来不会受委屈。”
其实中间还有李晓霞不知道的原因。
那姑娘的亲叔叔也是京市军区的军人。
有一些消息来源渠道。
跟李卫平还算相熟,也知道李晚乔的本事了得。
刚巧赶上他休假,回家打听了下李家。
这一打听,顿时都惊讶了。
这李家会养孩子啊,个个有出息。
这可是结婚的极好选择。
他一开始看中的是李卫平和李卫国两兄弟。
结果,他们很快都有了对象,无奈只得放弃。
无意间认识了何建霖,还被他帮了一次忙。
觉得这小伙子不错,还是李家的外孙。
跟着李家父子搞农学研究。
虽说现阶段只是个小学徒,但未来前途注定步步高升。
这也是个不错的结姻对象。
要是错过了,那就等着后悔吧。
他说服了大哥大嫂把小侄女嫁过去。
主要是他自己没有闺女。
他倒是想让儿子娶李晚乔。
可也知道自家儿子配不上人家。
这才有了女方家主动说亲的事。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说得通了。”
李晓芸恍然大悟,原来是看中娘家了。
是了,凡仔细了解过她李家,就能知道,虽说现在还不显,但飞黄腾达之势近在眼前。
有些远见之人,从卫平与卫国找的对象家世就可以窥探一二。
难怪人家女方要主动了。
这是怕错过这个村,没有这个店了。
“是呀!娘家过得好,咱们也跟着沾光。”
李晓霞红光满面的切着菜,嘴里回着妹妹的话。
“那当然了,我现在在婆 家那腰杆子都挺得直直的,底气十足。”
李晓芸坐在板凳上择着菜,说出来的话都透着春风得意。
毫无疑问,婆家对她也确实好。
连带着对娘家也过得去。
但这都是她应该得到的态度。
她可记得,一开始公婆是死活不愿意让知凡娶她。
要不是他闹得厉害,他俩指定成不了。
没生双胞胎儿子之前,她的日子其实没那么好过。
公婆虽说没有搓磨她,但对她的态度很冷淡。
后来生了俩儿子,娘家这边也没拖后腿,甚至救了知凡,两老才慢慢改观。
现在不同了,知凡被调到县委是靠着娘家。
以后的前途还要仰仗娘家这边。
她承认她男人确实有才干,可光有才干,没人欣赏,没人提携有什么用?
多少有才干之人,怀才不遇,泯然众生?
世道就是如此残酷!
现在公婆对娘家的态度,再也没有了以前的清高姿态。
就拿今儿回娘家来说,老两口准备年礼就跟不要钱票一样,装了一大堆好东西。
就这样还觉得拿少了,还要再加。
也是见实在拿不下了才作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