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除夕守岁盼新生
除夕的清晨,王府就飘起了南瓜饼的甜香。林晚星系着红围裙在灶台前忙碌,面团在她掌心揉成圆润的形状,捏出花纹时,发间的南瓜藤蔓银簪轻轻晃动,映着灶火的光。
“要不要帮忙?”靖王爷走进厨房,左臂已能灵活地拿起竹筛,他学着林晚星的样子筛面粉,虽动作稍显笨拙,却格外认真,“李太医说我这左臂恢复得能赶上寻常人了,今日定要亲手做几个南瓜饼。”
面粉在两人指尖飞扬,落在鼻尖上,像沾了层细雪。林晚星笑着为他擦掉鼻尖的面粉:“去年你还只能看我做,今年就能搭把手了,明年说不定能独当一面呢。”她指着他揉的面团,“你看这形状,比去年写的‘福’字更像南瓜了。”
街坊们陆续赶来帮忙,张婶贴春联,阿香带着雨瓜剪窗花,孩子的小手抓着红纸乱晃,剪出歪歪扭扭的形状,却被大家当成宝贝贴在窗上。小柱子举着新买的烟花跑进来:“王爷王妃快看!今年的烟花有南瓜形状的!”
年夜饭摆满了整整三桌,既有江南带回的梅干菜扣肉,也有京城的腊味拼盘,最显眼的是中间那盘南瓜饼,一半是林晚星做的酥脆款,一半是靖王爷尝试做的软糯款,边缘还沾着没揉匀的面粉。
守岁时,雨瓜穿着虎头棉袄,在众人怀里轮流撒娇,抓到靖王爷做的南瓜饼就往嘴里塞,弄得满脸都是糖霜。靖王爷用左臂轻轻抱着他,动作温柔得像捧着稀世珍宝:“慢点吃,明年干爹教你自己做。”
亥时末,窗外响起烟花声,南瓜形状的烟花在夜空绽放,照亮了庭院里的积雪,也照亮了众人含笑的脸庞。林晚星靠在靖王爷肩头,看着漫天绚烂:“新的一年,你有什么心愿?”
“心愿很简单。”他握紧她的手,掌心的温度透过指尖传来,“愿雨瓜平安长大,愿街坊们安康顺遂,愿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
二、元宵赏灯暖意融
元宵佳节的京城格外热闹,街道两旁挂满了灯笼,猜灯谜的、卖糖画的、舞龙舞狮的,一派喜庆景象。林晚星和靖王爷推着轮椅逛灯会,雨瓜坐在特制的小推车里,手里举着南瓜形状的灯笼,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
“前面有猜灯谜的,去试试?”林晚星指着挂满谜题的灯笼,其中一盏画着南瓜饼图案,谜题写着“甜香藏市井,暖意入余生——打一物”。
靖王爷笑着取下谜题:“这谜底定是南瓜饼,除了它还有什么能藏着这么多暖意?”他让随从记下答案,转身看见糖画摊前围满了人,“要不要给雨瓜做个南瓜糖画?”
糖画师傅麻利地舀起糖稀,手腕轻转,很快就画出个圆滚滚的南瓜,还特意在旁边画了两只依偎的小鸟。雨瓜抓着糖画啃得香甜,糖汁滴在衣襟上,像缀了颗颗碎钻。
路过糕点铺时,阿香指着橱窗里的新品:“看那南瓜元宵,是按你教的方子做的,加了桂花馅,卖得可好了。”她忽然凑近林晚星耳边,“我又有身孕了,刚满三个月,想着等过了危险期再告诉你们。”
林晚星惊喜地捂住嘴,眼眶瞬间红了:“真的?太好了!这下雨瓜有伴了,以后两个孩子一起学做糕点。”靖王爷连忙让随从记下,要给阿香备最好的安胎药材,还要把东厢房也收拾出来。
回家的路上,雨瓜已在推车里睡着,嘴角还沾着糖渣。灯笼的光晕洒在他脸上,柔和得像幅画。靖王爷望着熟睡的孩子,轻声道:“等这孩子长大,就教他种桂花,学做糕点,把这些温暖的手艺传下去。”
林晚星望着他温柔的侧脸,灯笼的光在他眼中跳跃:“还要教他们,最珍贵的从来不是手艺,是藏在烟火里的心意。”
三、惊蛰新燕续温情
惊蛰过后,庭院里的桂树抽出新芽,去年的燕子带着雏鸟飞回,在廊下筑了新巢。林晚星坐在窗前绣婴儿肚兜,上面绣着南瓜和桂花图案,是给阿香即将出生的孩子准备的。
“李太医说阿香这胎是个女孩,正好和雨瓜作伴。”靖王爷走进来,手里拿着刚写好的帖子,“这是给两个孩子起的名字,男孩叫‘念暖’,女孩叫‘忆香’,你看好不好?”
帖子上的字迹稳健有力,已看不出曾是受伤的手臂写就。林晚星拿起帖子细看,指尖拂过“暖”和“香”两个字:“好,念着温暖,忆着清香,都是好日子的模样。”她忽然指向窗外,“你看那燕窝,老燕正教雏鸟飞呢,像不像我们教雨瓜走路?”
窗外,几只雏鸟在老燕的带领下笨拙地试飞,偶尔落在桂树枝头,叽叽喳喳地叫着。雨瓜在庭院里追着蝴蝶跑,阿香扶着腰在一旁笑着叮嘱,张婶端着刚蒸好的南瓜糕走过来,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温暖得像幅流动的画。
靖王爷握住林晚星的手,两人并肩站在窗前,看着庭院里的热闹景象。灶房飘来新蒸的糕点香气,廊下的燕子呢喃细语,远处传来街坊们的谈笑声,一切都温柔得恰到好处。
“你看,”林晚星轻声道,“岁月就这样慢慢走,烟火就这样缓缓燃,真好。”
靖王爷望着她眼中的笑意,那笑意里有初遇时的桂花甜,有新婚时的红盖头暖,有江南归途的期盼,也有此刻的岁月安稳。他握紧她的手,指尖触到她发间温润的银簪,轻声回应:“是啊,最好的岁月,就是这样烟火寻常,温暖绵长。”
春风穿过庭院,吹起林晚星的发丝,也吹落几片新发的桂叶,落在两人交握的手上。新燕在梁间筑巢,孩童在庭院欢笑,灶房的烟火袅袅升起,将这寻常的日子,酿得像南瓜饼一样香甜,像桂花酒一样绵长,在余生的岁月里,缓缓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