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灯还在闪。
我盯着主控台上方的警示灯,没动。苏晨已经扑到终端前,手指在屏幕上划了两下,调出传感器分布图。苏瑶站在副控台边,手搭在应急包提带上,目光锁住南墙区域。
“不是误报。”苏晨声音压得很低,“东侧震动传感器第二次触发,间隔三十七秒,和上次一样。”
我点头,走到投影墙前,把实时画面放大。夜视模式下,南墙外一片死寂,只有风卷着碎纸片在地面打转。但我知道,这不是巧合。他们开始测试我们的反应节奏了。
“演练。”我说,“按一级入侵预案走。”
警报声撕开空气的瞬间,苏瑶抓起应急包就往医疗通道口跑。她这次没看屏幕,直接按预设路线行动。快,但错了。
“停。”我按下终止键,“攻击点还没确认,你就撤离?万一他们从西面绕后呢?伤员要是被困在发电机房怎么办?”
她喘着气站定,额角有汗。
“现在我们不靠记忆,也不靠习惯。”我指着主控屏,“所有指令以画面为准。谁看到异常,立刻标记坐标,系统自动分配响应岗位。苏瑶,你只负责跟进已确认的伤员位置;苏晨,你同步比对红外、震动、声音三组数据,排除动物干扰;我来判断是否启动反击。”
苏晨皱眉:“如果信号冲突呢?比如红外有人影,但震动没反应?”
“优先级顺序:视觉确认>热感>声音>震动。”我说,“别让机器牵着鼻子走。它们能漏判,也能误判,但我们得知道什么时候该信,什么时候该怀疑。”
他点头,重新设置终端逻辑链。
第二次开始。
警报响,红灯亮。苏晨迅速锁定南墙拐角处的热源信号,同时西侧风声传感器捕捉到布料摩擦音。他没急着上报,而是等了五秒,直到红外图像稳定显示出两个人形轮廓,才在屏幕上圈出目标区域。
“南墙东南角,双人接近,距离围墙四十米。”
我立即调取该区摄像头画面,确认无遮挡物后,按下通讯键:“苏瑶,准备接应,位置定为b区掩体后方。苏晨,开启外围照明断电程序,保留塔顶单点光源。”
她转身冲向备用路线起点,途中回头看了一眼屏幕,确认坐标无误。
我提起防暴棍,登上观察塔。视野刚稳,苏晨的声音从耳机里传来:“东侧又有震动,但红外无反馈,可能是野物。”
“忽略。”我说,“专注主攻方向。”
模拟结束时,总耗时四十九秒,三人动作衔接顺畅,资源调度未出现交叉冲突。
“行。”我走下塔,“问题不在速度,在判断链。我们不能指望每次都是清晰信号。他们不会大摇大摆走正门,一定会用假动作引我们犯错。”
苏瑶解开应急包扣带,重新整理里面的夹板和药棉。“接下来……他们会选什么时候?”
“最累的时候。”我看着排班表,“凌晨五点到六点,人体反应最慢,天光半明不暗,监控反差最大。如果我们一直守白天,他们就会挑夜里动手。”
苏晨打了个哈欠,随即意识到失态,挺直了背。
我没说话,调出过去四十八小时的值守记录。苏瑶在凌晨三点巡检时漏记了一组温控数据,系统自动补录了默认值;苏晨昨天调试探头中途停顿了三分钟,日志显示终端无操作,显然是打盹了。
“从今晚起,改双人轮岗。”我说,“每班两人,一个主管,一个支援。主控台每半小时弹出核查任务,强制刷新状态。第一班我来带。”
苏瑶抬头:“你昨晚就没睡。”
“所以我现在最清醒。”我打开新设定的轮值表,“你们两个,六小时整休,不准偷偷加岗。我要的是持久战能力,不是拼一口气。”
她没再争,默默把新的值班时间抄进笔记本。
入夜后,我带着苏晨做最后一次全节点检查。
南墙的倾斜板在月光下泛着哑光,焊缝整齐,角度精准。我们蹲在墙根,用手电照过每一处接合部,确认没有松动或裂纹。车门钢板之间的间隙控制在两厘米内,既能防攀爬,又不会积雨水腐蚀结构。
“明天得再刷一层防腐漆。”我说,“早晚温差大,金属疲劳会加快。”
他应了一声,记在终端上。
回到设备间,他发现西南角的改装探头画面偶尔黑屏。重启两次后依旧不稳定。
“低温导致电路收缩。”他拆开外壳检查,“镜阵列没问题,是信号线接触不良。”
我想了想,从废料堆里翻出一块旧电路板,剪下一段加热丝。“缠在外壳内侧,接到备用电源回路,保持探头微温。不用太高,只要别结露就行。”
他照做,接通测试电源。屏幕上的画面稳定下来,盲区重新被覆盖。
“信号延迟降到0.4秒。”他说,“可以联动报警了。”
我点头,转去发电机房。
柴油机启动时发出沉闷的咔哒声,比平时慢了半拍。连续低负荷待机让积碳堵住了火花塞。我拆下旧件,换上备用品,然后手动拉绳三次,终于让它轰鸣起来。
满载运行三十分钟后,排气恢复正常。我关机,检查油路密封性,顺手把工具箱里的扳手、钳子全部归位到最外层隔格——下次启用时,必须一秒内拿到。
最后一项是武器清点。
五根短棍全部装上防滑胶套,挂在主控区门口的挂钩上;三把弓弩上了弦,箭矢插在旁边的弹匣里;信号弹放在苏晨能第一时间触及的操作台下方。我自己拿根加固棍,握把处多绕了一圈软布,防止出汗脱手。
我把它放在主控台右侧,离警报键最近的位置。
一切就绪时已是深夜。
我坐在主控台前,调出全天监控回放。南墙外那片空地始终安静,但我知道,他们一定在某个高点看着我们。焊接的光、演练的人影、频繁进出设备间的身影,都会被记下来。
苏瑶完成医疗通道的照明调试,回来时把应急包挂进避难舱指定位置。她坐到副控台前,登记完战备日志,双手交叠放在桌沿,眼睛没离开屏幕。
苏晨最后确认了一遍传感器联调状态,关闭设备间总闸。他靠墙坐下,手环连着手持终端,防护服没脱,头微微低着,但呼吸平稳,随时能醒。
我盯着南墙夜视画面,手指轻轻搭在手动警报键上。
风向变了。
原本贴着地面滚动的雾气开始往上升,沿着墙体边缘缓缓爬行。监控镜头捕捉到一缕灰白从墙角掠过,像是布条,又像手臂。
我屏住呼吸。
苏晨突然抬起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