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拿起试卷,走到外头冲着旁边的物理组办公室喊了声:
“来个物理老师阅卷!”
物理试卷被拿走。
一直守在门外的赵刚忍不住道:
“要不先吃点东西,都一点多了。”
他提着手里的小笼包和豆浆晃了晃。
廖主任没有反对。
江丹若也有点饿了,但是她怕晕碳,没敢吃太多。
就吃了一个小笼包,又喝了几口豆浆,就直接让开始下一科了。
下一科是数学试卷,优势科目。
照例是选择题刚做完,隔壁阅卷的老师就来了。
廖主任看了看试卷上的分数,有点诧异地看了眼对面的女生。
……
天色渐黑,江丹若终于在六点五十,结束了最后一科的政治考试。
足足十个小时,手臂和指头都写肿了,站起来那一刻,眼前一黑,整个人一软,直接又跌倒在办公桌上。
“哎!同学!”
“小江同志!”
廖主任和赵刚都赶紧冲过来扶她。
江丹若靠在背后的墙上,试图恢复一点力气。
“小江同志,你怎么了?”
赵刚很着急。
廖主任也跑出去大喊:
“董校医,你快过来看看!”
学校小的好处就是,所有办公室都在一起,喊一嗓子校医就来了。
校医给江丹若检查了下,然后说:
“应该是有点低血糖,输一瓶葡萄糖就好了。”
这话吓得江丹若一个激灵,赶紧努力睁开了眼睛:
“不不不!我不输液,你让我缓缓就好了!”
开什么玩笑,这个年代的针头粗得能一戳一个血窟窿的感觉,她才不要输液!
见她如此恐慌,几个人有点无奈又有点好笑。
校医改口道:“那就喝点葡萄糖也行,就是效果要来得慢些。”
廖主任道:
“董校医,那你给她开几瓶葡萄糖来,记我账上。”
“不用,我们自己来付钱就行。”
赵刚很快去领来葡萄糖,江丹若一口气喝了一瓶,甜得眉毛都皱一起了。
廖主任连忙递过来水杯:
“喝水缓一缓。”
“谢谢。”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江丹若感觉这位廖主任对她的态度变得格外温和。
喝了两瓶葡萄糖,又喝了一杯水,江丹若终于逐渐恢复力气,关心起了自己的考试成绩:
“廖主任,分数今天能出来吗?”
她觉得应该是能的,毕竟她每一科考完,廖主任都及时拿去叫对应科目的老师阅卷了。
“能,等一会儿,政治试卷改完就行了。”
没几分钟,政治老师就拿着试卷走了过来。
“廖主任,改完了。”
江丹若在试卷上看了一眼,满分一百分,43分。
面色有点尴尬。
她知道自己语文和政治不会太好,但因为之前没法请人阅卷,完全不确定自己到底能考多少分。
但是她没想到这么低。
相比起她先前自信满满的态度,实在太打脸了!
赵刚瞄到这个分数,也是一脸不忍直视的表情。
他虽然没怎么读过书,但43分没及格,他还是知道的。
然而,廖主任看着江丹若却是满脸温和的笑容:
“小江同学,成绩很优秀啊!”
“你的入学申请,我同意了,明天你就可以去我们的理科重点班上课!”
江丹若和赵刚都很诧异地看着他。
“廖主任,我可以问下我其他科目的分数吗?”
廖主任直接把其他几份试卷拿给她。
江丹若一一翻看。
语文55分。
物理83分。
数学81分。
化学89分。
政治43分。
总分351分。
数理化的得分都比想象中要低,在她的预计中,三科都应该在90分以上。
语文和政治,更是有点不忍直视。
这个年代要查询一些信息很难,在来参加考试前,她只是有信心能通过入学考试。
如今却不太确定自己这个分数到底是什么水平了。
只能通过廖主任的态度,判断这大概是个还不错的分数。
廖主任脸上满是慈父般的笑容:
“偏科有点严重啊小江同学,到时候我安排语文和政治老师好好给你补补!”
“你有其他要求,也可以尽管提,学校都满足你!”
赵刚对他的态度很不可思议。
这主任早上对他们小江同志可不是这样啊。
“呃,廖主任,我们小江同志考得很好吗?”
不是有两科都没及格吗?
廖主任满脸兴奋地道:
“那当然了!去年重点大学线才320分,小江同学在偏科的情况下都已经考了351了,你说能不好吗?”
滨洋区的教育有点薄弱,二中一年到头,也就考三五个重点。
去年的最高分也就小江同学这个分数。
而且吧,他问过科目老师了,小江同学的数理化,其实分数还应该再高一些。
她的答案没问题,但步骤和标准解法不一样,很多都是扣了步骤分。
如果不严格阅卷的话,她的总分其实还能再高二十多分。
他对陪同的赵刚叮嘱道:
“现在离高考还有七个月,你回去跟她家长好好说说,多重视一下薄弱科目,再优化一下优势科目,咱们争取明年冲击燕京大学!”
政治是记忆类学科,是最好提分的,稍微下点功夫,从四十多提到八十分肯定没问题。
语文也少说能再提二十分,考个七十多。
数理化再优化一下,就能远远超过燕京大学去年的录取线了。
到时候,他们二中肯定能一鸣惊人,狠狠地压一中一头!
听到这话,赵刚目瞪口呆。
别的他不懂,但是燕京大学他是知道的。
那可是与首都大学并列全国第一的大学。
原来小江同志成绩这么好吗?
江丹若也有点惊喜。
她对这个时代的分数评判标准不了解,只偶尔在年代文里看到,77年恢复高考的那一届,分数要求特别低。
但那是因为大家都准备很不充分。
后面几届,复读生很多,应届生也多,似乎就卷起来了。
她原本的最高目标也就是考个重点大学就行了。
没想到,她的水平在这个时代,比想象中要好很多。
燕京大学,理科全国第一的学府,谁能不向往呢。
后世,很多政商界顶级大佬都出自这所学校。
能考上燕京大学,不管是学位含金量,还是能结识到的人脉,都远非寻常大学可比。
只是,陆参谋长似乎对支持她考大学没什么兴趣。
她原本跟他约定的也是一个月来一次学校,不耽误工作。
想冲击燕京大学,必然要全力备考。
他会同意吗?
“小江同学,你明天来上学的时候,就去把户口本拿来,我立刻去教育局给你登记学籍!”
廖主任搓了搓手,催促道。
原本各个学校的学籍变更都是一个学期去登记一次的。
廖主任这是打算特事特办,赶紧把这个好苗子给定下来。
江丹若也感觉到了学校这边的态度。
于是如实道出自己的短板。
廖主任听完毫不在意,反而更看重她了:
“我就说怎么偏科偏得这么严重,原来是自学!”
“没上高一就没上嘛,不算事,学籍肯定能登记下来!”
江丹若又道:
“廖主任,我的情况有点复杂。上学的方式,可能还得跟家里人商量一下。”
廖主任不太明白她的“情况复杂”是怎么回事。
但就她说之前是自学这点,就能看出,她的家境,似乎并不像他一开始以为的那么好。
“是有什么困难吗?说出来学校给你解决!”
江丹若摇了摇头:
“我要先回去跟家里人商量,尽量明天给您答复。”
“那行!时间不早了,快回去吧,希望明天能看到江同学早些来报到!”
廖主任热情地把江丹若送出了校门,亲眼看着她和赵刚上了车,这才回了学校。
而沈寒杨的母亲孙桂英,此时也从学校回到家中,一吃完晚饭,就立刻去了江家。
她已经迫不及待想把江丹若的下落告诉江家人,让他们把人抓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