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透过玻璃幕墙洒落在会议桌上,映出一排专注的侧影。陆轩端坐中央,目光扫过投影屏上那组数据——海外市场推广首周反馈报告。
“失败了。”张涛低声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甘。
陆轩没有说话,只是将手中的钢笔轻轻搁在桌面上,指节微叩桌面两下,沉稳如常。
“广告投放后,点击率不到预期的三成,社交媒体上的评论……”赵宇顿了顿,“几乎一边倒地认为我们‘傲慢’。”
林娜翻动着文件,声音轻而清晰:“问题出在文化理解上。我们的宣传片用了大量中式象征符号,在当地语境中被解读为压迫和强势。”
会议室陷入短暂沉默。
“这是意料之中的事。”陆轩终于开口,语气平静,“我们不是在复制国内的成功经验,而是要真正融入不同的市场。第一步,总是最难的。”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远方高楼林立的城市天际线,仿佛看到了更远的地方。
“接下来怎么做?”赵宇问。
“调整策略。”陆轩转身,目光坚定,“从今天起,我们要组建本地化团队,深入调研每一个目标市场的文化背景、消费习惯、语言表达方式。这不是一场简单的商业战役,而是一场文化的融合。”
——
几天后,樊星阁伦敦办公室正式启用。这是一座低调却极具现代感的写字楼,位于泰晤士河畔,窗外是缓缓流淌的河水与远处的伦敦眼。
张涛坐在会议室里,手中拿着一份刚刚整理好的市场调研报告。这份报告是他和赵宇联手完成的成果——通过高校合作、线下沙龙、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收集了大量一手资料。
“红色在这里不只代表喜庆,也象征危险。”张涛指着其中一页说道,“我们在宣传中频繁使用红色元素,被误读为带有攻击性。”
“还有这个。”赵宇补充道,“我们原本设计的广告词强调‘权威’和‘掌控’,但在西方市场,这种表述会让人产生距离感,甚至反感。”
“所以,我们要做的不是改变品牌核心价值,而是找到合适的表达方式。”林娜翻开她整理的文化差异手册,“比如,在欧美社会,‘尊重’和‘平等’是最基本的价值观。我们的宣传,必须体现这一点。”
“明白了。”张涛点头,“我们需要重新拍摄宣传片,内容要贴近当地生活,避免任何可能引起误解的文化符号。”
“那就开始吧。”陆轩环视众人,“时间不多,我们必须尽快拿出新的方案。”
——
新宣传片的拍摄地点定在伦敦一处社区广场。这里人流密集,充满市井气息,也是当地人日常生活的缩影。
导演是一位英国本土人士,名叫艾伦。他对樊星阁的品牌理念表现出浓厚兴趣,但也直言不讳地指出原剧本的问题。
“你们的台词太官方了。”艾伦皱眉,“听起来像是政府宣传片,而不是一个企业想要传递的情感。”
“那你觉得应该怎么改?”张涛问。
“真实。”艾伦毫不犹豫地说,“人们需要看到的是真实的面孔、真实的故事,而不是一堆华丽的辞藻。”
于是,张涛连夜修改剧本,把原本强调“权威”的桥段换成了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分享美食的画面。画面温馨,情感真挚,完全跳脱出了传统商业广告的套路。
然而,就在开机当天,主演演员突然罢演。
“他说我们的剧本冒犯了他的家族传统。”马亮低声向陆轩汇报。
“具体是什么原因?”
“他来自一个穆斯林家庭,剧本中有饮酒的场景,他认为这是对他信仰的不尊重。”
陆轩沉吟片刻,随即做出决定:“换掉那个场景,用茶代替酒。我们不是为了迎合谁,而是为了表达尊重。”
剧组迅速调整拍摄计划,新的画面中,一家人围坐喝茶,气氛温暖而和谐。
林娜站在监视器旁,看着画面缓缓推进,心中升起一股莫名的感动。她在修改后的剧本扉页写下一句话:
“尊重不是妥协,是理解的开始。”
——
几日后,新宣传片上线。这一次,反响截然不同。
社交平台上,有用户留言:“第一次看到一个中国品牌能如此自然地融入我们的生活。”
“他们没有强加自己的文化,而是选择了倾听。”一位英国博主写道。
“这不仅仅是一个广告,而是一种态度。”另一条评论获得上千点赞。
陆轩看着这些反馈,嘴角微微上扬。
他知道,这只是开始。
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
但他也清楚,只有真正理解并尊重文化差异,才能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扎根生长。
夜色渐深,办公室的灯光依旧明亮。屏幕上的数据分析不断更新,林娜在一旁整理着下一阶段的调研方向。
“接下来是东南亚。”她轻声说,“那边的文化更加多元,宗教、语言、习俗都存在巨大差异。”
“那就一个个来。”陆轩合上笔记本,目光深远,“每一步,都要走得踏实。”
窗外,城市的灯火如同星辰,照亮前行的路。
风,已起。
而他们,已准备好迎风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