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梭舰抵达天鹰座星域时,目标“星尘共生带”(由可流动星尘构成,为周边星巢鸟提供筑巢材料)呈现出诡异的“双色分层”——上层是正常的淡金色星尘,下层却藏着暗灰色颗粒,这些颗粒与星尘混合在一起,肉眼根本无法分辨;更危险的是,探测仪显示,暗灰色颗粒正是“新型熵能变体”,它不直接污染共生体,而是悄悄“吞噬”星尘中的能量,被吞噬后的星尘会变成无能量的灰白色,像碎渣一样坠落。
“星巢鸟的幼鸟还在星尘带里!”天鹰座共生者的通讯带着焦急,“它们靠星尘的能量保温,现在能量被吞噬,幼鸟的体温已经开始下降,再等半小时,恐怕会冻伤!”更棘手的是,熵能变体还会“伪装”——一旦感知到净化能量,就会融入正常星尘,停止吞噬,能量撤离后又立刻恢复,普通净化手段根本无效。
苏玥立刻调取全域防护网的能量数据库,结合新型熵能特性制定方案:“第一步,精准定位!光羽鸟用‘能量感知光点’标记被吞噬的星尘(被吞噬星尘能量值低,光点会显红色);第二步,围堵隔离!天龙座星环能量构建‘环形屏障’,圈住熵能变体聚集区,防止扩散;第三步,定向清除!南门二改良菌海菌丝(加入星能液因子),专门吸附熵能变体,再用仙女座星瓣花能量催化菌丝分解变体!”
指令下达后,光羽鸟群立刻飞入星尘带,尾羽结晶释放的光点像撒入星海的荧光,其中数十个红色光点精准落在熵能变体聚集区,形成清晰的“污染标记图”;天龙座随即启动星环能量,淡金色的环形屏障顺着标记图落下,将暗灰色颗粒牢牢圈在其中,被圈住的变体再也无法伪装,开始疯狂吞噬屏障能量,屏障表面泛起细微的黑色波纹。
“快放菌丝!”南门二共生者远程操控改良后的菌丝,这些菌丝带着淡蓝星能液光泽,顺着屏障缝隙钻入星尘带,一接触暗灰色颗粒就立刻缠绕上去,像磁铁吸铁屑般将变体牢牢吸附;仙女座共生者同步发射星瓣花净化光束,光束落在菌丝上,菌丝瞬间迸发出淡金光,被吸附的变体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分解,最终变成无害的星尘粉末。
当最后一颗熵能变体被清除,星尘带重新恢复纯净的淡金色,坠落的灰白色星尘停止下落,星巢鸟幼鸟的体温也逐渐回升,成年星鸟甚至飞至穿梭舰旁,用翅膀轻蹭舰体表示感谢。天鹰座共生者将“星巢鸟羽毛样本”(一根泛着微光的淡金羽毛,含对熵能变体的感知因子)递入联盟本源库:“星巢鸟能提前10分钟感知变体,羽毛样本能帮防护网提升预警灵敏度!”
样本嵌入全域防护网的瞬间,防护网新增“熵能变体专项监测模块”——该模块结合光羽鸟的能量感知与星巢鸟的生物感知,能精准识别伪装中的变体,还可远程启动环形屏障进行临时隔离;同时,联盟本源库中新增“新型熵能分解配方”(菌丝+星能液+星瓣花能量的配比),供各星域应对同类威胁。
通讯台这时收到防护网的“深度分析报告”:根据新型熵能变体的波动轨迹,其源头可能指向星海边缘的“未知暗域”,该区域从未有星域接入联盟,且探测信号会被强烈干扰,无法获取具体信息。光羽鸟的尾羽结晶在星图上标记出暗域位置,旁标注着“星海边缘·未知暗域·熵能源头疑似区”的橙色警示。
苏玥看着屏上模糊的暗域轮廓,手指轻叩控制台:“变体只是‘前哨’,背后的暗域才是关键——下一站,我们先去临近暗域的金牛座星域,搭建‘边缘防护前哨站’,再逐步探查暗域,绝不能让熵能源头威胁到联盟的共生体系。”
穿梭舰启航时,天鹰座的星尘带泛着淡金光,星巢鸟群围绕舰体飞行,形成一道“守护鸟阵”。星海联盟的守护范围,从核心星域延伸至边缘地带,而面对未知暗域的挑战,一张“预警-隔离-清除-探查”的全链条防护体系,正逐步在星海间搭建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