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槐树林边缘,阳光刚越过篱笆墙,群童按例分组巡查——阿禾揣着护生小册去检查树洞防护网,确认软铁丝网没松动;阿柚拎着工具袋,袋里多了把钝头钳(昨晚让爸爸磨圆了钳口,怕夹伤小动物),要去补充共享护生包的工具;阿豆攥着布巾跟在阿树身后,两人打算去树林边缘的木篱笆旁,那里缝隙多,总怕小动物钻的时候卡住。
刚走到篱笆前,阿豆突然指着一道窄缝喊:“阿树哥哥!有小兽卡在里面了!”大家跑过去,只见一只幼獾的前半身卡在篱笆缝隙里,灰色的毛被篱笆条蹭得凌乱,后爪在地上乱蹬,却怎么也退不出来,母獾在篱笆外焦躁地转圈,时不时用鼻子顶幼獾的屁股,却不敢用力,怕把幼獾挤得更紧。
“小册里没写幼獾卡篱笆的办法!”阿柚赶紧翻出简易小册,竹片翻得“哒哒”响。阿禾蹲在篱笆旁观察,指着缝隙处说:“篱笆条太硬,硬拽会蹭伤幼獾!得先把缝隙撑宽点!”阿树立刻从护生包里拿出两块软木片,阿柚则掏出钝头钳,说要轻轻撑开篱笆条,再用软木片卡住缝隙固定;阿豆也凑过来,把布巾叠成厚垫,准备垫在幼獾身上防擦伤。
这时,松鼠叼着一块软绒垫跑过来,放在幼獾脚边,用爪子推了推布巾,像是在说“垫在下面更软和”;引路鸟飞过来,停在篱笆上方的横杆上,对着缝隙一处较松的篱笆条叫,提醒大家从这里撑开更省力。阿树用钝头钳轻轻夹住篱笆条,慢慢往外掰,阿禾赶紧把软木片塞进撑开的缝隙里卡住;阿柚蹲下身,把布巾和绒垫铺在幼獾身下,阿树则小心地伸过手,轻轻托住幼獾的腹部,慢慢往外拉。
幼獾大概是疼得没力气,乖乖缩着身子,很快被拉出了篱笆缝。阿豆立刻用干布巾帮幼獾擦蹭乱的毛,阿柚则从工具袋里掏出一把浆果(之前特意装的,幼獾爱吃),放在幼獾面前。母獾见幼獾安全,立刻凑过来,用鼻子蹭了蹭幼獾,又对着群童“哼唧”叫了两声,像是在道谢。
阿禾掏出原版护生小册,蹲在地上认真写:“幼獾卡篱笆救援:用钝头钳轻掰篱笆条,软木片固定缝隙;铺布巾+绒垫防擦伤,轻托腹部拉出;松鼠可协助松绒垫,引路鸟指引易撑篱笆条;忌硬拽或用锐器,避免划伤幼獾。”阿豆在旁边画了篱笆和幼獾,标注“用阿树的钝头钳,掰得慢,不夹手”。
“得给篱笆做防护!”阿树看着篱笆上的窄缝说,“找些软胶条,贴在篱笆条的边缘,把锋利的地方包起来,再把太窄的缝隙用软木片挡一半,防止小动物钻进去!”群童立刻分工:阿树和阿禾贴软胶条,阿柚和阿豆用软木片挡窄缝;阿禾还找了块竹片,画了幼獾和篱笆,写着“篱笆已加防护,小心钻缝”,系在篱笆旁的木桩上。
夕阳时,篱笆的边缘都贴好了软胶条,窄缝也挡上了软木片,警示牌在风中轻轻晃。那只获救的幼獾,跟着母獾在篱笆旁停了一会儿,才钻进树林里。阿豆坐在篱笆下的草地上,摸着小册上新画的幼獾图案笑:“以后再也没有小动物卡篱笆啦!”
晚风拂过,软胶条轻轻晃动,与树洞的防护网、泥潭的警戒带遥相呼应,寒月谷的守护,又多了针对篱笆陷阱的温柔防护,在群童的耐心与巧思里,把每一道冰冷的篱笆缝,都变成了生灵安全通行的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