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灰在风里打着旋,林砚三人踩着发烫的岩石往山口走,地表温度从30c一路飙升至50c,鞋底传来隐隐的灼痛感。腕甲的磁场检测仪疯狂跳红,红熵磁场强度突破200μt,连血月旧刃周身的暖雾都被冲得七零八落——刃身温度从40c骤降到35c,表面螺旋纹路的蓝光黯淡了一半,像是被高温抽走了力气。
“磁扰蛊快不行了!”赵师兄把保温盒紧紧贴在胸口,盒内温度已超28c的培育上限,里面的3只蛊虫蜷缩成一团,触角耷拉着几乎不动,干扰效率从10%再跌到5%,定位仪屏幕上的“火山磁极”光点彻底变成模糊的光斑。他抹了把额头的汗,声音发紧:“必须找个低温洞穴,不然别说找碎片,咱们连方向都辨不清!”
苏清寒的状况更棘手。她攥着仅剩的半管寒月草汁,30c以上的高温让药膏氧化率骤升10%,浓度从15mg\/ml跌到12mg\/ml,挤出时已成稀糊状,勉强涂在氮化硼剑(9.0 mohs)上,凝成的晶层薄得像一层纸,指甲一碰就碎,抗冲击率只剩20%。刚绕过一道熔岩流,脚下的岩石突然“咔嚓”裂开,几只通体赤红的蚂蚁从缝隙里窜出来——是铁晶蚁的变异体“赤晶蚁”,外甲含70%氧化铁,在阳光下泛着金属光泽,硬度飙到11.0 mohs,更可怕的是,它们的前足划过岩石时,竟能溅出火星,显然完全不怕高温。
“它们怕熵减!”林砚反应极快,举起血月旧刃(硬度11.0 mohs)冲上去。陨铁刃身刚贴近一只赤晶蚁,-0.05J\/(K·s)的熵减效应瞬间让蚁甲温度从50c降到10c,只听“脆响”一声,赤晶蚁的外甲直接崩裂出细纹。可蚁群像潮水般涌来,足有上百只,林砚一人根本挡不住,一只漏网的赤晶蚁扑向苏清寒,她急忙挥剑格挡,剑刃与蚁足碰撞的瞬间,晶层全碎,剑身上又添了一道0.3mm深的划痕。
“我去找洞穴!”赵师兄抱着保温盒往火山侧坡跑,眼睛盯着岩壁——高温下的火山岩常有天然冰洞,是地下水遇冷形成的。跑了约200米,他终于发现一道狭窄的岩缝,往里探了探,一股寒气扑面而来,腕甲显示洞内温度5c,刚好符合磁扰蛊的培育需求。他赶紧钻进去,把保温盒打开,往里面铺了层随身携带的干苔藓,又滴了两滴稀释的去铁胺(0.1μmol\/L),蛊虫终于慢慢舒展触角,开始恢复活力。
半小时后,3只磁扰蛊彻底苏醒,赵师兄带着它们回到山口,蛊虫触角一颤动,周围的红熵磁场瞬间被压到160μt,定位仪屏幕终于清晰——火山磁极就在熔岩池中央的岩石柱上,一块泛着淡蓝微光的图腾碎片嵌在柱顶,周围还围着一只体型比普通赤晶蚁大3倍的“赤晶蚁王”,外甲呈暗紫色,腕甲检测显示其硬度高达11.5 mohs,比血月旧刃还硬。
“我绕去侧面吸引它注意,你趁机爬柱子!”苏清寒把最后一点寒月草汁全抹在剑上,深吸一口气,朝着熔岩池另一侧冲过去,故意用剑砍向岩石,溅起的火星果然引来了赤晶蚁王的注意,它嘶吼着追了过去,巨大的前足踩得岩石簌簌掉渣。
林砚趁机贴着熔岩池边缘跑,脚下的岩石烫得他不停换脚,血月旧刃握在手里,刃身温度因靠近熔岩又升至40c,纹路重新亮了些。他跑到岩石柱下,旧刃贴近柱体,熵减效应让滚烫的岩石表面迅速结了层薄冰,他踩着冰痕往上爬,刚够到柱顶的碎片,身后突然传来风声——赤晶蚁王竟摆脱了苏清寒,扑了过来!
“小心!”苏清寒的喊声刚落,赤晶蚁王的前足已划过林砚的后背,幸好他反应快,侧身躲开,可旧刃还是被蚁足擦到,陨铁刃身上竟留下了一道细细的白痕!林砚赶紧抓着碎片往下跳,赤晶蚁王紧随其后,巨大的身体砸得岩石柱晃了晃,熔岩池里的岩浆溅起半米高。
“扔草汁!”赵师兄突然大喊,苏清寒立刻把空的草汁瓶扔向熔岩,瓶子遇高温瞬间炸开,剩下的药膏变成白雾,刚好挡住赤晶蚁王的视线。林砚趁机落地,碎片刚入手,就和血月旧刃、之前的冻土碎片产生共鸣,三道蓝光融合成一道光柱,指向东边的大海——那里,海平面上已泛起一层淡淡的暗红微光,正是深海磁极的方向。
可还没等他们松口气,腕甲突然弹出警报,红熵母舰的信号强度从-80dbm升至-75dbm,72小时倒计时的数字跳成“剩余60小时”,屏幕下方还多了一行小字:“深海磁极方向,红熵波动强度220μt,检测到未知水生变异体信号!”
林砚握着三块碎片中的两块,旧刃还在发烫,他抬头望向东边的大海,海风裹挟着咸腥味吹来,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红熵气息——下一站,深海,注定是更难的硬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