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刚漫过清溪镇的青石板,林砚就带着村民踏进了镇子——街面上冷冷清清,只有几家铺子半开着门,门帘后传来咳嗽声,连平时热闹的早点摊都没出摊,空气里飘着淡淡的雄黄味,却压不住一丝若有若无的蛊气。
“往这边走,被咬的人大多住在西街。”老周领着路,脚步匆匆,药箱带子在肩上晃荡。刚拐进西街,就听见一户人家的哭声:“大夫,救救我家娃!他腿上的月牙伤口又流脓了!”林砚快步上前,推开门就见个约莫五岁的孩子躺在床上,腿上的伤口泛着青黑,边缘真的是月牙形,伤口旁的皮肤下,隐约有小虫在蠕动。
冰蓝玉佩突然发烫,月痕亮得刺眼——是在提示残蛊的位置。林砚掏出青铜铃铛,轻轻一摇:“叮——”清润的铃声散开,孩子腿上的皮肤突然绷紧,蠕动的痕迹瞬间停住,伤口流出的脓水也清了些。“这铃铛真管用!”孩子的母亲惊喜地喊,老周却皱着眉:“这是残蛊在避月魄的气息,它们没彻底死透,藏在皮肉里了。”
阿力扛着柴刀守在门口,突然指着对面铺子的门板:“林小哥,你看那上面!”门板上刻着个歪歪扭扭的符号——和老周纸上的虫纹一模一样,只是符号中间多了个小点,像是在标记位置。林砚走近,玉佩的烫意更浓,剑穗的白光指向铺子门缝,里面飘出缕淡青的烟,带着蛊卵的腥气。
“里面有人吗?”林砚敲了敲门,没人应答。阿明从旁边的矮墙爬上去,扒着窗沿往里看:“里面有个大坛子,坛口缠着布,布上有血!”林砚踹开门,铺子里面积着灰,正中央放着个半人高的黑坛子,坛口的布渗着淡青的汁液,掀开布一看——里面装着半坛青绿色的液体,液面上浮着十几只米粒大的虫,虫背有月牙形的纹,正是咬人的残蛊!
“这是绿衣女子之前租的铺子!”老周突然说,“去年她就是在这儿卖‘驱虫粉’,后来坛子搬进来,就再没开过门。”林砚握着铃铛凑过去,铃声一响,坛子里的残蛊立刻缩成一团,液体也停止了冒泡。他摸出玉佩贴在坛壁,月痕的光透过坛壁,照得液体里的残蛊纷纷褪色:“这坛子得烧了,液体里有蛊卵,不能留。”
王婶从带来的布包里掏出艾草,撒在坛子周围:“我来点火,你们把周围的门窗关好,别让蛊气飘出去。”火苗窜起来时,坛子里传来“滋滋”的声响,残蛊的嘶鸣被铃声盖过。就在这时,街尾传来马蹄声,几个穿着短打的汉子骑马冲来,为首的人喊:“镇长让我们来帮忙!东头又发现两个被咬的人!”
林砚让阿力跟着去东头救人,自己和老周往镇长家走——镇长家的院子里,已聚集了十几个被咬的村民,伤口都是月牙形。林砚摇响铃铛,白光随着铃声散开,落在每个人的伤口上,青黑的颜色渐渐淡去。“得把镇上的符号都找出来,每个符号下面可能都藏着残蛊。”林砚对镇长说,玉佩的月痕闪了闪,像是在确认还有三个符号没找到。
夕阳西下时,最后一个符号旁的小坛子也被烧毁,镇上的蛊气终于散了。孩子的母亲端来热粥,阿明正和镇上的孩子追着蝴蝶跑,阿力靠在门框上擦汗:“总算清干净了,以后镇上能安心了。”林砚看着手里的铃铛,铃身的“护谷”二字泛着淡光,玉佩的月痕也柔和下来——这次的危机,是大家一起扛过去的。
可就在这时,老周突然拉过林砚,压低声音:“我在最后一个坛子里,发现了这个。”他掏出个小小的木牌,牌上刻着个血月图案,只是血月旁边,还有个从未见过的三角符号。林砚握紧木牌,玉佩又开始发烫,这次的烫意里,带着一丝警惕——残蛊清完了,但藏在背后的三角符号,又是什么新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