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清儿假装不经意的问道:“姐姐,我师姐现在在仙境里担任什么职位?我师姐叫绾绾。”
“原来你是绾仙妃的师妹啊,怪不得宫主会任命你为天英城的城主呢。”花星奴微微有些诧异,说道:“仙后与仙妃们都没有职位,她们也不需要做什么,想做什么也没有人会管她们。”
回部的回人称呼陈留神主,称呼他的夫人们则是神后和神妃。而像仙灵宫的侍女与宫卫军难免也会受回人的影响,她们称呼陈留依然是宫主,这样不仅显得更加亲切,而且这也是陈留的要求。
而对于王语嫣与小龙女、周芷若等陈留的夫人们的称呼,则从夫人变成了仙后与仙妃。相对神后与神妃,仙后与仙妃更符合中原人的称谓。
白清儿:……
仙妃?
听到绾绾现在竟然被人称之为仙妃,白清儿差点就妒忌坏了。仙妃啊!她也想成为仙妃的。
白清儿现在大概也明白了,陈留这哪里是看上她啊,她这明显是被流放了好不好?而且这个主意绝对是她师姐出的。
估计是她师姐绾绾无法拒绝她师父对她的安排,只能无奈接受。但师姐也对师父把她安排到陈留身边与她争宠很不满,所以这才把她打发得远远的,眼不见为净。
而且只要她无法出现在陈留面前,那么她便无法威胁她师姐的地位。
都说最了解你的,不是你的身边人,而是你的敌人。白清儿不愧是绾绾最大的竞争对手,对她极为了解。
白清儿猜到了她成为天英城的城主是她师姐的安排,但是知道也没用。现在她在陈留的洞天世界里,根本翻不起什么花样来。除非某一天她能见到陈留,爬上他的床,成为仙妃之一,才有与绾绾继续抗衡的资本。
只是听花星奴说,陈留基本上是不可能来天英城,最多偶尔带着仙后仙妃们到天英山上的天英宫度假。
这让白清儿忍不住愁眉苦脸,如果她想见到陈留,只有住到天英宫去才有机会。不过她虽然是天英城的城主,但也没有住到天英宫的资格。只有像花星奴这一类的亲信宫卫军,才有资格住在天英宫。
在白清儿愁眉苦脸的时候,已经回到慈航静斋山门两个多月的师妃暄缓缓的走进后山的赏雨亭,朝坐在亭中喝茶的梵清惠恭恭敬敬施礼,说道:“师父,您找我?”
慈航静斋位于雨蒙山的帝踏峰,山路上有个两边刻着“家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石牌匾。石牌匾后方,有着极为着名的名为“七重门”的七道木门,门上有莲花纹饰的门环,最后是一道枣红色的木门是慈航静斋的正门。
进入慈航静斋的正门,是一座巨大的广场,广场的周围种满了一圈菩提树。而在广场的后面,则是慈航静斋的主殿慈航殿。在主殿的后方,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丛林里建有一座藏着各样典籍的藏典塔。
如果说佛门的净念禅院是镶金砌玉、金碧辉煌,是极尽的奢华,那么慈航静斋则是悠然清远、古香古色,极尽的清幽。
除了主殿慈航殿与几座大殿,慈航静斋的建筑大多都是用木头修建而成的,弟子住的也都是木屋。不过不要以为慈航静斋大多建筑是用木头建成的就朴素了,修建这些建筑的木材大多都是价格极为昂贵的金丝楠木与紫颤木、沉香木等,光是购买木材的价格就能吓死人。
“妃暄啊,来,坐。”梵清惠朝师妃暄招了招手,示意她坐下。
“多谢师父!”师妃暄又恭恭敬敬的朝梵清惠施了一礼,这才在她对面的蒲团坐下,轻轻拿起桌面上的茶壶,给梵清惠续了一杯清茶,同时她自己也洗了一个茶杯,给自己倒一杯茶水。
隋朝流行煮茶法,而且煮茶时还会加入葱、姜、枣、桔皮、茱萸、薄荷等各种调味品,不过也有喜欢喝煎茶和泡茶的。比如僧院寺庙的僧人更喜欢喝煎茶和泡茶。
师妃暄与梵清惠现在喝的就是泡茶,是慈航静斋自己种植出来的茶叶。
慈航静斋有个面积极为广阔的茶园,茶园的中间有块高达四丈的巨岩,巨岩下方有个以铁门开启的石窟。至于石窟内藏的是什么东西,外人根本不知道,甚至连慈航静斋的普通弟子都不知道,只有慈航静斋的核心人员才允许进入石窟中。
“妃暄啊,你与梦瑶在大隋当中游历也有大半年了,想来你对现在的大隋天下也有所了解了,你对现在的大隋怎么看?”梵清惠问道。
“烽火满天、生灵涂炭、百姓每日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师妃暄露出悲天怜人的神色,哀叹一声。
梵清惠也轻叹一声,说道:“是啊,再继续这么下去也不是办法。我佛门平日里享百姓供奉,不能淡然安享而不回报。值此国难之际,正是我辈修佛之人出世,为天下百姓选出一位心怀天下的明主,结束这乱世,还百姓一个太平天下。”
“师父,何谓明主?”师妃暄轻声问道。
“心怀天下百姓。”梵清惠说道。
师妃暄心里暗暗吐槽:“心怀天下百姓?现在的大隋各大势力当中,真正心怀天下百姓的一个都没有,一切都只不过是为了利益与权势吧了。”
就连陈留也不会说什么为了天下百姓。
师妃暄抿了抿嘴唇,道:“师父,徒儿曾听过一个很有意思的人说过一个很有意思的说法。”
“什么说法?”梵清惠问道。
“那人说,我们这大隋……”师妃暄沉吟了半晌,这才继续道:“嗯,不,不止我们大隋,是天下各国,其实都逃脱不了一个规律,三百年一轮回。”
“哦?为何?”梵清惠有些诧异。
“基本上每一个王朝初期,国家经过战乱后,人口大减。这个时候百姓的数量会下降到一个很低的程度。王朝初立后,这时只需要把土地分给百姓,不去管他们,大多都会出现一个盛世。”
师妃暄说道:“不过随着时间推移,王朝的人口逐渐增加。到了王朝中后期,人口一般都会增长数倍,甚至是十数倍、数十倍。也就意味着国家需要养活的人越来越多,但国家的土地却没有增加。”
“而且此时王朝初期的均田制也逐渐失效,土地大多数都集中到权贵世家的手中,导致国家的农民流民化。而权贵世家是不用交税的,因此国家的税收便压到了土地越来越少的农民身上,导致农民的负担加重。”
“当农民的负担重到无法养活自己的时候,就会导致国家的税收崩溃,从而引发农民起义。”
“当国家重新洗牌,推翻旧有的权贵阶层,此时经过战乱后,又死了大量的人口,把土地空了出来。新的国家初立后,重新分配土地,又开启了一个新的轮回。”
“这个周期一般为三百年。所以才会有王朝的三百年一轮回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