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灭源点之中,无日月轮转,唯有永恒的灰暗与死寂。鹿笙潜心修行,不知岁月几何。她的修为在这片本源之地的滋养下稳步提升,对寂灭法则的理解日益精深,那层限制她探索范围的无形法则壁垒,也随着她的进步而缓缓向外推移。
庭园之外,那片漆黑如墨、非石非土的“大地”,如今她已能踏足其上。脚踏其上,传来的并非冰冷,而是一种温润的、仿佛与自身归墟真意同频共振的奇特触感。每一步落下,都有细微的寂灭道韵自脚底涌入,洗练着她的肉身与神魂。
这一日,她如往常一般,在庭园外围这片新开拓的区域缓步而行,并非漫无目的,而是以神识细细感知着这片源点大地的每一寸“肌理”,试图从中领悟更多寂灭法则的奥秘。
行走间,她的目光无意间扫过一片看似与周围别无二致的黑色地面,脚步却微微一顿。
那里,似乎有些……不同。
她蹲下身,指尖凝聚起一丝归墟真意,轻轻拂过那片地面。随着她意念的引导,表层的黑色“尘埃”无声无息地湮灭、消散,露出了下方掩盖之物。
那并非什么惊天动地的宝物,而是一块……石碑的残角。
石碑材质与这源点大地同源,皆是那种深沉的黑,但其上却铭刻着一些极其古老、扭曲的纹路。这些纹路并非装饰,更像是某种天然形成的道痕,或者是以大法力强行烙印下的法则印记。它们散发着比周围环境更加古老、更加纯粹的寂灭气息,甚至带着一丝……仿佛来自万古之前的苍茫与悲凉。
鹿笙心神微震,仔细端详。这些纹路残缺不全,难以辨认全貌,但其中一小部分的结构,竟让她感到一丝莫名的熟悉。
《弈天筹》自主运转,光辉扫过这些纹路,开始急速推演、解析。
「发现未知法则刻印,材质:高度凝聚寂灭本源结晶。」
「纹路结构解析中……发现与‘彼岸之钥’构造图部分基础符文单元存在17.8%相似性。」
「信息提取:刻印中蕴含非连续性信息残留,极度微弱,尝试重构……」
《弈天筹》的光辉笼罩着那石碑残角,无数细小的符文在鹿笙识海中闪烁、组合。片刻后,一段断断续续、模糊不清的意念片段,被艰难地提取了出来:
“……劫……终末……归路……断……”
“……‘钥’碎……星海……遗……”
“……守望……‘摇篮’……以待……后来者……”
信息残缺到了极致,含义模糊。但“钥”、“摇篮”、“后来者”这几个词,却让鹿笙瞳孔骤然收缩!
这石碑残角,记载的似乎是与“彼岸之钥”和“摇篮”相关的信息!而且,其存在的岁月,似乎远比“摇篮”本身更加古老!它提到了“劫”、“终末”、“归路断”,难道在久远得不可考的年代,发生过一场导致某种“归路”断绝的大劫?而“彼岸之钥”在那时便已碎裂,散落星海?
“摇篮”……是在“守望”?等待“后来者”?等待谁?是等待像她这样的“钥匙”持有者吗?
无数疑问瞬间充斥了鹿笙的脑海。这寂灭源点,果然隐藏着巨大的秘密!它不仅仅是修行的宝地,更可能是一处记载着古老秘辛的遗迹!
她立刻以神识向更远处扫描,试图寻找更多的石碑残片。然而,方圆数里之内,除了脚下这一块,再无其他发现。这块残角,仿佛是无尽岁月前留下的唯一印记,孤独地沉寂于此。
鹿笙小心翼翼地将这块石碑残角起出,其入手沉重冰凉,那古老的寂灭道韵几乎要凝成实质。她将其带回庭园,置于核心处。
有了这实物作为参照,《弈天筹》的解析速度明显加快,虽然依旧无法还原全部信息,但对其上那些基础符文单元的结构理解更加深入。这些符文,似乎构成了“彼岸之钥”乃至更高层次寂灭法则的某种“基础语法”。
她隐隐感觉到,若能完全参透这石碑残角上蕴含的奥秘,不仅对她理解“彼岸之钥”大有裨益,甚至可能触及到寂灭法则更深层的核心。
接下来的时日,鹿笙将修行重心暂时转移到了对这石碑残角的研究上。她每日以心神沟通残角,感悟其上古老的寂灭道痕,与《弈天筹》一同推演那些残缺的符文结构。
这个过程缓慢而艰难,但每一点进展,都让她对寂灭本源的理解更加深刻,归墟同调的境界也越发稳固圆融。她甚至开始尝试,以自身领悟,结合石碑残角上的符文,对庭园小世界进行微调,使其更加贴近她所理解的、完美的“归墟”状态。
寂灭源点的修行,因这块意外发现的遗刻,增添了新的方向与重量。
金蝉匿于源点,偶得遗刻窥古秘。前路虽遥,然手中之钥与眼前之石,皆指向那湮没于岁月长河中的真相。潜修之余,鹿笙的心中,对那“彼岸”与“归路”,生出了前所未有的探究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