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痕阁主带来的无形压力,如同极地寒风,瞬间冻结了所有的喧嚣与混乱,也深深刺入了鹿笙的神魂深处。那近乎法则层面的抹杀,那穿透虚空的漠然一瞥,都在清晰地告诉她——之前的周旋与算计,在真正的力量面前,是何等的脆弱与侥幸。
庭园内,万籁俱寂,唯有《弈天筹》的光辉在识海中静静流淌,冰冷地剖析着刚才发生的一切,以及未来可能面临的严峻形势。
「核心结论:当前隐匿策略存在上限。面对星痕阁主级数的存在,‘归墟同调’与寂灭令的被动隐匿,不足以提供绝对安全保障。」
「风险再评估:宿主已由‘需谨慎应对的追踪目标’,潜在提升为‘需查明根底的异常变量’。星痕阁后续调查将更侧重于规则层面的筛查与溯源,而非单纯的能量追踪。」
「生存优先级:提升自身实力境界,加深对寂灭令与《弈天筹》的掌控与理解,为‘归墟同调’状态提供更深层次的支撑,是应对未来危机的根本。」
一条条信息划过心间,鹿笙盘膝而坐,面容无波,内心却已掀起滔天巨浪,又被她强行压下。恐惧与后怕无济于事,唯有将其转化为前进的动力。
她开始细致复盘整个“金蝉脱壳”的计划。引开视线、制造混乱,这一步基本成功。但最后关头引来了星痕阁主的注视,则超出了预期。问题出在哪里?是那两次模拟“钥匙”波动的行为,在更高层次的存在眼中,留下了过于清晰的“指向性”痕迹?还是《弈天筹》推演时,未能完全计入这等存在的感知能力?
“是我低估了‘钥匙’对他们的吸引力,也低估了他们的手段。”鹿笙心中明悟。将希望过于寄托于外部的混乱与对手的误判,本身就将自身置于不确定的险地。真正的“藏”,应是让对手无从寻起,而非引导对手去错误的地方寻找。
必须调整策略。
《弈天筹》接收到她的意念,开始基于新的认知进行推演:
「新隐匿策略构建:
一、深度沉潜:延长‘归墟同调’持续时间,尝试将自身生命波动、能量韵律与庭园小世界的‘归墟’背景更深层次融合,达到‘我即归墟,归墟即我’的初步状态,大幅降低被规则层面筛查发现的概率。
二、信息断流:最大限度减少任何形式的外界信息交互(包括被动接收与主动探查),降低自身在信息海洋中的‘存在感’。
三、实力提升:优先解析已获取的‘摇篮’相关信息,寻找快速提升修为或增强隐匿能力的可行途径。核心方向:加深对寂灭本源的理解与应用。」
方向已定,鹿笙不再犹豫。她双手掐诀,周身气息进一步内敛,识海中寂灭令微微震颤,散发出愈发深邃、古老的终结道韵。整个庭园小世界也随之变得愈发“虚幻”,其存在边界更加模糊,仿佛真的要化入那万法归寂的虚无背景之中。
同时,她将心神沉入之前从暗桩获取的那段关于“摇篮”的语音简报信息。虽然只是片段,但或许能从中找到一线契机。
《弈天筹》全力解析着那段加密信息流,剥离冗余,提炼核心:
「信息提炼:‘摇篮’本质为寂灭大能‘守护者’所留传承庇护所,其构筑核心为‘寂灭本源’与‘残存法则’。」
「关键关联:宿主所持‘寂灭令’与‘摇篮’同源,均为寂灭一脉核心造物。」
「推演:宿主可尝试以寂灭令为引,主动共鸣、感悟‘摇篮’散发出的寂灭道韵(若其处于激活状态),此举虽无法直接定位或开启‘摇篮’,但可能加速宿主对寂灭本源的领悟,间接提升‘归墟同调’境界及自身修为。」
主动共鸣?鹿笙心中一动。这确实是一条险路,因为共鸣是双向的,在感悟对方的同时,也可能增加自身被“摇篮”或其关联者(如星痕阁)反向探测的风险。但收益同样巨大,若能加深对寂灭本源的领悟,她的隐匿能力和生存能力将得到质的提升。
权衡片刻,鹿笙做出了决定。她可以控制共鸣的强度与深度,将其维持在一个极低且断断续续的水平,如同微风拂过湖面,难以追踪源头。
她引导着一缕极其微弱的寂灭令气息,如同蛛丝般,小心翼翼地探入冥冥之中的虚空,尝试去感应那可能存在、正处于“重启”状态的“摇篮”所散发出的独特道韵。
这是一个缓慢而需要极致耐心的过程。她的大部分心神依旧维持着最深沉的隐匿,如同潜藏于深海之下的暗鳞,不敢有丝毫松懈。
外界,因星痕阁主的强势介入而短暂平静下来的水面之下,更深的暗流或许正在酝酿。但此刻的鹿笙,已决心暂时抛开外界的纷扰,专注于自身的“潜”与“匿”。
金蝉脱壳,非是一时之计;潜鳞匿影,方为长久之道。在这危机四伏的天地间,她需如归墟之暗,包容一切,亦吞噬一切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