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风洞位于青玄宗势力范围的边缘地带,是一处深入山腹的巨大裂隙。尚未靠近,便能感到一股刺骨的阴寒之气扑面而来,风中夹杂着若有若无的凄厉呜咽声,仿佛有无数冤魂在嘶吼。寻常弟子根本不愿接近此地,唯有宗门定期派遣专人清理其外围因阴煞罡风吹拂而剥落的碎石,以防阴煞之气过度弥漫。
石历(鹿笙)背着半人高的箩筐,步履蹒跚地走在通往阴风洞的偏僻小路上。他刻意压制着修为,让脸色在阴寒之风中显得有些发青,嘴唇微微颤抖,一副勉力支撑的模样。偶尔有巡逻弟子路过,投来或同情或鄙夷的一瞥,也并未过多关注这个注定是“消耗品”的底层杂役。
越是靠近阴风洞,空气中的阴煞之气便越是浓郁。这股力量并非纯粹的阴寒,更夹杂着一种侵蚀生机、混乱心神的特性。鹿笙默默运转《戍土归藏诀》,将自身气息与脚下大地相连,同时引动一丝得自寒雾沼泽的玄冥真水之意笼罩周身,抵御着阴煞的侵蚀。她表面上看起来摇摇欲坠,实则内心古井无波,仔细感知着周围的环境。
《弈天筹》悄然运转,计算着最佳的“事发”地点和时间。不能太靠近阴风洞入口,那里风险不可控,且容易被高阶修士察觉;也不能离得太远,否则“意外”就显得太过牵强。
最终,她选择了一处距离阴风洞入口尚有数里之遥,但地势较低、常年不见阳光、阴煞之气积聚尤为浓厚的碎石滩。此地视野相对开阔,足以让“目击者”从远处看到大概,却又因阴煞阻隔,难以看清细节。
她开始如同往常一样,佝偻着背,艰难地将一块块沾染着浓重阴煞之气的碎石装入箩筐。动作缓慢而笨拙,时不时还因“力竭”而停下来喘息片刻,演技无可挑剔。
时间一点点过去,日头西斜,光线愈发昏暗,阴风洞方向的呜咽声似乎也更加清晰了。鹿笙知道,时机将至。她暗中调整内息,模拟出气血被阴煞之气侵蚀后产生的紊乱波动,脸色变得惨白如纸,额头上渗出冰冷的汗珠(实则是玄冥真水之气外显)。
就在此时,远处天际有几道剑光掠过,似乎是执行任务归来的内门弟子。鹿笙(石历)看准时机,脚下“一个踉跄”,仿佛被一块松动的石头绊倒,整个人向前扑去,手中刚抱起的一块硕大、布满幽暗纹路的碎石也随之脱手。
“呃啊——!”
一声短促而痛苦的闷哼响起。在远处剑光上弟子可能瞥来的视角中,只见那杂役扑倒在地,身体剧烈地抽搐了几下,那块脱手的碎石好巧不巧地砸在了他的后心之上!更致命的是,碎石上浓郁的阴煞之气仿佛找到了突破口,瞬间如同活物般钻入其体内!
石历(鹿笙)趴在地上,身体蜷缩,气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萎靡下去,周身开始弥漫出淡淡的黑灰色煞气。她甚至逼真地模拟出经脉被阴煞侵蚀断裂的细微声响,以及生命之火即将熄灭时那种涣散的眼神。
做完这一切,她屏住内息,以《弈天筹》中一门龟息假死的秘术,将自身生机降至最低点,如同真正被阴煞噬体而亡的尸骸。同时,她悄然将事先准备好的一缕精纯阴煞之气(源自地底寂灭之源的同属性力量,更为精纯)注入身旁几块碎石中,制造出此地阴煞异常狂暴的假象。又将那份语焉不详的残缺笔记和一件沾染了自身微弱气息的旧袍碎片,半掩在身下的碎石中。
远处剑光上的弟子似乎注意到了下方的异常,但阴风洞附近本就凶险,死个把杂役实属寻常,他们只是略一停顿,便加速离去,并未下来查看——这正是鹿笙计算好的,内门弟子的高傲与对阴煞之地的忌惮。
夜色渐渐笼罩大地,阴风呼啸,碎石滩上,“石历”的“尸身”冰冷僵硬,与周遭环境融为一体。
子夜时分,确定周围再无任何动静后,鹿笙(真身)如同鬼魅般从“尸身”旁三丈外的一处阴影中缓缓浮现。她早已利用“坤元敛迹”和土遁之术悄然脱离,留下的不过是一具以废料和幻术精心伪装的躯壳。
她最后看了一眼那具即将被阴煞之气彻底侵蚀、最终化为飞灰的“石历”,眼神平静无波。这个身份,完成了它的使命。
没有丝毫留恋,她转身,身形融入更深的夜色,向着与青玄宗相反的方向,疾驰而去。怀中,是一枚新刻制的、名为“林轩”的散修身份玉牌,以及一张标记着“万骨坑”大致方位的简陋兽皮地图。
金蝉已蜕壳,潜龙入大海。前路漫漫,业火焚身之险,万骨埋魂之地,皆不能阻其道心。青玄宗的是非恩怨,已如过眼云烟。新的棋局,将在更广阔的天地间展开。而执棋者,已然离席,奔赴下一个落子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