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星同步轨道,“信标一号”建设指挥部主控中心。
巨大的环形观察窗外,是令人窒息的宇宙图景:巨大的土星悬于墨黑绒布上,冰环如钻石碎屑铺陈开来,静谧中蕴含着无垠的力量。
窗内,气氛却如同拉满的弓弦,紧张而专注。
李擎风站在中央控制台前,身侧是全神贯注的核心团队。
巨大的主屏幕上,复杂的能量流曲线与结构应力数据如同瀑布般倾泻而下,旁边是“星璇”智能体实时演算的、关于“土星气体捕捉空间站”的最终工程验证模型。
“各单元最后一次状态确认!”
李擎风的声音沉稳,穿透了主控室内低频的嗡鸣。
“能源核心,‘后土-m型’矩阵,全系统预热完成,输出稳定性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八!”
周薇紧盯着她面前的屏幕,语速快而清晰,指尖在虚拟键盘上飞快点过,核验着最后一项参数。
“结构框架,所有对接点锁死确认,应力传感器读数正常,抗辐射屏蔽层全功率开启!”
王猛的声音洪亮,带着金属般的质感,他双手抱胸,目光如炬,仿佛能穿透层层合金,看到空间站每一个铆钉的状态。
“定向能量传输阵列,波束聚焦校准完毕,目标‘勘探者七号’接收器已就绪,链路冗余系统待命!”
孙启明推了推眼镜,镜片上反射着流动的数据光,他的领域是看不见的场与波,此刻却关乎着最实际的能量投送。
“空间站姿态控制系统稳定,轨道维持引擎点火程序预载完成!
外部安全警戒网无异常!”
高强站得笔直,通过通讯器与散布在空间站各关键节点及外围护卫舰上的安全队员保持着实时联络。
所有人的目光,最终都汇聚到李擎风身上,汇聚到主屏幕侧下方那个不断跳动的倒数计时器上——距离“信标一号”首次全功率运行测试,还有三分钟。
这不仅仅是测试。这是“盘古”技术迈向实用化的第一步,是向整个林氏深空、向那些质疑者证明土星分部价值的第一次亮剑。
李擎风能感觉到自己的心跳,沉稳有力,与倒计时的滴答声隐隐合拍。
他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屏幕上那由“星璇”模拟出的、完美运行的空间站模型,以及旁边一行醒目的绿色大字:
【理论验证通过:基于完整64矩阵聚变技术,标准功率输出下,万吨级气体捕捉站可稳定运行500标准年。
主副堆无缝切换,完善维护下,理论运行寿命:永久。】
这三个月的煎熬、无数次的模拟失败、不计其数的参数调整,终于凝结成了这行字。
悬了九十天的心,在看到最终数据的那一刻,终于缓缓落下。但真正的考验,现在才刚刚开始。
“擎风。”
林淼的声音从侧面传来,他不知何时走到了儿子身边,手里拿着一个老式的保温杯,递了过来,
“喝口水,定定神。”
李擎风接过杯子,指尖传来温热的触感。
他喝了一口,是父亲常泡的浓茶,苦涩中带着回甘。
他没有说话,只是对父亲点了点头。
林淼拍了拍他的肩膀,一切尽在不言中。
这位老工程师选择用最朴素的方式,给予儿子支持。
倒计时进入最后一分钟。
主控室内鸦雀无声,只有设备运行的轻微噪音和人们压抑的呼吸声。
李擎风将保温杯放在控制台上,双手重新放在虚拟操控界面上。
“十、九、八……”
AI合成音开始倒数。
李擎风的目光再次扫过团队成员。
周薇抿紧了嘴唇,王猛下意识地握紧了拳头,孙启明屏住了呼吸,高强的脊梁挺得更直。
他们是一个整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三、二、一!能源核心,启动!”
李擎风沉稳地按下了那个代表着“启动”的虚拟按钮。
嗡——!
低沉的、仿佛来自空间站心脏深处的震动,透过结构传遍了整个主控中心,脚下的地板传来清晰的震感。
主屏幕上,代表“后土-m型”矩阵的能量输出曲线,从零开始,以一种近乎完美的平滑斜率,急速攀升!
“输出功率百分之十……稳定!”
“百分之三十……磁场约束完美!”
“百分之五十……核心温度在安全阈值内!”
“百分之八十……散热系统负荷正常!”
“百分之一百!达到额定标准功率!”
周薇的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一连串的报数清晰响亮。
主屏幕上的曲线稳稳地定格在了百分之百的位置,几乎没有波动。
“结构应力读数正常,未发现异常形变!”
“能量传输阵列启动……波束生成……锁定目标‘实验一号’……连接成功!
传输效率……百分之八十六点五!超过预期!”
“‘实验一号’确认接收到能源!
其生命维持系统、科研设备功率全面提升!
他们……他们发来了感谢信号!”
孙启明和高强几乎同时报出喜讯!
成功了!
第一次全功率运行,第一次超远距离能量传输,一次成功!
主控室内瞬间爆发出巨大的欢呼声!
工程师们相拥击掌,不少人眼眶湿润。三个月的压力在这一刻尽情释放。
李擎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紧绷的肩膀终于放松下来。
他看向父亲,林淼脸上也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对他竖起了大拇指。
但李擎风没有沉浸在喜悦中太久。他抬起手,示意大家安静。
“各位,庆祝留到庆功宴。
现在,执行第二阶段测试——模拟主副堆切换程序!”
命令下达,刚刚松懈的气氛再次紧张起来。
这是验证空间站能否实现“永久”运行的关键一步。
模拟指令发出。
屏幕上,代表主能源堆的曲线开始平稳下降,而代表备用堆的曲线同步上升。
整个过程如行云流水,中间没有任何功率波动或中断。
十秒钟后,备用堆完全接管了能源供应,主堆进入待机维护模式。
切换成功!
这一次,欢呼声更加热烈,带着由衷的敬佩。
他们亲手创造了一个近乎永恒的能源心脏!
就在这时,主控台的一个加密通讯频道自动激活,林肯总裁的全息投影出现在控制台旁。
老人的脸上带着难以掩饰的欣慰和激动。
“擎风,还有‘信标一号’的所有团队成员,”
林肯的声音透过扬声器传来,清晰地响彻主控室,
“我刚收到了‘星璇’的最终评估报告,也看到了你们的实时数据。
干得漂亮!无与伦比的漂亮!”
他目光扫过全场,仿佛能看到每一个人:
“你们不仅证明了‘盘古’技术的可行性,更证明了我们土星分部有能力、有决心,去完成最艰巨的任务!
‘信标一号’的成功,是我们反击所有质疑的最有力武器!
我已经迫不及待,要在下一次理事会上,展示这份成绩单了!”
林肯的肯定,如同最后一道确认,将成功的喜悦推向了高潮。
通讯结束后,李擎风转向众人,脸上露出了这三个月来第一个真正轻松的笑容。
“我宣布,‘信标一号’首次全功率运行及能量传输测试,圆满成功!
‘土星吸尘器’计划,第一期工程化验证,目标达成!”
掌声雷动。
李擎风看着窗外,那座刚刚被点亮的“信标”,在土星环的映衬下,如同黑暗中的灯塔。
它不仅仅是一座空间站,更是一个宣言,一个起点。
源源不断的能量,将从它的核心涌出,输送到遥远的深空前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