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108年,夏。
火星,萨希斯平原,“红岩”前沿科技基地。
这里不再是荒原边缘的孤岛,而是火星工业心脏的神经中枢。
巨大的穹顶结构下,是如同钢铁森林般密集的管道、线缆和能量传输矩阵。
空气里弥漫着臭氧、高温金属和高效冷却剂混合的独特气息,低沉而稳定的嗡鸣声如同大地深处传来的脉动,宣告着澎湃能量的奔流不息。
基地的核心区域,两座如同钢铁山脉般的“中子嬗变工厂”巍然矗立,其表面流淌着幽蓝色的能量纹路。
而在它们之间,一座更加庞大、结构也更为复杂的银灰色巨构——
人类在火星上建造的最大规模核聚变反应堆:
“赤星熔炉-II”——正散发着令人心悸的能量波动。
但今天,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反应堆旁一座相对“小巧”、却散发着更前沿科技光泽的银白色圆柱体上。
第二代核聚变引擎原型机——“星火之心”。
它不像“远航者号”的引擎那样庞大,却凝聚着林晓月团队十年磨一剑的心血,代表着人类在可控聚变应用领域的又一次革命性突破!
林晓月站在主控台前,深灰色的首席研究员制服衬得她身形挺拔如岩。她的目光沉静如水,扫过面前瀑布般刷新的最终测试数据流。
“反应堆临界状态稳定!”
“聚变等离子体约束时间:突破理论阈值!”
“能量输出曲线:平滑,可控,峰值功率达设计值120%!”
“物质交换通道开启!中子流导入嬗变炉A区!嬗变效率:97.8%!”
“能量共鸣模式预加载完成!谐振场稳定度:99.999%!”
随着最后一项关键参数达标,主控室内爆发出压抑已久的欢呼!
成功了!
第二代核聚变引擎的核心突破在于其前所未有的“闭环自持”与“能量升华”能力:
1. 物质交换自循环:
它内部嵌入了精密的“嬗变物质交换通道”,能够将聚变反应产生的、携带巨大能量的高能中子流,实时、可控地导入相邻的“中子嬗变工厂”。
这些中子流成为嬗变炉的“活化剂”,高效地将高能矿石或小行星带运来的贫矿,转化为高价值的特种合金或聚变燃料前驱体。
同时,嬗变炉产生的部分特定元素或同位素,亦可作为“添加剂”回馈引擎,优化其聚变效率。
两者之间形成了近乎完美的物质与能量循环,大幅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对外部补给的依赖。
2. 核能电池生产: 在引擎标准输出功率富余或深空巡航等低功耗阶段,它可以利用部分聚变产能,驱动内置的“同位素分离与固化单元”,生产出高密度、长寿命的“聚变同位素电池”。
这种电池体积小巧,能量密度远超传统化学电池或裂变电池,可为深空探测器、小型空间站或行星表面科考站提供持久稳定的能源。
3. 能量共鸣输出: 这是最具战略意义的突破!
引擎可以与其他同型号引擎或特定的大型能量接收阵列(如深空港、行星护盾发生器)建立“谐振能量场”。
在需要时,它能将自身产生的庞大能量,以近乎无损的“谐振波”形式定向、超距传输给目标!
这为未来深空舰队集群作战、大型深空设施能源共享、甚至行星防御系统的瞬时能量注入,提供了颠覆性的解决方案!
“星火之心”的成功,标志着人类彻底挣脱了深空能源的枷锁!
从依赖地球输送燃料,到火星原位资源利用,再到如今近乎无限的自持循环与能量共享——
人类太空科技,正式完成了星海深空能源的解放!
几天后,火星“新绿洲”都市,星海深空学院火星分院。
宏伟的穹顶之下,巨大的礼堂座无虚席。来自地球、月球、火星各基地的顶尖学者、工程师、政府代表齐聚一堂。
今天,这里将举行一场史无前例的仪式。
秦明月,这位华夏航天泰斗秦卫国之女、星海深空大学校长、人类深空探索的奠基者之一,身着庄重的深蓝色院士礼服,缓步走上讲台。
她的目光扫过全场,最终落在台下第一排那个熟悉的身影上——她的女儿,林晓月。
“诸位文明的同行者,”
秦明月的声音沉稳而充满力量,通过星璇的同步翻译响彻礼堂,
“我们聚集于此,不仅是为了见证一项伟大的科技成就,更是为了表彰一位将毕生智慧与心血,奉献给人类星海征途的杰出探索者!”
“林晓月博士!”
全场目光瞬间聚焦!
“她以火星为熔炉,以智慧为锤砧,在‘赤星熔炉’与‘中子嬗变工厂’的基石之上,锻造出划时代的‘第二代核聚变引擎’——
‘星火之心’!”
“这项成就,不仅解决了火星深空工业的能源瓶颈,更开创了物质-能量闭环自持、谐振能量超距传输的全新纪元!
为人类文明迈向更深远的星海,奠定了无可替代的能源基石!”
秦明月的声音带着母亲的自豪,更带着科学界领袖的庄严:
“经星海深空大学最高学术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华夏航天科技集团及联合国星海深空联盟共同决议,并依据火星特别学术贡献认定法案——”
她微微停顿,目光灼灼地看向林晓月:
“特授予林晓月博士,人类历史上首枚‘火星博士学位’证书!”
掌声如同海啸般爆发!经久不息!
秦明月从礼仪人员手中,郑重接过一个极具火星特色的证书匣。
匣体由火星特有的深红色砂岩打磨而成,表面蚀刻着复杂的火星地质纹路与星海深空大学校徽。
打开匣盖,内衬是柔和的银色月壤纤维,证书本体由高强度合成材料制成,其上文字并非印刷,而是用高能激光在特殊晶体基板上蚀刻而成,在灯光下折射出星辰般的光泽。
秦明月双手将证书匣递给林晓月。
林晓月深吸一口气,双手接过。
指尖触碰那温润而厚重的砂岩匣体,感受着其蕴含的、属于这颗赤色星球的磅礴力量。她抬起头,迎上母亲欣慰、骄傲又饱含深情的目光。
“同时,”
秦明月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一种镌刻历史的庄重,
“为表彰林晓月博士对火星科学事业及人类深空能源革命的卓越贡献,特授予其唯一称号——”
她身后的巨大全息屏显上,两个苍劲有力、仿佛熔岩流淌般的汉字骤然亮起:
赤星。
“赤星博士的称号,将永久镌刻于‘新绿洲’星海深空学院‘星火丰碑’之上,位列首位!
林晓月博士,将成为火星学术成就当之无愧的第一人!”
掌声与欢呼再次达到顶点!
仪式结束后,在学院幽静的“星尘花园”里,秦明月与林晓月并肩漫步。
“妈,谢谢您。”林晓月轻声道,摩挲着手中的砂岩证书匣。
“傻孩子,这是你应得的。”
秦明月看着女儿,眼中满是温柔,
“看到你走到今天,妈……
真的很高兴。”
她顿了顿,声音压低了些,带着一丝促狭的笑意,
“听说……
你和王凯,打算去小行星带‘度蜜月’?”
林晓月脸上瞬间飞起一抹淡淡的红晕,但眼神却坦然明亮。她点点头:
“嗯。
‘星火之心’需要在小行星带复杂引力环境和丰富矿产资源区进行最终实战验证。
护航任务……
王凯责无旁贷。”
她看向母亲,眼中带着一丝坚定与期待,
“等任务结束,我们……
就在‘深空之门’中门站举行仪式。
他说……
星尘为聘,星舰为轿。”
秦明月看着女儿眼中那久违的、属于幸福的光彩,心中感慨万千。
她轻轻握住女儿的手:
“好!
好!
星尘为聘,星舰为轿……
这才是我们航天人的浪漫!”
她眼中也泛起欣慰的泪光,
“你爸知道,一定高兴坏了。”
当晚,地球星城,林氏深空总部顶楼。
秦明月通过量子加密信道,将女儿的决定告诉了林风。
全息影像中,林风站在巨大的弧形星图窗前,背影依旧挺拔如松。
他静静地听着妻子的话,看着屏幕上女儿在火星接受学位时沉稳自信的身影,以及她提及王凯时眼中那抹温柔的光——
“来到这个未来世界整整68年,而如今自己也已90岁,这在从前那个时代,已是长寿老人。
而如今,他能感觉到,凭借不断进步人类文明,自己还能见证更多子女的辉煌和华夏、以及人类文明的奇迹吧。”
想到如此。
他缓缓转过身,脸上没有过多的表情,只是那深邃的眼眸中,翻涌着难以言喻的欣慰与释然。
林风不禁莞尔一笑,他对着屏幕中的妻子,极其轻微,却无比郑重地点了点头。
窗外,星城的灯火如同地上的银河。
窗内,星图上,代表火星的光点炽热如“赤星”,一条明亮的航线,正从那里延伸向小行星带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