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
【黄金+】
【黄金+】
【黄金+】
伴随着新的钱币的改革,尤其是收拢过去受损的钱币兑换,百姓手中的钱财猛然间就多出了许多,又有初一十五配发的口粮,一时间购买需求增长了起来。
系统市集货架上的布匹、各种辛香料、手工艺品、各种农具工具的销量顿时大增。
凡是产生贸易就会产生税收,黄金单位再一次的开始了暴增,速度之快都让李元吉的眼睛忙不过来。
“果然。”
“跟我预想的一样,可以刺激经济,给市场带来更多、更大的活力。”
“市集聚拢了数量庞大的钱币,然后又会借着收购百姓手中各种农产品的机会再次流通出去。”
这样大唐的经济就算是正常的运转起来,一点一点的摆脱以物易物的局面。
税收也就陆续增加。
当然。
税收陆续增加对于此刻的李元吉而言,仅仅只是上述作用之中,最为微不足道的一点罢了。
大唐此刻算上那些内附,以及澳洲吸纳的土着人口,总的人口户数已经达到了三百七十五万六千七百二十一户。
这不是民部的统计,而是系统学士的统计。
每一个村庄之中驻扎的学士、僧侣,等于是将大唐最底层的情况牢牢的掌控。
仅仅只是这三百七十五万六千七百二十一户的人口,每一日就能够产生三百七十五万六千七百二十一万黄金单位。
这些黄金单位若是用来招募火枪手,足足可以招募七万五千多名。
一日就可以招募出一个火枪手军团。
想到这些,李元吉当即扫了一眼兵营、马厩、靶场三者界面,上面仍旧排列着密密麻麻的生产任务,随即就退出了界面。
现如今。
兵营、马厩、靶场一直都持续着一刻不停的爆兵任务。
截止到目前为止,麾下所有的兵种全部都花费黄金,升级为了顶级兵马。
长戟兵三千万。
冠军剑士一千五百万。
火枪手一千二百万。
投矛勇士三千万。
火炮三十万门。
诸葛劲弩手三十万。
翼骑兵一百万。
轻骑兵五百万。
斥候骑兵一千五百万。
精锐骑射手五百万。
这么庞大数量的军队分布在庞大的疆域上,守护着大唐疆域的安宁。
若是换了其他的王朝,别说是这么庞大的军队了,仅仅只是三十万长戟兵就足够拖垮整个国家的财政和后勤。
但李元吉却无需为了后勤而担忧,也不用花费巨量的财政供养这些士卒。
兵马越多越能体现系统兵马的逆天。
而这还不是全部的兵马,至少最近解锁的象兵以及骆驼骑兵还未大规模的生产。
实际上。
拥有了火炮之后,任何血肉兵马都已经失去了意义。
火炮轰碎敌方阵列和工事,火枪手如墙而进进行收割,左右两翼轻骑兵衔尾追杀逃兵。
简单、粗暴。
这个世界,当今时刻,根本就没有任何势力能够抵挡这三板斧。
哪怕不算数量上的绝对优势,仅仅只是这跨越时代的战争方式,就已经立于不败之地。
眼底精光闪烁,胸口热气沸腾,李元吉一时间充斥着万丈豪情。
这就是拥有系统兵马的强悍之处,仅仅只是两个月的时间,就打下了这么一大片的疆域。
北至极海,南抵大洋,东占澳洲,西及波斯。
而这还是他压着、收着力量的结果,若是不然的话此刻整个亚洲已经彻底被占领了。
但现在也无所谓,早晚都会归于一统,反正他有的是时间。
当然,李元吉的心里面也颇为好奇,等到一统全天下的时候,系统会有什么变化。
“应该不会让我失望。”
心头喃喃自语了一声,李元吉收敛了思绪,转头看向了走上来的李忠,沉声问道:
“昆仑山的一切可都建设好了?”
不单单指的是【祈年殿】这一处奇观建筑,更是指的整个昆仑山的各种基础建造情况。
李忠当即回答道:“陛下,臣已经安排人手,彻底打通了秦岭、昆仑,至葱岭一线。”
“沿途道路尽皆完善,按照陛下当初所定的标准,五里一处哨所,十里一处驿站。”
“崇山峻岭间,更是六十里一处设置一处小型营地,哨所、居住房舍、防御火炮、栅栏等设施一并齐全。”
“道路沿途所经过之山地、坡地、山丘、丘陵等地形处,尽皆都使用水泥进行了山体加固,确保不会因为山体滑坡、塌方、泥石流等灾害致使道路阻隔、断绝。”
“每十里道路更是安排了一名村民,专门负责道路的干净整洁以及维护。”
李元吉赞许的点了点头,李忠做事确实让他省心不少。
系统建筑不是坚固不坏,永不磨损,尤其是在自然环境之中,随着风吹日晒雨淋,一样会受到损坏。
只是这种损坏来的比较缓慢,比较轻微,不如现实里面的建筑那么明显罢了。
但若是不加以维护的话,长年累月的积累下来,系统单位也会崩塌、彻底的损毁,因此也需要必要的维护。
“陛下,目前从关中延伸出去的御道,都已经修建完善,连通了整个西域,乃至于整个安南道。道路总长已经超过了百万里。”
“吐蕃道道路网络初步建造完毕,共修建道路八万里,其中修建了五条御道,分别勾连西域道、陇右道、关内道、剑南道、安南道。”
御道宽为四路,官道宽为三路,县道宽两路,乡道宽一路。
原本只有官县乡三道路的标准,后来李元吉思考了一下,又特别加了一条御道。
这御道不是只能他一个人行,而是为了跟官道彻底的区别开来,方便军队的集结和调动。
毕竟,如今的大唐军队一旦调动起来,那就是数十万人的规模,仅仅只是三路的官道也有些拥堵了。
更不要说官道上如今商队繁忙,百姓出行、走亲颇为繁忙,已经不适合大军调动。
“另外,按照陛下的意思,各地正陆续投入人手建造专门的驿道,方便朝廷公文往来传递,建造总长度为两百万里。各处专门建造的驿站也相继投入建造,与官道上的驿站彻底的区别开来。”
听着李忠的叙述,李元吉哪怕不用点开虚拟地图,脑海里面也清楚的浮现出了一张层次分明的庞大交通网络。
想要富,先修路!
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
大唐光有富饶的物产还不够,还要拥有便捷、通畅的交通网络,使得一切都如同流水一样更快的流动起来,带来更大的活力。
旋即,李元吉眼底精光一闪,问道:
“昆仑山的祭坛修建的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