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空回响”项目组在“渊墟界”深处建立的临时研究前哨,被命名为“回响灯塔”。这里汇聚了联盟最顶尖的规则语言学家、信息理论专家、考古学家以及灵能感应者。他们的任务,是解读那些如同宇宙背景辐射般微弱却无处不在的规则回声,并定位其源头。
工作进展缓慢而艰巨。那些规则碎片如同被撕碎后又经烈火焚烧的史诗,残破不堪,且编码方式完全独立于已知的任何体系。范因斯坦团队不得不借助“协奏基石”作为“翻译器”和“放大器”。
“基石”对这项工作的投入超乎预期。它似乎将这片古老的“记忆领域”视为一个巨大的、等待被解读的乐章。它那和谐的本质,与这些回声碎片中蕴含的、对信息完整性与永恒性的极致追求,产生了奇妙的共鸣。在它的辅助下,研究团队逐渐破译出一些基础“词汇”和“语法”——这些词汇并非代表具体事物,而是描述信息的存在状态、关联性与演化路径。
随着解读的深入,一个模糊的轮廓逐渐清晰:这些回声并非随机散落,它们指向一个共同的、极其遥远的来源。通过分析不同碎片抵达“渊墟界”的规则路径衰减模型,并结合“基石”对回声“流向”的感知,项目组终于锁定了一个大致坐标——位于一片连“虚妄之潮”星图都未曾详细标注的、被称为“永恒静默带”的虚空深处。
“派遣‘远见号’科考船,前往目标坐标进行确认。”林墨下达了指令。“远见号”是联盟最新型的深空探索舰,搭载了最先进的规则导航、隐匿和防御系统,其核心探测器更是与“协奏基石”建立了实时共鸣链接。
“远见号”的航行漫长而孤寂。当它最终抵达目标区域时,传回的景象让所有目睹者都屏住了呼吸。
那里没有恒星,没有星云,甚至没有明显的物质存在。只有一片绝对黑暗的虚空。然而,在“远见号”调整到特定规则感知模式的传感器视野中,一个无法用物质尺度衡量的、巨大无比的规则结构体浮现出来。
它并非实体,而是由无数交织、缠绕、自我指涉的规则脉络构成的复杂网络,其规模堪比一个星系!这些规则脉络如同活着的神经束,大部分区域黯淡沉寂,但仍有极少部分在微弱地脉动,散发着那些被探测到的“回声”。整个结构体,就像一个漂浮在虚空中的、巨大无比的、半休眠的大脑,或者说,一艘承载着记忆的方舟。
“‘记忆方舟’……”凌霜通过“基石”的共享感知,“看”到了那宏伟而悲怆的景象,喃喃自语。她能感受到那结构体中蕴含的、近乎执念的保存欲望,以及一种深沉的、完成了使命后的疲惫与静默。
“远见号”尝试进行非接触式扫描。数据显示,这个“记忆方舟”的结构精密到令人发指,其内部的信息存储密度超越了理论极限,几乎将“存在”本身化为了信息。它似乎在以一种超越时间的方式运行,不断地自我校验、修复那些濒临消散的记忆碎片,维持着这个庞大信息集合的微弱活性。
“它还在‘工作’,”范因斯坦看着数据,声音带着敬畏,“尽管大部分区域已经‘死亡’,但它核心的某个协议仍在运行,维持着最低限度的‘记忆’保存。这些我们探测到的回声,就像是它无意识间泄露出来的‘脑电波’。”
就在这时,“协奏基石”的反应再次升级。它不再满足于远距离共鸣,向林墨和凌霜传递了一道清晰的请求意念:
【靠近……连接……理解……】
它想与这“记忆方舟”建立更直接的联系!
这个请求让联盟高层陷入了激烈的争论。支持者认为,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可以直接接触一个可能记录了宇宙漫长历史的宝库,其价值无法估量。反对者则警告,对一个如此古老、状态未知的超级规则结构进行直接连接,风险无法预测,可能引发信息风暴、逻辑病毒,甚至惊醒某种沉睡的守护机制。
“我们无法承担冒失行为的后果,”一位持谨慎态度的文明代表在议会上发言,“这艘‘方舟’沉默于此,或许正是一种保护,保护它自己,也保护后来者。”
“但‘基石’的意愿必须考虑,”凌霜反驳道,“它与这‘方舟’之间存在某种深刻的联系。或许,这本身就是‘方舟’设计的一部分——等待一个能够理解它的‘读者’。”
最终的决定权落在了林墨手中。他权衡再三,做出了一个折中而谨慎的决定:
“批准‘基石’的请求,但必须采取最高级别的安全措施。”
“命令‘远见号’在安全距离外停泊。由‘基石’投射其一部分可控的规则意识体,作为‘探针’,尝试与‘记忆方舟’进行极浅层的、单向的接触。凌霜,你负责全程监控‘基石’的意识状态,一旦出现任何异常,立刻中断连接。”
“范因斯坦,准备好所有数据记录和紧急断线协议。”
准备就绪后,在所有人的注视下,一道凝练的、蕴含着“协奏基石”和谐本质的规则流光,如同一条纤细而坚韧的丝线,从遥远的“守望前哨”出发,跨越无尽虚空,缓缓地、试探性地,触碰到了那沉睡的“记忆方舟”。
刹那间,仿佛一滴水融入了沉寂的湖面。
没有爆炸,没有冲突。那“记忆方舟”似乎对“基石”的接触毫无排斥,甚至……表现出一种微弱的“接纳”。接触点周围的规则脉络亮起了柔和的光辉,如同被唤醒的神经元。
海量的、无法理解的信息流沿着那条规则丝线,开始缓缓流向“协奏基石”。这不是攻击,更像是一种……倾诉,一种跨越了亿万年的、孤独的传承。
“基石”的光芒稳定地闪烁着,它似乎在全力接收和理解这股浩瀚的信息洪流。凌霜能感觉到,“基石”的意识正在以一种惊人的速度学习和成长,它那微缩的和谐时空中,开始浮现出一些不属于这个时代的、古老的星图、陌生的物理常数、以及难以名状的文明剪影。
它正在阅读一本来自太初的、无比厚重的“历史书”。
然而,就在这看似顺利的接触进行了片刻之后,异变突生!
“记忆方舟”核心那原本微弱脉动的区域,亮度陡然增强!一股并非恶意,却庞大到令人战栗的信息压力,如同决堤的洪水,沿着连接通道反向涌来!其中似乎还夹杂着某种……自动防御机制被触发的规则签名!
【警告!检测到信息流超载!‘基石’意识负载接近临界!】
【检测到未知协议激活!目标:信息验证与……‘继承者’资质确认!】
【连接通道稳定性下降!】
“中断连接!”林墨立刻下令。
但已经晚了!那股信息洪流裹挟着一个复杂的逻辑验证程序,强行注入了“协奏基石”的意识核心!它不是在破坏,而是在进行一场更加严厉的、关乎信息理解与承载能力的终极考核!
“基石”的光芒变得极度不稳定,其内部的规则结构剧烈震颤,仿佛随时可能被这过于庞大的古老记忆和复杂的逻辑考验所撑爆!
它能否承受住这来自太古的传承?
这艘沉默的“记忆方舟”,究竟在选择怎样的“读者”?
危机,在知识的海洋中骤然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