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级别紧急会议的气氛,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凝重,甚至带着一丝绝望下的疯狂。当林墨将“观测孔”所见和莉兰塔那骇人听闻的计划和盘托出时,即便是最沉稳的范因斯坦博士,虚拟投影也出现了剧烈的波动。吴庸直接一拳砸碎了合金桌面,怒骂声在隔音极佳的会议室里回荡。
“她怎么敢?!把整个宇宙当成她的培养皿?!”凌霜的声音因愤怒和伤势未愈而微微颤抖,星银灵能不自觉地在她周身激荡,闪烁着危险的光芒。
“因为她认为现有的道路,无论是我们的‘新稳态’还是‘纯净派’的绝对秩序,都是死路。”林墨的声音异常平静,这平静之下是压抑到极致的风暴,“她要创造一个她理想中的‘完美’宇宙,而我们,以及‘纯净派’,都是她实现这个目标的垫脚石和实验数据。”
“我们必须阻止她!在她那该死的‘最终调和协议’完成之前,在‘纯净派’被她弄醒之前!”吴庸低吼道。
“如何阻止?”范因斯坦博士冷静地抛出了最关键的问题,“根据林墨获取的信息,‘纯净派’设计者是规则层面的造物主级存在。莉兰塔敢于算计它,必然有所倚仗,可能是她解析的‘演化派’遗产,也可能是她对‘万象星盘’力量的某种应用。而我们,有什么?”
沉默。绝对的沉默。
面对“清道夫”,他们依靠的是“共鸣之心”的牺牲和整个网络的意志。
面对“厌弃者”,他们依靠的是莉兰塔意外留下的逻辑悖论和拼死一搏。
但现在,他们要面对的可能是一个全盛时期的、掌控宇宙根源规则的“神”,以及一个在幕后操纵一切、智慧与疯狂并存的“导演”。
他们手中的牌,似乎只剩下“创世蓝图”权限、“星银灵能”以及与“星语”网络的连接。这些力量在以往的战斗中无往不利,但面对“设计者”,显得如此渺小。
“我们并非一无所有。”林墨打破了沉默,他的目光扫过众人,“我们有莉兰塔没有的东西。”
“是什么?”凌霜追问。
“我们代表着这个宇宙‘现在’的生命与意志。”林墨一字一句地说,“莉兰塔和‘纯净派’,无论他们多么强大,他们都代表着‘过去’——一个是过去的失败者(演化派),一个是过去的胜利者(纯净派)。他们对于当前这个由‘心火’孕育出的、充满无限可能性的宇宙,缺乏真正的、源自内部的‘理解’。”
他站起身,走到会议室中央的全息星图前,星图上代表着“星语”网络的光点如同璀璨的星河。
“莉兰塔想观察我们与‘纯净派’的冲突来完善协议,这本身就说明,她无法完全模拟或理解生命与绝对秩序碰撞时产生的所有变量。这就是我们的机会,也是我们唯一的武器——我们自身存在的‘不可预测性’。”
“你的意思是……我们要将计就计?”范因斯坦似乎捕捉到了林墨的思路。
“不仅仅是将计就计。”林墨眼中闪烁着计算的光芒,“我们要利用莉兰塔为我们争取的(或者说,她为了实验而预留的)这段时间,做三件事:
“第一,深度挖掘我们现有力量的潜力。 范因斯坦,我要你不惜一切代价,研究如何将‘创世蓝图’的权限与凌霜的星银灵能,以及‘星语’网络的集体意志进行更深层、更危险的融合,不是临时的共鸣,而是创造出一种……稳定的、超越个体层次的‘文明意志实体’。我们要将整个联盟的力量,凝聚成一把能够触及规则根源的‘矛’。”
“第二,主动污染‘剧本’。 莉兰塔需要观察冲突数据。那我们就给她‘数据’,但不是她想要的冲突数据。我们要在整个网络中,在所有文明中,推动一次意识层面的‘超进化’,主动拥抱规则的复杂性与矛盾性,让我们的存在变得更加‘混沌’,更加难以被她的模型预测和解析。让她无法轻易获得‘纯净’的实验结果。”
“第三,寻找‘外部变量’。”林墨的目光投向星图的深处,“莉兰塔的计划基于她对‘演化派’、‘纯净派’和我们当前宇宙的认知。但她是否忽略了什么?‘厌弃者’只是暂时沉寂,‘万象星盘’依旧流落在外,‘虚空低语者’记录中那些未被解读的古老秘密……甚至,‘虚妄之潮’的真正立场和潜力。我们要主动去寻找并引入这些她计划之外的‘变量’,把水搅浑。”
这是一个极其大胆,甚至可以说是疯狂的策略。它不是正面的对抗,而是在认知层面、在存在层面与更高维度的对手进行的一场豪赌。
“这太冒险了,”小李担忧地说,“深度力量融合可能失控,意识超进化可能导致网络分裂,引入外部变量可能招来更可怕的敌人……”
“但坐以待毙,结局早已注定。”凌霜站到了林墨身边,她的眼神重新变得坚定,“与其按照别人的剧本走向毁灭,不如我们自己来书写结局,哪怕结局是疯狂的。”
吴庸深吸一口气,重重点头:“妈的,干了!不就是弑神吗?老子倒要看看,是那些老古董的规则硬,还是咱们不要命的意志硬!”
范因斯坦博士的投影也稳定下来,数据流在他眼中高速运转:“理论上有可行性。‘文明意志实体’的构想虽然前所未有,但基于我们已有的超意识共鸣体经验,并非空中楼阁。我需要‘虚空低语者’的全力协助,以及……可能需要调用‘基石计划’中部分规则锚点的能量。”
“批准。”林墨毫不犹豫,“从现在起,联盟所有资源,向‘溯源行动’第二阶段——‘逆神计划’倾斜。”
---
“逆神计划”在绝对保密的状态下启动。
联盟表面依旧在推进“基石计划”,修复战争创伤,发展科技文化。但暗地里,一股无形的洪流正在涌动。
范因斯坦博士带领着最顶尖的团队,与“虚空低语者”一起,在高度隔绝的实验室中,开始了对“文明意志实体”的艰难攻关。他们将“创世蓝图”的规则框架作为骨骼,将星银灵能的连接特性作为神经网络,试图将亿万意识的集体意志熔铸其中。实验过程充满了危险,多次险些造成规则崩溃和意识湮灭,但每一次失败都让他们离那个理论中的“超然存在”更近一步。
与此同时,一场静悄悄的“意识革命”在“星语”网络中蔓延。不是强制灌输,而是引导。凌霜和她的灵能者们,通过网络共鸣, subtly 地鼓励各个文明去探索自身文化的边缘,去接纳内部的矛盾与不确定性,去创造更加超越常规的艺术和哲学。网络中的“噪音”确实变多了,但这种“噪音”充满了生机勃勃的创造力,使得整个联盟的意识图谱变得更加复杂、更加斑斓,也更加……难以预测。
吴庸则化身幽灵,指挥着“守望者”特种小队,活跃在那些被标记为“高风险高收益”的未知星域。他们根据莉兰塔遗留的线索和“虚妄之潮”偶尔提供的暗示,寻找着“万象星盘”的蛛丝马迹,探索着可能与“厌弃者”同级别的古老存在的遗迹,甚至尝试与一些中立但强大的规则生命体进行极其谨慎的接触。
林墨坐镇中枢,如同一个最高明的棋手,协调着各方行动,同时自身也在不断尝试与“创世蓝图”进行更深层次的沟通,寻找那 elusive 的“钥匙”。他与“虚妄之潮”的联系也愈发紧密,双方的信息共享和协同行动越来越多,虽然“虚妄之潮”依旧保持着那份令人敬畏的理性,但其对联盟的“投资”显然在不断加大。
时间在紧张与期待中悄然流逝。联盟在表面的平静下,进行着一场关乎生死存亡的极限进化。
直到某一天——
范因斯坦的实验室传来了激动到近乎失真的通讯:
“成功了!第一次……第一次稳定维持了千分之一个标准秒!‘文明意志实体’雏形——我们暂时称之为‘守护神’项目——验证了理论可行性!”
几乎在同一时间,吴庸的探索舰队在一个扭曲的星云深处,发现了一片被奇异时空包裹的区域,内部的规则波动与“万象星盘”的描述高度吻合!
而凌霜,在一次深度的网络共鸣冥想中,接收到了一段来自网络意识海洋底层的、模糊却无比古老的祈祷片段,其指向了一个连“虚空低语者”都语焉不详的、被称为“原初摇篮”的传说之地。
碎片,正在一点点汇聚。
道路,正在迷雾中显现。
林墨站在指挥中心,看着这些从不同方向传来的报告,感受着联盟内部那正在孕育的、磅礴而陌生的力量,他知道,决定命运的时刻正在加速逼近。
他们或许还没有找到弑神之剑,但他们已经握住了铸剑的锤与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