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碎者”庞大的尸体如同废弃的战争机器,静静地躺在物流园区的尘埃与血污之中,宣告着一场惨烈战斗的终结。硝烟未散,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混合气味,但那种令人窒息的死亡压迫感,已随着怪物的倒下而逐渐消退。
幸存者们相互搀扶着,从掩体后走出,脸上混杂着疲惫、伤痛,以及一种近乎麻木的庆幸。清点伤亡,无人死亡是不幸中的万幸,但几乎人人带伤,精神与体力的透支达到了极限。王教授和叶晴立刻组织人手,利用李锐小队带来的医疗物资进行紧急处理。
林墨靠在一个相对完好的集装箱上,闭目调息。精神力近乎枯竭带来的阵阵刺痛和眩晕感不断冲击着他的意识,编辑器界面光芒黯淡,能量储备仅剩0.4单位。“现实稳定锚”碎片也在缓慢地汲取着环境中稀薄的游离能量,但速度远跟不上消耗。强行使用“秩序之针”精准编辑现实节点,对他的负担远超预期。
李锐走了过来,递给他一支高能量营养剂。“撑住,我们得尽快离开这里。战斗动静太大,不能久留。”
林墨接过营养剂,一股暖流顺着喉咙滑下,稍微缓解了身体的虚弱感。他点了点头,没有多言。现在每一分力气都需要节省。
休整了不到半小时,在叶晴确认周围没有新的高危能量反应后,队伍再次启程。这一次,气氛更加沉闷。穿越物流园区巢穴的代价是惨重的,每个人都步履蹒跚,伤员需要搀扶,行进速度大打折扣。
接下来的两天,队伍在沉默与警惕中艰难跋涉。林墨的力量尚未完全恢复,只能维持最小范围的稳定场,勉强驱散“低语者”的骚扰,对“掠食者”的压制效果也大不如前。幸而李锐小队经验丰富,叶晴的侦察和赵强的火力构成了可靠的屏障,多次有惊无险地避开了大规模侵蚀体群。
他们穿过废弃的工厂区,绕过塌陷的地下通道,在残垣断壁间寻找着生路。食物和饮水在迅速消耗,绝望的情绪如同蔓延的苔藓,悄然滋生。林墨手中那枚光芒不再耀眼的碎片,成了队伍在无尽黑暗中最顽固的精神支柱。
直到第三天下午,当翻过一座布满弹坑和焦痕的小山坡后,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精神一振!
山坡之下,是一片相对开阔的谷地。谷地的中央,依托着一座废弃的、规模宏大的旧时代防空洞入口,建立起了一片营地。高达五米、由粗粝混凝土和废旧金属构筑的围墙,将营地紧紧包围,围墙上拉着锈迹斑斑却依旧锋利的铁丝网,隐约可见巡逻人员的身影。围墙内部,能看到一些整齐的营房、升起袅袅炊烟的烟囱,甚至还有一小片开垦出来的、种植着耐寒作物的田地!
更重要的是,一种微弱但确实存在的、类似于“现实稳定锚”碎片的秩序能量场,如同一个倒扣的碗,笼罩着整个营地!虽然强度远不如林墨手中的碎片,范围却极其广阔,将营地区域与外界废土的混乱气息清晰地隔绝开来!
第七避难所!他们终于到了!
“到了!我们到了!”人群中爆发出难以抑制的欢呼声,许多人喜极而泣,相互拥抱,连日来的疲惫和恐惧在这一刻似乎都得到了释放。
就连一向沉稳的李锐,眼中也闪过一抹如释重负的光芒。叶晴快速操作设备,确认营地能量签名与数据库中的第七避难所记录吻合。
“保持警惕,按计划接近。”李锐压下众人的激动,下令道。即使到了目的地,在最终进入高墙之前,任何松懈都可能带来致命危险。
队伍沿着山坡小心下行,靠近避难所的大门。那是一座厚重的、由钢铁铸造的闸门,旁边有一个较小的侧门,此时紧闭着。围墙上的哨兵早已发现了他们,几支黑洞洞的枪口从射击孔中探出,警惕地瞄准着这群衣衫褴褛的不速之客。
“站住!表明身份!”一个通过扩音器传来的、冰冷而戒备的声音在高墙上响起。
李锐上前几步,举起双手示意无害,同时亮出了自己的异常调查局证件(虽然可能已无实际权威,但代表着官方背景):“我是前异常调查局江东区特别行动队队长,李锐!我们是从城区突围出来的幸存者,请求进入第七避难所!”
墙头沉默了片刻,似乎在进行核实和讨论。过了一会儿,那个声音再次响起:“你们队伍里有没有感染者或者异常能量反应者?”
“没有!我们经过了严格筛查!”李锐回答。叶晴的设备确实具备基础的污染检测功能,一路走来也一直在监控。
“原地等待!接受检查!”
侧门上方一个不起眼的探头射出一道淡蓝色的扫描光束,缓缓扫过队伍每一个人。林墨能感觉到,那光束中蕴含着一种微弱的探测能量,似乎在分析他们的生命体征和能量波动。他不动声色地收敛了“现实稳定锚”碎片的大部分外在光芒,只保留最基础的稳定效果,编辑器也处于最低功耗的隐匿状态。
扫描持续了约一分钟,光束熄灭。
“哐当——”沉重的侧门缓缓向内打开,露出一条仅容两人并行的通道。
“可以进来了!排成单列,保持秩序!武器上交,进入后会有专人接收和登记!”墙头的声音命令道。
终于可以进去了!幸存者们激动地排好队,依次通过那道象征着生存希望的门扉。李锐小队率先进入,林墨和王教授紧随其后。
踏入避难所大门的那一刻,一股截然不同的气息扑面而来。虽然空气中依旧带着地下空间的潮湿和拥挤人烟的味道,但那种无时无刻不在侵蚀心智的混乱与恶意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略显压抑、却真实存在的“秩序”与“安全”感。笼罩整个营地的微弱稳定场,像一层无形的薄膜,过滤掉了废土的疯狂。
门后是一个宽敞的、灯火通明(依靠某种嗡嗡作响的发电机供电)的安检大厅。数十名全副武装、穿着统一制服(并非军装,而是某种灰色作战服)的守卫严密地把守着各处通道。他们的眼神锐利而冷漠,带着一种见惯了生死离别的麻木。
“所有个人物品放在指定筐内,武器放在那边台子上。排队进行身体检查和信息登记。”一个穿着白大褂、面无表情的工作人员指挥着流程。
人们顺从地交出仅剩的财物和防身武器(李锐小队也上交了大部分制式装备,只被允许保留少量贴身武器),然后排队接受简单的身体检查,主要是查看有无明显外伤和感染迹象,并登记姓名、原职业等基本信息。
轮到林墨时,他注意到那个负责登记的工作人员,在记录到他“图书馆管理员”的职业时,抬头看了他一眼,眼神似乎微微动了一下,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
登记完毕后,他们被带入另一个区域,进行所谓的“净化”和“隔离观察”。所谓的净化,只是用一种气味刺鼻的消毒药水喷洒全身,并更换上避难所提供的、粗糙但干净的灰色制服。隔离区则是一个巨大的、由多个帐篷连通而成的区域,里面已经聚集了数百名面容憔悴、眼神各异的幸存者。他们将被在这里观察24小时,确认没有潜伏的污染或异常后,才能正式分配住所和工作。
直到被送入隔离区,找到一块相对安静的角落坐下,林墨紧绷的神经才稍稍放松下来。他环顾四周,打量着这个所谓的“第七避难所”。
秩序,确实存在。有武装守卫维持秩序,有基本的物资配给(虽然只是稀粥和一小块压缩干粮),有医疗点在处理伤患。人们虽然疲惫惶恐,但至少没有立刻面临死亡的威胁。
然而,一种隐隐的不安感,却如同细微的冰刺,扎在他的感知中。
这里的守卫,似乎……太训练有素了,眼神中的冷漠和审视,远超普通的民兵或应急人员。那种笼罩整个营地的稳定能量场,虽然微弱,但其能量结构……与他手中的“现实稳定锚”碎片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相似感,却又更加死板、缺乏灵动,仿佛是被某种装置固定生成的。
而且,他敏锐地察觉到,在避难所更深层的方向,似乎隐藏着几股……更加隐晦,却让他手中碎片和编辑器都产生微弱悸动的能量波动。那波动,并非纯粹的秩序,反而带着一丝……实验性的、甚至有些危险的气息。
李锐安排好了小队成员的休整,走到林墨和王教授身边坐下,低声道:“总算暂时安全了。这里的防御和秩序比我想象的要好。”
王教授松了口气,感慨道:“是啊,能活着到这里,已经是奇迹了。多亏了李队长你们,还有林墨。”
林墨却没有他们那么乐观,他沉吟了一下,问道:“李队长,你对这个避难所的管理者了解多少?还有那个能量场……”
李锐目光微闪,摇了摇头:“我知道的也不多。第七避难所是最高机密之一,由‘复兴委员会’直接管辖。委员会由军方、前政府要员和一些……特殊领域的专家组成。这个能量场,应该是委员会掌握的某种‘秩序技术’。”他顿了顿,补充道,“到了这里,我们就要遵守这里的规矩。少问,多看,先活下去。”
他的语气平静,但林墨却从中听出了一丝告诫和……某种难以言喻的谨慎。
复兴委员会?秩序技术?
林墨不再多问,只是默默地点了点头。他靠坐在帐篷的支柱上,左手看似随意地搭在膝盖上,掌心却紧紧贴着那枚温润的碎片,编辑器界面在意识深处静静悬浮。
安全,或许只是表象。
这个看似是人类文明最后堡垒的第七避难所,其平静的水面之下,恐怕隐藏着更深的暗流。
他需要尽快恢复力量,更需要弄清楚,这个所谓的“秩序技术”,以及那深处隐藏的能量波动,究竟是怎么回事。
他的目光穿过帐篷的缝隙,望向避难所深处那些灯火通明的、不允许普通幸存者靠近的建筑轮廓。
新的谜团,已然浮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