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正门内外,气氛凝重得如同凝固的胶体。门内,以王教授为首,大刘等青壮年手持简陋“武器”严阵以待,目光警惕地注视着门外的不速之客。门外,李锐三人站定,保持着安全距离,看似放松,但久经训练的身体依旧处于随时可以爆发战斗的微绷状态。
阳光(或者说,那透过厚重云层勉强洒下的昏黄光晕)将双方的影子拉得长长的,在布满碎屑的地面上交织。
李锐的目光再次扫过门内众人,最终定格在林墨身上,更准确地说,是定格在他左手那枚散发着柔和乳白光晕的碎片上。那光芒并不强烈,却仿佛带着一种奇异的魔力,驱散着周围空气中令人不安的因子,连他这种意志坚定的人,靠近后都感觉心头的压抑感减轻了不少。
“王老先生,”李锐率先开口,打破了沉默,他的声音沉稳有力,带着一种让人不自觉信服的气场,“外面的情况,比你们想象的,可能还要糟糕。”
他没有急于谈合作,而是先抛出了信息,这是展现诚意和价值的方式。
“这不是简单的自然灾害或者未知病毒爆发。而是一种……我们暂时称之为‘现实侵蚀’的现象。”李锐用了一个林墨和王教授都能理解的词,“某种高维力量或者规则层面的东西,正在渗透并扭曲我们的世界。你们看到的那些怪物,我们内部档案称之为‘侵蚀体’,它们并非生物,更像是规则漏洞的具现化,或者说……‘清理工’。”
“清理工?”王教授捕捉到这个关键词,眉头紧锁。
“对,清理不符合新规则的存在——包括我们人类。”李锐的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沉重,“目前观察到的侵蚀体有多种类型。最低级的就是门外那些,我们叫它们‘掠食者’,依靠本能攻击活物,对声音、光线敏感,力量速度超越常人,但弱点也明显,头部或者能量核心是要害。”
他顿了顿,看了一眼图书馆侧后方,继续道:“更危险的是一种我们称为‘低语者’的变种,它们能释放精神污染,让人产生幻觉、自相残杀。还有体型巨大、破坏力强的‘粉碎者’。以及……最麻烦的,拥有一定智慧、能驱使低级侵蚀体的‘编织者’。”
这些信息如同重锤,敲在门内每一个幸存者的心上。他们之前遭遇的,果然只是冰山一角!
林墨心中更是凛然。李锐的描述,尤其是“清理工”、“规则漏洞”这些词,与他从玉简中获得的信息(防火墙破损、清理协议)不谋而合!这个李锐,绝对不仅仅是民兵队长!他背后的势力,对这场灾难的本质有相当的了解!
“官方呢?军队呢?”王教授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
李锐脸上露出一丝苦涩:“通讯全面瘫痪,指挥系统陷入混乱。大部分军事基地和重要设施在第一时间遭到了重点‘侵蚀’,损失惨重。现在各地都是各自为战,像我们这样的小股幸存力量有很多,但缺乏统一协调。我们小队原本的任务是护送一位重要研究员和一份关键数据前往城郊的第七避难所,但在途中遭遇了‘编织者’带领的侵蚀体群,被打散了,研究员也……”他摇了摇头,没有说下去,但意思很明显。
“第七避难所?”王教授追问。
“是灾难前秘密建设的几个应急避难所之一,据说有完善的防御工事和生存物资,是目前已知相对安全的地方之一。”李锐给出了一个希望,但随即又泼了冷水,“但具体位置和现状,我们也不完全清楚,只知道大致方向。而且这一路过去,危险重重。”
他话锋一转,再次看向林墨,或者说他手中的碎片:“但是,你们这里的情况,给了我们新的希望。这种能够稳定现实环境、抵御侵蚀的力量,是我们从未见过的!如果这种力量能够复制或者增强,或许能为我们前往避难所,甚至为更多幸存者,开辟出一条生路!”
图穷匕见。李锐终于明确提出了合作的核心——他看中了“现实稳定锚”的力量。
王教授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反问道:“那么,李队长,你们的筹码是什么?除了这些信息,以及你们三个人的战斗力之外。”他必须为整个群体争取最大利益。
李锐似乎早有准备,他示意了一下身后那个背着硕大行军背包的年轻女子。女子谨慎地取下背包,从里面拿出几样东西:
“第一,武器和弹药。”他展示了几把制式手枪和几个压满子弹的弹匣,以及几枚军用手雷。“虽然对高级侵蚀体效果有限,但对付普通的‘掠食者’和自保绰绰有余。”
“第二,专业的医疗包和净水设备。”另一个男子拿出一个密封的医疗箱和一个小型的手压式净水器。这在末世是堪比黄金的资源。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李锐的声音压低了一些,带着一丝郑重,“关于‘侵蚀’和‘侵蚀体’的详细资料,包括它们的能量运行模式、弱点分析、以及我们发现的少数几种可以暂时干扰甚至削弱它们的方法。这些知识,或许比武器更有价值。”
他拿出的筹码确实相当有分量。武器保障安全,医疗和净水维系生存,知识则提供长远的希望。
“另外,”李锐补充道,目光再次扫过林墨,“如果我们合作,在前往第七避难所的途中,我们愿意优先保护并分享所有获得的物资。并且,我可以承诺,将你们这里的情况,尤其是这种‘稳定技术’,上报给避难所高层。这可能会为你们争取到更好的安置条件和资源倾斜。”
条件很诱人。但王教授和林墨都清楚,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李队长,你的条件听起来不错。”王教授缓缓说道,“但有几个问题。第一,我们如何信任你们?第二,这种稳定力量,”他指了指林墨手中的碎片,“并非可以随意复制的技术,它依赖于一件特殊的物品,而且使用它需要付出代价。第三,离开图书馆,前往未知的避难所,风险有多大?我们这里有老人孩子,经不起长途跋涉和频繁的战斗。”
王教授的问题直指核心:信任、力量本质、风险评估。
李锐对于第二个问题似乎并不意外,他点了点头:“我明白。这种力量必然有其限制。我们并非要夺取它,而是希望借助它的庇护。至于信任……”他沉吟了一下,似乎下定了决心,从贴身口袋里取出一个证件,打开,隔着距离展示给王教授和林墨看。
那不是一个普通的民兵证件,而是一个暗蓝色的、带有特殊徽记的证件——异常调查局的证件!职务栏写着:特别行动队,队长。
“我真正的身份,是异常调查局江东区特别行动队队长,李锐。”他坦白了身份,“灾难发生后,调查局损失惨重,残余力量并入应急指挥体系。我们掌握着关于这场灾难最核心的信息。我的任务,不仅是生存,更是收集一切可能对抗‘侵蚀’的情报和力量。你们这里的发现,至关重要。”
异常调查局!林墨心中一震!果然!他之前的猜测没错!苏婉的同事,或者说上级,竟然以这种方式出现了!
王教授虽然不太清楚异常调查局的具体职能,但“特别行动队”、“核心信息”这些词,让他意识到对方来头不小。官方背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可信度,但也意味着更大的责任和潜在的管制。
“至于风险,”李锐收起证件,语气坦诚,“离开这里,风险极大。但留在这里,真的是长久之计吗?食物、饮水终会耗尽。门外的侵蚀体不会消失,甚至可能引来更强大的存在。据我们观察,‘侵蚀’现象是在缓慢扩大的,这个‘稳定区’能否一直维持,也是未知数。第七避难所,是目前已知最有可能存在的、具备长期生存能力的据点。冒险一搏,或许还有生机;固守待毙,最终可能只有……”
他没有说下去,但意思不言而喻。
图书馆内陷入了沉默。李锐的话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众人潜意识里不愿面对的残酷未来。留在这里,看似安全,实则是坐吃山空,慢性死亡。离开,九死一生,但有一线抵达真正庇护所的希望。
所有人的目光,最终都落在了林墨身上。他手中的碎片,是去是留的关键。他的决定,将影响所有人的命运。
林墨能感受到那沉甸甸的目光。他看了一眼身边疲惫但眼中燃起一丝希望火苗的幸存者,又看了看门外目光坚定、筹码充足的李锐。
他深吸一口气,感受着碎片传来的稳定力量,以及脑海中编辑器那缓慢恢复的能量。留下,他可以慢慢摸索碎片和编辑器的力量,但需要独自面对资源枯竭和未知威胁。离开,可以与拥有更多信息和资源的官方力量合作,但必须踏上险途,并且自己的秘密可能面临暴露的风险。
这是一个艰难的选择。
他抬起头,看向李锐,问出了一个自己最关心的问题:“李队长,关于这种‘现实侵蚀’的源头,你们调查局,有线索吗?”
他想知道,官方到底对“编辑器”、“防火墙”这些概念,了解多少。
李锐的目光锐利起来,他深深地看了林墨一眼,缓缓说道:“源头……指向一些无法用现有科学解释的‘异常点’。我们怀疑,这场灾难,并非偶然。但更具体的信息,属于最高机密。如果你同意合作,并在途中证明你和你这件‘物品’的价值,或许……有权限接触到一些核心档案。”
李锐的回答滴水不漏,但暗示了背后有更深层的秘密。
林墨沉默了。他知道,自己恐怕没有更好的选择。孤军奋战,在这个加速崩坏的世界里,太难了。
他看向王教授,又看了看身后那些期盼的目光,终于下定了决心。
“我们可以合作。”林墨的声音清晰而坚定,“但有几个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