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的京城,雨水渐渐多了起来,淅淅沥沥的雨丝落在璟王府的庭院里,打湿了院中的兰草。萧璟渊坐在书房里,面前摆着一张巨大的地图,上面标注着京城、江南、洛阳、扬州四个地点,还有密密麻麻的红线,连接着各地的食材行和漕运路线 —— 这是他为桃记搭建 “四地食材供应链” 的初步规划。
“王爷,江南织造局的回信到了,他们说可以优先安排桃记的食材漕运,从江南到扬州,最快五天就能到;京郊药膳园的‘时令食材清单’也整理好了,三月供荠菜、四月供春笋、五月供莲子,每月月初能准时送到各分店。” 秦风走进书房,手里拿着两封书信,递给萧璟渊。
萧璟渊接过书信,仔细看了看,嘴角露出一丝笑意:“很好,江南织造局那边,你再传信过去,就说谢谢他们的支持,以后桃记的宫廷药膳食材,也会优先从江南采购,互利共赢。京郊药膳园那边,让他们多派几个人盯着,确保食材新鲜,不能出问题。”
“是,王爷,我这就去办。” 秦风躬身应下,转身离开书房。
萧璟渊重新看向地图,手指在江南和扬州之间的红线上划过 —— 扬州分店筹备在即,食材供应是关键,苏软桃之前说 “扬州春笋口感硬,需要江南春笋补充”,他必须确保江南的食材能及时送到扬州,不能耽误分店开业。
他拿起笔,在地图上标注出几个关键的漕运节点:“苏州码头 —— 南京码头 —— 扬州码头”,每个节点都写着 “预计到达时间” 和 “对接人”,还特意标注了 “优先运输桃记食材,遇雨天顺延一天”。
做完这些,萧璟渊又拿出一本笔记本,开始整理 “四地食材供应链明细”:
江南:主供春笋、莲子、桂花、建宁莲子,由吴老板的食材行负责采购,通过漕运运往扬州、京城。
京郊:主供荠菜、生姜、羊肉、本地蔬菜,由药膳园直接供应京城、洛阳分店,短途运输,确保当日新鲜。
洛阳:主供北方羊肉、本地杂粮,由洛阳食材行负责,供应洛阳分店,多余部分可调运至京城。
扬州:主供本地水产、火腿、腊肉,由扬州本地食材商供应,江南食材不足时,从江南漕运补充。
每个部分都写得详细,包括供应时间、数量、对接人、应急方案,甚至还标注了 “食材损耗率控制在 5% 以内”“运输过程中需用保温箱保存” 等细节。
整理完,萧璟渊看了看窗外,雨已经停了,夕阳透过云层洒下来,映在庭院的兰草上。他想起苏软桃昨天说 “学堂的学员需要新鲜的江南食材做实操”,便拿起明细,起身往桃记走去 —— 他想把供应链的规划给苏软桃看看,让她放心,也听听她的意见。
桃记总店的后院里,苏软桃正在教学员们辨认新鲜的江南莲子,看到萧璟渊进来,笑着说:“阿渊,你怎么来了?是不是有供应链的消息了?”
“嗯,江南织造局和京郊药膳园都回信了,供应链的初步规划我整理好了,你看看,有什么需要调整的。” 萧璟渊走到她身边,把明细递给她,“你管教学和药膳口味,我管食材和运输,咱们分工合作,确保学堂和分店都有新鲜食材。”
苏软桃接过明细,认真地看了起来,学员们也围了过来,好奇地看着上面的内容。当看到 “江南春笋优先供应扬州分店,多余部分送学堂做实操” 时,苏软桃笑着说:“太好了!学堂的实操课正需要新鲜的江南春笋,学员们学辨材、做药膳,都得用好食材,不然学不到真东西。”
学员李石头是京郊农户家的,对京郊药膳园很熟悉,他指着 “京郊供应清单” 说:“苏姑娘,萧公子,京郊的荠菜四月中旬就老了,要是五月还需要,得提前种第二茬,我可以让我爹帮忙盯着,确保供应。”
“谢谢你,石头,” 苏软桃笑着说,“你对京郊的食材熟,以后京郊药膳园的供应,还要多麻烦你帮忙留意。”
萧璟渊也点点头:“石头,要是有需要,你直接跟秦风联系,王府会派人配合你,确保食材供应。”
李石头开心地答应了,学员们也纷纷表示,要是家乡有好食材,愿意帮忙联系,学堂和分店的食材供应,一下子多了不少 “帮手”。
苏软桃继续看明细,当看到 “应急方案:某地食材断供,可调运其他三地的同类食材” 时,她心里满是感动 —— 萧璟渊考虑得太周全了,连突发情况都想到了,有这样的供应链,不管是学堂的教学,还是分店的运营,都能安心不少。
“阿渊,这个供应链规划很好,不用调整,” 苏软桃把明细还给萧璟渊,“就是辛苦你了,要协调这么多地方,还要盯运输,肯定很费精力。”
“不辛苦,” 萧璟渊揉了揉她的头发,眼里满是温柔,“你的心愿是传扬药膳,我的心愿是帮你实现心愿,只要你开心,我做什么都值得。”
学员们看着两人的互动,都露出了善意的笑容,春杏还小声对身边的林晓月说:“姑娘和王爷真好,互相帮衬,像一家人一样。”
夕阳西下时,萧璟渊要回王府处理朝政,苏软桃送他到门口,轻声说:“阿渊,路上小心,要是供应链有什么问题,随时跟我说,咱们一起解决。”
“好,” 萧璟渊握住她的手,“你也别太累,学堂的课不用每天都上,注意休息,我会让秦风多帮你盯着供应链的事。”
看着萧璟渊的马车消失在街角,苏软桃心里满是安稳。她知道,有萧璟渊帮她搭建供应链,有学员和街坊们的支持,不管是学堂的教学,还是扬州分店的筹备,都能顺利推进。而她要做的,就是用心教好每一堂课,用心做好每一道药膳,把母亲的初心,把江南的温情,永远传下去。
回到后院,学员们还在讨论供应链的事,王小丫笑着说:“苏姑娘,有萧公子这么靠谱的供应链,咱们以后学药膳、做药膳,再也不用担心食材不好了!”
“是啊,” 苏软桃笑着说,“食材是药膳的根,有了好的供应链,咱们的根就扎稳了,以后就能把药膳做得更好,传得更远。”
后院的桂树在夕阳下闪着光,晚风拂过,带着淡淡的清香。苏软桃看着学员们开心的笑脸,心里满是期待 —— 她仿佛看到,不久的将来,学堂的学员们带着药膳手艺,回到家乡开起了药膳馆;扬州分店门口排起了长队,客人都在称赞 “这江南药膳,真地道”;而她和萧璟渊,就守着这份初心,守着这份温情,把江南药膳的味道,传遍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