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遗产苏醒中
第二幕:骊山惊变
第33章:幽谷藏碑文
第一节:深谷异象
沿着迷雾中感知到的安全路径前行半个时辰后,林夙眼前的景象豁然开朗。
他仿佛穿透了一层无形的薄膜,周身那令人窒息的精神压力骤然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山谷中异常清新的空气,带着雨后泥土和青草的芬芳。
这里是一处完全被陡峭岩壁环抱的碗状谷地,大小约有两个足球场。令人惊异的是,谷中温暖如春,与外界禁地的阴冷形成鲜明对比。更奇特的是,谷地上空虽然也被淡淡的雾气笼罩,但那雾气却泛着柔和的乳白色光晕,将整个山谷映照得如同晨曦初露。
谷地中央,是一片平整的黑色岩石地面。而就在那岩地正中央,巍然矗立着一块高度超过五米的巨大石碑!石碑通体呈玄黑色,材质非金非玉,表面光滑如镜,却又布满了无数深深浅浅、闪烁着微光的奇异刻痕。
林夙的心脏猛地一跳!这石碑的材质、风格,尤其是那刻痕的韵味,与他怀中那份来自现代的残碑拓片,以及他穿越时触摸的那块骊山残碑,同出一源!
但眼前这块,更加完整,更加宏伟,上面刻录的“音韵序列”也远比拓片上的残章要复杂、庞大得多!它静静地立在那里,仿佛亘古以来便存在,散发着苍茫、浩瀚而又神秘的气息。
他强压下激动的心情,没有立刻上前。作为一名考古学者,他深知面对未知遗迹时,贸然接触可能带来的危险。他停下脚步,仔细观察四周。
谷地内寂静无声,没有任何动物活动的痕迹。地面干净得异常,连一片落叶都没有。他注意到,以石碑为中心,地面上的黑色岩石呈现出一圈圈同心圆状的纹理,仿佛水面的波纹被瞬间固化。
这一切都表明,此地非同寻常。
第二节:科学的审视
林夙从怀中取出那份已然泛黄的残碑拓片,将其展开,与远处的巨大石碑进行初步比对。
“结构一致……笔画走向的弧度完全相同……这里的符号是拓片上的进阶形态……”
他喃喃自语,眼神越来越亮。这绝不仅仅是相似,而是完完全全的同一体系,眼前这块就是母本!
他深吸一口气,开始运用考古学的专业方法进行远程勘察。
首先判断方位:石碑坐北朝南,符合古代某些重要祭祀或铭文建筑的规制。
观察风化程度:碑体表面光滑,刻痕边缘清晰锐利,几乎看不到自然风化的痕迹,仿佛昨日刚刚刻好。这与它散发出的古老气息形成矛盾。
分析能量场:他闭上眼,全力运转“基础锻体术”并调动精神力去感知。能清晰地“看”到,以石碑为中心,弥漫着一个稳定而强大的能量场,那乳白色的光雾正是这个能量场的显化。也正是这个能量场,驱散了禁地的诡异迷雾和精神侵蚀。
“一个强大的、稳定的、具有净化功能的力场发生器?”林夙脑中冒出这个现代词汇。这石碑,不仅仅是一块记录信息的石头,它本身就是一个超时代的造物!
他小心地向前迈出几步,进入那片黑色岩地范围。脚底传来温润的触感,仿佛玉石。怀中的执法令牌震动变得更加温和,不再是警示,而更像是一种……共鸣与指引。
他尝试着,在心中默念一个已掌握的、代表“识别”或“询问”之意的简单符音音节。
嗡——
就在音节于他意识中落下的瞬间,巨大的石碑似乎微不可察地轻轻一震!虽然肉眼难以察觉,但林夙敏锐地感知到,周围那乳白色的能量场,如同平静的湖面被投下一颗石子,荡开了一圈细微的涟漪!
有效!这石碑是“活”的!它能对正确的“符音”产生反应!
第三节:历史的回响
这个发现让林夙信心大增。他不再犹豫,快步走到巨大的石碑面前。
离得近了,更能感受到它的磅礴气势。碑体冰寒刺骨,靠近时,周围的温度都下降了几分。上面刻录的符号并非简单的平面雕刻,而是有着细微的立体结构,某些关键节点甚至镶嵌着米粒大小、早已失传的未知晶体,内部仿佛有能量在缓缓流动。
他伸出手,屏住呼吸,将掌心缓缓贴在了冰冷的碑面上。
就在接触的一刹那!
轰!!!
仿佛有惊雷在脑海中炸响!
无数纷乱的光影、声音、信息碎片如同决堤的洪水,汹涌地冲入他的意识!
他看到了:无垠的星海,庞大的青铜舰队在虚空中航行!
他听到了:万千人吟诵着晦涩的音节,声音庄严肃穆!
他感受到了:一个无比宏大、冷静而又非人的意志,在规划着某种跨越时空的伟业!
“呃啊……”剧烈的头痛让他几乎跪倒在地,但他死死咬着牙,手掌如同被吸附般无法从碑面上移开。这些碎片化的信息太过庞大、太过超越认知,几乎要撑爆他的大脑。
就在他感觉意识即将涣散时,他穿越前破解残碑密码的场景,以及这段时间反复研究符音的记忆,如同锚点般浮现,帮助他在信息的洪流中勉强守住了一丝清明。
他不再试图去“理解”所有信息,而是将注意力集中在那浩瀚的“音韵序列”本身。那不再是冰冷的符号,而是一首宏大乐章的音符,是一段承载着文明密码的基因序列!
一些之前百思不得其解的复杂结构,在这些信息碎片的冲击下,竟然变得清晰起来。仿佛缺失的拼图被瞬间补上,许多符音的真正含义和发音技巧,自然而然地被他所领悟。
这个过程不知持续了多久,当信息的洪流逐渐退去,林夙浑身已被冷汗湿透,脸色苍白,但眼神却亮得惊人!
他不仅确认了这石碑就是激活皇陵的终极“钥匙”,更从中获得了远超想象的知识传承!
第四节:文明的密钥
林夙瘫坐在石碑下,大口喘息,消化着脑海中多出来的海量信息。
他明白了,这块石碑既是“地图”,也是“说明书”,更是身份认证的“检测器”。上面刻录的完整“音韵序列”,不仅仅是打开皇陵大门的密码,更是一套完整的、与皇陵内部系统交互的“语言体系”和“操作指令集”。
从简单的门户开启,到复杂的设备调用,甚至更深层的权限获取,都需要通过吟诵或运用不同组合、不同频率的“符音”来实现。
他抬头仰望这块巨大的石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留下这一切的“始皇”,其科技与力量层次,远远超乎他最初的想象。这绝非凡间的帝王,更像是……追逐星辰的文明引领者。
而自己,这个来自异世的考古学者,为何会成为这伟大遗产的“有缘人”?仅仅是因为巧合吗?那段不属于自己的记忆碎片又是什么?
谜团似乎解开了一部分,但更深、更巨大的谜团也随之浮现。
休息足够后,他站起身,再次将手轻轻放在碑文上。这一次,没有了信息冲击,只有一种水乳交融般的亲切感。碑文上那些原本冰冷的刻痕,在他眼中仿佛活了过来,与他脑海中的知识相互呼应。
他已经掌握了开启第一道门户所需的核心密码,也知晓了接下来大致的路径方向。
是时候继续前进了。
他最后深深看了一眼这块承载着文明重量的石碑,将其上最关键的一部分符音结构牢牢铭记于心。
然后,他转过身,目光投向山谷另一侧,那里有一条被能量场自然开辟出的、通向骊山更深处的幽静小径。
手握文明的密钥,肩负未知的使命,林夙踏上了通往最终谜底的最后一段路程。他的背影在乳白色的光晕中,显得坚定而决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