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的余威如同粘稠的潮水缓缓退去,窗外那片永恒的灰霾似乎明亮了微不可查的一丝,但远未达到“晴朗”的程度,只是从“深灰”变成了“浅灰”。死寂依旧是主旋律,但那种令人心脏停跳的、绝对的“感知剥夺”感已经消失,至少,我能清晰地听到自己有些急促的呼吸和心跳声。
“安全时段”到了。
我依旧不敢大意,小心翼翼地靠近门边,耳朵贴在冰冷的门板上,仔细聆听了足足五分钟。门外一片寂静,仿佛昨夜那规律的敲门声和充满恶意的低语都只是一场集体幻觉。但我墙角那只被塑料盆扣着的、偶尔还会抽搐一下的断手,无声地证明着一切的真实性。
“暂时安全。”我低声通报,紧绷的神经稍微松弛了一些,随之而来的是强烈的疲惫感和饥饿感。
【生命体征监测:体力严重透支,建议立即补充能量和水分。】罗一鸣适时提醒。
我走到床边,从床底拖出藏着的补给。看着仅剩的三瓶水和四包压缩饼干,生存的压力再次具象化。这点东西,就算极度节省,也撑不了几天。
“必须找到其他获取资源的途径。”我拧开一瓶水,小口啜饮着,感受着液体滋润干渴喉咙的微弱愉悦,“光靠每天随机投放的补给,太被动了。”
【同意。】罗一鸣回应,【根据昨日观察,‘邻居’具备一定智能和攻击性,且对补给有强烈占有欲。推测其他幸存者面临类似处境,甚至更糟。资源争夺将成为常态。】
【所以我们得主动出击!】古博士的思维总是充满行动力,【不能老窝在这个破屋子里!规则一只是说不能‘独自’在白天离开,又没说完全不能离开!我们得想办法出去看看!】
“出去?”我看向那扇薄薄的门板,门外可能潜伏着未知的危险,“怎么出去?和谁一起?规则里的‘非独自’怎么界定?”
【这是个关键问题。】罗一鸣开始构建模型,【‘非独自’的可能解释:一、与其他被领域认可的‘幸存者’结伴。二、与特定‘非敌对性规则衍生物’同行。三、利用某种手段,使自身在规则判定中不被视为‘独自’。】
【第三种听起来有点意思!】古博士来了兴趣,【比如……弄个录音机循环播放聊天声?或者让清清幻化出几个人形跟着你?】
清清立刻摇头:【不行不行,我的幻术能量波动太明显了,万一被规则判定为‘挑衅’或者‘作弊’就完了!而且维持幻术很耗力量的,在这里恢复又慢……】
【博士的方案风险过高。】罗一鸣否决,【建议优先考虑第一种可能:寻找其他幸存者。】
寻找其他幸存者?在这死寂的、危机四伏的楼里?
我想起昨天清晨隔壁那声急促的开关门声。他\/她至少成功拿到了一次补给,并且活到了现在。这或许是一个潜在的接触目标。
但如何接触?贸然敲门?谁知道会不会触发什么隐藏规则?
【我们可以先尝试非接触式沟通。】罗一鸣提出了方案,【例如,通过管道、通风口传递信息,或者在门上留下记号。需要先对房屋结构进行更精细的勘察。】
就在这时,一阵极其微弱、断断续续的哭声,隐隐约约地从某个方向传了过来。
是一个孩子的哭声!
声音很小,充满了恐惧和无助,仿佛被什么东西捂住嘴,只能泄露出丝丝缕缕的悲鸣。在这片死寂中,显得格外清晰,也格外揪心。
我的动作瞬间停滞,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攥紧。有孩子被困在这里?
【声源定位:大致方向为楼上或斜上方单位。】罗一鸣快速分析,【音频特征分析:音调、频率符合人类幼童(约4-6岁)哭泣特征,情绪痛苦指数高。】
【是个小孩?!】古博士的声音也充满了震惊和一丝不忍,【这鬼地方还有孩子?!怎么办佐佐?我们能做点什么吗?】
清清的光影也波动起来,显得十分焦虑:【听起来好可怜……】
同情心在疯狂呐喊。一个孩子,独自(或许和亲人一起?)面对这种恐怖,该有多绝望?
但理智却在拉响警报。规则领域里,任何不同寻常的声音,都可能是陷阱。
“会不会是……诱饵?”我压低声音,说出了最残酷的猜测,“就像昨晚那个‘邻居’的低语一样,利用人的同情心,引诱我们违规?”
【可能性存在,且不低。】罗一鸣冷静地泼着冷水,【规则未禁止‘回应哭声’,但‘回应’本身可能构成某种意义上的‘互动’,从而触发未知风险。尤其在‘安全时段’,规则的惩罚机制可能更加隐蔽。】
【可万一是真的呢?!】古博士反驳,【万一真是个孩子需要帮助,我们难道就眼睁睁听着?】
团队内部出现了分歧。感性与理性的冲突。
我陷入两难。那哭声像一根细针,不断刺穿着我的心理防线。我想起自己小时候害怕时,多么渴望有人能帮帮自己。
【或许……可以尝试一种最低限度的、非直接的‘回应’?】罗一鸣再次提出了折中方案,【不进行语言交流,不暴露自身位置。例如,制造一种规律的、非自然的敲击声,回应哭声。观察对方的反应,以及……领域的反应。】
“敲击声?”我若有所思。这像是一种试探,既表达了“我听到了,我存在”,又没有直接进行信息交互,风险相对可控。
“用什么敲?敲哪里?”
【管道。】罗一鸣指向厨房锈蚀的水管,【金属管道传声效果好,且源头难以精确定位。使用莫尔斯电码或某种简单节奏,传递‘坚持’或‘安静’的信息。】
【这个可以!】古博士表示支持,【就算真是陷阱,我们也没违规!要是真孩子,说不定能听懂,给他点希望!】
决定已下。我走到厨房,找到一截暴露在外的水管,从工具箱里翻出一把稍微结实点的扳手。
孩子的哭声还在断断续续地传来,时大时小,充满了不安。
我深吸一口气,举起扳手,按照罗一鸣临时在我脑中生成的、代表“保持安静,等待”的简单节奏代码,轻轻地在水管上敲击起来。
“咚…咚咚…咚…咚…”(.-..-.-..-.)
清脆的金属敲击声沿着管道传播出去,在这死寂的环境里异常清晰。
几乎在我敲击完成的瞬间——
楼上的哭声,戛然而止。
成功了?他\/她听到了?理解了?
我们屏息等待。
几秒钟后,一阵更加急促、用力,但同样带着某种规律的敲击声,从同一根管道传了回来!
“咚咚…咚…咚咚咚…”(…...-...–.)
罗一鸣迅速解码:【信息内容:救命。】
是真的!楼上真的有一个被困的幸存者,而且很可能是个孩子!他\/她在求救!
一股混合着激动和更沉重责任感的情绪涌上心头。
然而,还没等我们做出下一步反应——
“滋啦……滋啦……”
一阵尖锐的、仿佛金属摩擦的噪音,突然从房间的各个角落——墙壁、地板、天花板——同时响起!这噪音毫无规律,充满了恶意,瞬间覆盖了管道里微弱的敲击声!
同时,我胸口的翡翠传来一阵轻微的、针刺般的警示感!
【警告!检测到规则能量异常波动!领域对‘非标准信息交互’产生反应!】罗一鸣疾声警告。
【妈的!果然有监控!】古博士大骂。
那尖锐的噪音持续了十几秒,然后像出现时一样突兀地消失了。
管道里,再也没有传来任何敲击声。楼上的哭声,也彻底沉寂了下去。
死寂,重新笼罩了一切。
我们成功进行了接触,确认了其他幸存者的存在,但也立刻引来了规则的“关注”。
这一次只是警告性的噪音。
下一次,会是什么?
我看着手中冰冷的扳手,心情复杂。我们迈出了主动探索的第一步,但前方,是更深不可测的迷雾与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