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氏脸色一白,笑道:“看您说的,我就是想给闺女找个富裕人家。”
“少来这套。”高神婆打断她,“既然只要钱多,我这儿倒是有两个路子。”
魏氏忙凑近倾听。
“第一条,配阴婚。”高神婆压低声音,“镇上李老爷的独子前些日子没了,正要找个年轻姑娘配婚。愿意出五十两。”
魏氏倒吸一口凉气:“配阴婚?那不是要把妙妙……”
“活埋。”高神婆面无表情,“第二条,卖到县里的怡红院。老鸨看了你闺女的画像,愿意出四十两,以后接客赚的钱还能分你两成。”
魏氏只觉得浑身发冷。她虽然重男轻女,可也没想过要把女儿往死路上逼。
“这,这也太……”
“太什么?”高神婆冷笑,“你不是只要钱多吗?配阴婚给的最多,还省了以后的麻烦。卖到窑子里虽然一次给得少点,胜在细水长流。”
魏氏失魂落魄地往家走。五十两,只要点头,儿子们就有救了。
可,那是她亲闺女啊。
“娘,亲事说得怎么样了?”一进门,黎妙妙就急切地问。
魏氏支支吾吾:“还在说,对方家境不错。”
夜里,黎金水听说这两个选择后,沉默了许久。
“配阴婚太损阴德了。”他最终叹了口气,“要不还是卖到窑子里吧,好歹留条活路。”
魏氏却犹豫道:“卖到那种地方,传出去多难听?配阴婚好歹是明媒正娶。”
黎金水震惊地看着她:“你疯了?那是要活埋的!”
“小声点!”魏氏捂住他的嘴,“妙妙要是知道咱们打算把她卖到窑子,肯定不愿意。但要是说给她找个好人家,她说不定就答应了。”
黎金水看着妻子,突然觉得她陌生得很。
西厢房里,黎妙妙对父母的盘算一无所知。
她摸着儿子小时候穿过的肚兜,眼泪止不住地流。
“宝儿,娘该怎么办啊……”
……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老吴家的院子里就已经热闹起来了。
吴多福站在井边,双手叉腰,眉头皱得能夹死苍蝇。
他盯着那口差点害了全家性命的井,心里直冒火。
“爹,我看咱们得把这井口封小点,再做个小门加把锁。”吴铁柱摸着井沿说道,“这样既能防人下毒,又不耽误自家用水。”
“光是加锁还不够,墙也得加高。”吴铁生插嘴道,“昨儿我瞧了瞧,后院那墙矮得很,半大的孩子一撑就能翻过来。”
黎巧巧听着大家的讨论,心里头琢磨开了。
她记得现代农村有些老井就是加了水泥台子,只留个小洞口,再用带锁的铁盖封住。想到这里,她忍不住往前凑了凑。
“爹,我有个想法。”黎巧巧的话,一下子把大家的注意力都吸引过去了。
吴多福转头看她,点点头:“铁牛媳妇有啥想法,说说看。”
“咱们可以砌个半人高的台子把井口围起来,就留个小圆洞放水桶。再做个手摇的轱辘,这样打水不费劲,也不用总把桶放井里了。”黎巧巧边说边比划,“井口上头最好加个木盖,再上把锁,除了自家人,谁也别想动这井水。”
一直没吭声的吴涯眼睛一亮,道:“这主意好。手摇装置我可以来做,我在镇上铁匠铺见过类似的玩意儿。”
张金花站在门口,听着巧巧的主意,脸上露出赞许的表情。
黎巧巧继续提议:“还有那围墙,光加高还不够,墙头上最好插些碎瓦片,尖尖朝上,谁想翻墙都得掂量掂量。”
这话一出,吴家男人们纷纷点头。
吴多福一拍大腿:“就这么办!老大,你去请王木匠来帮忙;老二,你带人去河边捡些破瓦片回来;老四,手摇装置的事就交给你了。”
黎巧巧这才心满意足地转身进屋,临走前悄悄朝吴涯使了个眼色。
吴涯会意,轻轻点了点头。
早饭过后,吴家院子里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
王木匠带着工具匆匆赶来,听了吴涯的解释,立刻明白了手摇打水装置的做法。
俩人蹲在地上,用木棍画着图样,讨论得热火朝天。
后院里,吴铁柱和吴铁生带着几个半大的小子,正忙着和泥砌墙。
邻居听说吴家要加固围墙,也纷纷过来搭把手。
这个递块砖,那个和一锹泥,庄稼人有的是力气,干活时还不忘插科打诨,院子里笑声不断。
黎巧巧也没闲着,她和如意一起给大家端茶送水,偶尔见哪里需要人手,就上前帮一把。
“四婶婶,你歇会儿吧,这些粗活让我们来就行。”吴哲浔见黎巧巧提着满满一桶水走过来,赶紧接了过去。
黎巧巧抹了把额头的汗,笑道:“不碍事,多个人多份力。”
张金花从厨房窗户看见这一幕,皱了皱眉,放下手中的菜篮子走出来:“巧巧,回屋歇着去,这些活不是女人家该干的。”
黎巧巧知道婆婆这是心疼她,但还是坚持道:“娘,我也是吴家一份子,家里有事,我哪能闲着啊。”
一旁的邻居大娘笑道:“金花啊,你这媳妇可真勤快,有这样的儿媳妇是你的福气。”
张金花脸上有光,语气也软了几分:“这孩子就是太实在,不知道疼惜自己。”
黎巧巧趁机道:“娘,我不累,等把这筐瓦片递过去就歇着。”
吴涯正和王木匠忙活着打水装置。俩人已经做好了木质支架,正在调试手摇把。
“铁牛啊,你这脑子可真灵光,这装置做得比镇上大户人家的还好使。”王木匠摇着刚刚装好的把手,满意地看着水桶稳稳当当地升上来。
吴涯笑了笑,没说话。
这设计其实是黎巧巧提出的,他只是凭借现代的记忆和她一起完善了细节。想到这里,他不由自主地朝黎巧巧那边望去,只见她正踮着脚,给砌墙的吴铁柱递瓦片。
阳光照在她认真的侧脸上,竟让他有一瞬间的失神。
“小两口感情真好啊。”王木匠顺着吴涯的目光看去,打趣道。
吴涯轻咳一声,收回视线,继续摆弄手中的零件。
日头渐高,工程也进展顺利。
井口已经砌好了半人高的台子,只等水泥干透就能装上木盖。
后院的围墙也加高了不少,墙头上插满锋利的碎瓦片,在阳光下闪着冷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