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挽宁点点头,扶着裴执的手,小心翼翼爬上梯子。屋顶铺着青瓦,被月光照得暖暖的,裴执早就铺了块毯子,两人坐在上面并肩看星空。
“你看,那是北斗七星,像个勺子。”裴执指着星星给她介绍,“还有那边,那颗最亮的是启明星,早上天不亮就会出来。”
叶挽宁靠在他肩头,顺着他指的方向看。星星闪烁着,真像他说的那样。她从没认真看过星空,原来晚上的星星这么好看,密密麻麻的把夜空都照亮了。
“那是什么?”叶挽宁指着天上一条淡淡的光带,像银色的河。
“那是银河。”裴执忽然温柔地说,“牛郎和织女就隔在银河两边,每年只能在七月初七见面。”
叶挽宁想起给孩子们讲的故事,忍不住问:“他们不会孤单吗?”
“会吧。”裴执抱紧她,把她搂得更紧,“不过我们不会像他们那样,我会一直在你身边,无论什么时候。”
他的唇瓣不知是不是故意,不小心碰到了叶挽宁的额头,微微的温热,像指尖轻轻挠了一下。叶挽宁耳朵瞬间红了,整个人都僵住。
裴执察觉到她的不安,却没放开,反而低头在她耳边轻声说:“挽宁,有你在身边,真好。”
叶挽宁靠在他怀里,闻着他身上的檀香,心里满是甜蜜。她抬脸看星空,星星还在闪,银河像条长长的银色丝带,温柔地横跨在夜空上。
“裴执,”叶挽宁轻声说,“我们以后每年都来这里看星星好不好?”
裴执“嗯”了一声,吻了吻她的发顶。
叶挽宁迟疑了片刻,还是扶住了竹马。她像小豆子那样,一只脚踏在横木上,正想把另一只脚也抬上去,却突然一晃,差点跌下来。
“小心!”裴执的声音传来,他大步跑过来,双掌扶住竹马的杆子,稳稳兜住她的身体,“别急,先把重心放稳。”
叶挽宁心漏跳了一拍,后背能感觉到他掌心的温度,带着点力气,整个人顿时稳当了。她学着小豆子的样子慢慢调整脚步,可竹马还是不听话,走两步歪一下。
“脚再分开点,跟肩同宽。”裴执在她耳边说话,弯腰几乎贴着她的后背,“对,就这样,慢慢往前走,我扶着你,别怕。”
叶挽宁深吸一口气,跟着他的节奏一步一步往前挪。一开始还磕磕绊绊,走了十几步,居然慢慢稳当了。
“啊!”她忍不住笑,刚想加快速度,却没注意脚下的石子,竹马猛地一歪。
裴执眼疾手快,赶紧收紧手臂,把她往怀里带了带:“慢点,别急着快。”
叶挽宁停下脚步,脸有点热——刚才差点摔进他怀里,鼻尖都蹭到他衣襟了。
周围的孩子都笑着鼓掌,小豆子喊:“挽宁姐姐真棒!一学就会!”
“夫人真聪明,一学就会。”裴执笑着,伸手帮她擦掉额头的细汗,指尖轻轻蹭过她的皮肤,“累了吧?歇会儿再玩。”
下午阳光很好,透过亭子的格子窗照在石桌上。叶挽宁和裴执坐在凉亭里,面前放着套紫砂茶具。裴执拿着把小扇子,悠悠地扇着炉子里的炭火,准备煮茶。
“加点桂花好不好?”叶挽宁看着亭子里的桂花罐,小声问裴执。她知道裴执也喜欢花茶,上次加了桂花,他喝了两杯。
“好啊,听你的。”裴执点头,腾出一只手让她往壶里加桂花。
叶挽宁拿过桂花罐正要倒,没注意炉子里的火星溅出来,掉在她手背上。叶挽宁“嘶”了一声,赶紧缩回手,手背上已经红了一小块。
“怎么这么不小心!”裴执立刻放下扇子,伸手抓过她的手,俯下身对着发红的地方轻轻哈气。他皱着眉头,眼里满是心疼,“烫到你我会心疼的,下次离炉子远点,我来就行。”
叶挽宁耳尖瞬间红了,手背上能清楚感觉到他呼吸的温度,暖得发痒。她小声说:“没事,就烫了一下,不疼。”
“怎么会不疼?”裴执拿出随身带的药膏,小心地往她手背上涂,动作轻得像怕碰伤珍宝,“这药膏还是你上次给我的,治烫伤很管用,你自己倒忘了用。”
叶挽宁看着他小心涂药的样子,心里软得没底。她伸手轻轻碰了碰他皱着的眉头:“别皱着眉了,我真的没事。”
裴执抬眼,见她眼底带着浅浅的笑意,才把皱了许久的眉头舒展开。他把她的手攥在自己手里暖着,又拿起扇子继续煮茶:“过会儿茶好了,你多喝点,养养元气。”
不一会儿茶就煮好了。裴执揭开茶壶盖,茶香混着桂花的香味,特别宜人。他倒了一杯端到叶挽宁面前,又吹了吹:“凉了,喝吧,尝尝合不合口味。”
叶挽宁喝了口茶,甜香里带着桂花的清润,比上次的还好喝。“好喝,比御膳房的还好喝。”
女医馆的药箱用了好些年,边边角角都磨出了痕迹。叶挽宁趁着午后不忙,把药箱里的药材都倒出来,一一分类——薄荷、紫苏要通风;当归、熟地要密封,免得受潮。
“我来帮你。”裴执走进来,见叶挽宁蹲在地上,还拿了块干净的布递过去,“别蹲地上,凉。”
叶挽宁笑着坐下,把分好的薄荷递给他:“帮我把这些薄荷装起来,记得留一小包,下次给你泡薄荷茶喝。”
“好。”裴执接过薄荷,手指一捏,薄荷的清香就散了开来。他忽然想起什么,又笑道:“夫人上次用薄荷给我治头疼,特别管用,喝下去没一会儿就不疼了。”
“那是肯定的,我挑的薄荷都是最好的。”叶挽宁有点小得意,“当初我特意托人去城外山上采的,比药铺里的新鲜多了。以后常给你泡薄荷茶,夏天喝能清热解暑。”
“好啊,我等着。”裴执把薄荷装好,又拿起旁边的紫苏,“这个紫苏,上次你给小豆子煮紫苏水治风寒,效果也很好。”
“紫苏本来就是治风寒的好药材。”叶挽宁接过紫苏,仔细挑拣里面不好的部分,“尤其是刚冒芽的紫苏效果最好,下次我带你去后山,那里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