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面的天赋,江棠松是比不上江棠溪的。而且他对学习的心思也不大。
勉强读了个中专,毕业之后,刚好赶上征兵。
江堂松没和家里人商量,自己去报了名。
江棠雪刚到了鸿兴楼,就接到了街道小卖部的电话,电话那头是小卖部的老板。
“小江,你家门口来了两个解放军同志,说是做家访的,你回来看看什么情况?”
江棠雪心里咯噔一下,崔玉林这次出门已经有半个月了,没有任何的音讯,难不成是出什么事情了。
心里担心,潦草的把工作交代过后,江棠雪两条腿蹬出了残影。
缩短了一半的时间,回到了自家院子门口。
大喘着粗气,江棠雪翻身从自行车上下来,问道:“两位同志您们好,请往里面走。”
院子外面有邻居看热闹,江棠雪把人请进了院子,才说道:“同志,有什么事情你说,我能行。”
江棠雪的表情,倒是让两位同志有些紧张:“同志你好,我们今天来就是例行家访,没有什么其他情况,您只需要回答我们的问题就行,不需要紧张。”
江棠雪咽了咽口水:“您请问。”
“请问您和江堂松是什么关系。”
江棠雪一愣:“你们是因为江堂松来了?”
“是的,江堂松同志之前在我们征兵处报道,并且通过了体检和体测,在正式入伍前,我们需要对他的家庭进行基本的了解和调查。”
松了一口气,江棠雪说道:“我是江堂松的大姐,他从小父母去世,十岁开始就是我带他的,这些年是我抚养他长大。”
“我们之前受过解放军的帮助,所以他心底里一直希望能够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这些年跟着人学武,身体素质绝对没有问题。”
……
半个小时后,江棠雪把人送出了院门。
门外看热闹的人还在,等解放军走远了,才凑上前来问。
知道是江堂松要去当兵了,一阵议论。
江堂松白天在武馆里跑着,一直到了天黑才回了家。
一进家门,感觉到家里的气氛不大对。
“出什么事了,怎么感觉你们的表情都很严肃。”
十八岁的江堂松,个子不矮,有一米八,在同龄人中算是个高的了。
再加上常年学武,真个个人看起来健壮魁梧。
不管在外面怎么潇洒,但是会到家,在江棠雪跟前,江堂松还是乖巧的站着,一动不动。
“你报名征兵都不和家里人说一句?”
江棠雪语气严肃,江堂松低下了头:“大姐,我看你忙,就没想着打扰你,等通过了再和你说也不晚。”
“通不过呢?就这事当没发生过?”
四个孩子中,最懂事的就是江堂松。
不吵不闹,不争不抢,很多时候沉默的不像是个孩子。
会哭的孩子有糖吃。
江棠雪相对来说,对江堂松花的心思很少。
看到他低头不语,江棠雪的气也消了。
“今天有人来家里家访,不出意外,你应该能通过,这几天你就别去武馆了,等最后的同志出来吧。”
参军入伍是光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