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倒也没觉得往年就如何不好,但个中差别,即便她是个木头性子,依旧难以忽视。
这厢还没想出个所以然,谢老夫人顺着纤云话,与崔婉道:
“别只叫她俩,屋里几个小的都得了空,干脆聚在一处,都挑个物件,从我房里支银子,谁也不偏着谁。”
话落指着渟云道:“云云明儿上午倒是去不得了,那会安乐公府中来人邀她,我顺嘴应了。
你着人把册子送到我这来,看有什么新鲜花样儿,我先替她过过眼,亏不了她。”
绿萱与谢老夫人俯了身,诚恳道:“我替元峥谢过老祖宗,”又转身与崔婉颔首,“老祖宗这是提前给两位哥儿贺喜呢,元峥沾着哥哥们光。”
崔婉略点头,只与谢老夫人答了是,还没开口谢赏,谢老夫人放手让那幼儿走开,转头与绿萱道:“八字才划了一撇,无人处图个吉利说说就是了。
现哥姐儿都在,别叫他们听了往心里去,就此懒散上了。”她语气循循,并无训斥,“贺不贺喜的且再等等。
现是敦肃太后禫祭过了,天家万象一新,咱们臣子家里头,也该添些新气儿。”
绿萱立时明白自个儿失言,诺诺称罪,张手将儿子揽在了怀中。
丫鬟婆子又七嘴八舌参合,乱糟糟声吵的渟云无暇多想,自个儿身上确找不出理由值得崔娘娘销金铸银。
大抵,也只能是是随了绿萱的话,两位谢家读书人高中在即,祖宗乐得不知时日,连带她跟着沾光。
谢承倒在谢老夫人话里敏锐听得,原渟云明儿个是要去安乐公处,陶家宅子里只有一位冠人陶姝,必然不是谈婚论嫁。
他莫名舒了口气,抓着茶碗再饮了一口。
崔婉对绿萱见怪不怪,既做不到出言相帮,也没刻薄到要落井下石,自捏着帕子视若无睹。
屋里一时各闹各的,纤云垫脚凑到渟云耳边,洋洋喜道:
“你是不是去帮我拿火将军?今年有这么早吗?我明天留好的给你,连我那新得的项圈也给你。
自宋辞离京,渟云年年开夏都从陶姝那讨蝈蝈藏在虎杖垄里,纤云得空就过院里玩,估量日子,今年又快有了,她没少惦记。
渟云咬了下牙根,愈发顾不上何处怪与不怪。
她在这房中站立许久,反正这桩那桩桩桩都愁,但愁一阵便觉不值当,独独纤云说这个,不知要愁多久。
再要问陶姝要,实在有违本心,不要的话,纤云定要死乞白赖跺脚,也是糟心,当年怎么就平白节外生枝揽上这茬儿。
见她没点头,纤云伸手轻拉着渟云袖口摇,不满道:“四姐姐你怎不理我,不然我与你一块儿过去好了,等咱们回来再问娘亲要册子。”
“我会帮你问的。”渟云看四周目光聚过来,赶忙应了声。
两个姑娘情谊历来极好,旁人看着只觉姊妹间温馨,崔婉笑着招呼道:“别攀扯你四姐姐了,瞧屋子里,谁似你没个消停。”
“我如何没消停了?”纤云撒开渟云衣袖,仰脸朝着崔婉道:
“我刚才听了娘亲话,觉得甚有道理,四姐姐今日带花好看,明儿我再替她挑个更好的,日日都好看。”
屋里再作数人捧腹,渟云略弯嘴角,想陶姝肯帮自个儿讨度牒,崔娘娘多给几个冠子钗子好像也就没那么怪。
不多时谢尹与谢予结伴过来,谢简来在最后,凑足了完完整整一家,女使摇铃传膳,渟云放下诸多思量,随着往桌前落了坐。
本欲今儿了结,用完膳回去就不抄书了,赶早躺着歇歇腿,明儿好去陶姝处,席间却听得谢简道是“襄城县主择婿”。
话头还是崔婉开的,媒人递了好几家姐儿的庚帖,和谢承谢尹两人八字都能合的上。
婚姻大事,父母做主,她这个做娘亲的已经看过,就等着当爹的谢简去翻一翻。
话毕也报了几个门楣,有公有候,有官有吏,谢简一一听罢,没作评判,道是放榜在即,等尘埃落定再议不迟。
说完顿了顿,语间添了稍许遗憾,“襄城县主和元启年岁倒相和”。
渟云一直垂头吃喝,唯听到此句稍作抬头。
自从襄城县主无须她作伴读之后,两人再没见过面,襄城县主不见得还能记起谢府四姑娘,毕竟人伴读一双手指头数不过来,渟云在晋王府时又甚是安静,不善笼络。
但为着那为着那一箱澄心纸的缘故,渟云时有感念,听见谢简口气不善,似乎襄城县主今时不同往日?
她竖起耳朵,又听崔婉道:“妾身记得,襄城县主是比云云长两岁,今年该是年十七。”
谢简压根没关注过渟云几岁,下意识看了眼,目光也在那支钗上停留了片刻,灯火照得金钗错落有致,看着精巧,算不得奢靡,不过以前....
以前啥样,他留意不多,懒得计较,“你好记性”,谢简随口与崔婉道:“是年十七,晋王为敦肃太后礼孝,耽搁些许。”
梁《刑统》有令,凡良家子,男年十八、女子及笄,并听婚嫁,男年三十、女年二十以上,无故不婚娶者,杖六十,加倍丁税。
虽刑不上大夫,碍不着天家女,但襄城县主确是拖不得了,再往后,成个垂垂老妇惹笑。
崔婉只知谢府与晋王走的颇近,别的一概不晓,以为谢简提起必定另有用意,喜道:“那是和咱们....”
话没说完,谢老夫人咳了一声,打断道:“古来只有天家择婿,便是底下人有那个福分,唯恭敬待上,岂成你我茶饭谈资。”
渟云听得谢简语气是这几年稍有的顺诚,“母亲教训的是,儿子一时感怀失口”,他再与崔婉道:“我非有此意,你也不要多心了。”
又叮嘱谢承谢尹二人道:“姻亲都在其后,殿试要紧。”
两人开口称是,渟云再复专心往嘴里送汤,几勺温热下肚,记起襄城县主闺名,是单一个“伽”字。
是为着她出生时,罗斛高僧进献伽蓝十八像来京,晋王承旨相迎,功德圆满,高僧赐福,故得名为伽。
她为佛生,而今圣人崇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