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识坐在一旁,安静地听着,偶尔插几句话,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
他看着母亲王娟眉宇间那挥之不去的、与三姐重逢的喜悦和放松,心里也感到一种平静的满足。
聊到兴头上,陈小莺和赵小红这两个年纪相仿的小姑娘已经混熟了,头碰头地挤在角落里,分享着那包水果糖,小声嘀咕着属于她们的小秘密。
赵建军则有些腼腆地坐在陈识旁边,好奇地问着关于四九城、关于公安工作的事情,眼神里带着对这位“厉害”表哥的崇拜。
老四在王娟怀里睡得香甜,小脸红扑扑的。
聊到大家伙儿都困了。
陈桂芳意犹未尽地咂咂嘴,看着王娟,又看看陈识,忽然问道:“娟儿,小识,你们这次来,打算住几天?票买的是啥时候的?”
王娟看向陈识,她光顾着高兴,还没细想返程的事。
陈识接过话头,笑道:“三姑,我们买的明天下午的票。难得来一趟津城,我想着明天上午带娘和小莺她们出去转转,看看海,买点津城特产带回去。”
“明天下午就走?这也太赶了!”
陈桂芳立刻拔高了声调,脸上写满了不舍,“不行不行!再多住两天,好不容易来一趟,哪能这么着急忙慌地就走?票能不能改签?让你三姑父去想想办法!”
赵国栋也连忙点头附和:“对对,多住几天,家里挤是挤了点,但挤挤暖和!”
王娟心里也舍不得,但工作忙,假期有限,便笑着劝道:“三姐,你的心意我们领了。小识所里事情多,能请下这几天假已经不容易了。以后日子长着呢,等开了春,院子修好了,接你和三姐夫去四九城住段时间,咱们姐妹俩好好聚聚。”
陈桂芳也知道强留不住,叹了口气,拉着王娟的手:“那说定了啊!等你们院子拾掇好了,我肯定去!住他个十天半月的!”
她又转向陈识,叮嘱道:“小识,明天上午想去哪儿逛?三姑陪你们去!这津城地面儿我熟!”
陈识忙说:“三姑,您啥时候上班?不然我们自己去就成,随便逛逛,不麻烦您。”
“上啥班!大年初三,厂里又没啥紧活!”
陈桂芳大手一挥,不容置疑,“就这么定了!明天一早,我带你们去劝业场那边转转,买点麻花、崩豆张啥的,然后咱们去海边瞧瞧!来了津城,不去看看海,那不白来了?”
听到要去海边,一直竖着耳朵听的陈小莺立刻欢呼起来:“去看海咯!三姑最好啦!”
王娟也笑着点头,她年轻时也曾向往过大海,只是嫁人后琐事缠身,再没出过远门,能去看看,心里也是期待的。
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
当晚,陈桂芳把家里最好的被褥都翻了出来,在本来就不宽敞的屋里又打了个地铺,硬是让王娟带着老四睡在了她的床上,陈识和姑父则睡地铺。
王娟本来想拒绝,但拗不过三姑的热情,只好接受。
忙了一天,陈识也累得慌,很快便睡下了。
翌日清晨。
天刚蒙蒙亮,陈桂芳就窸窸窣窣地起床了,开始在灶房里忙碌,准备早饭。
浓郁的米香和煎蛋的香气飘进屋里,唤醒了沉睡的陈识等人。
早饭是稠稠的大米粥,自家腌的咸菜丝,还有陈桂芳特意用珍藏的白面烙的葱花饼,金黄油亮,喷香扑鼻。
就着咸菜,喝着热粥,吃着香喷喷的饼子,每个人都胃口大开。
吃完饭,陈桂芳利索地收拾好碗筷,换上那件枣红色的新棉布罩衫,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整个人显得精神焕发。
赵国栋要去厂里点个卯,赵建军和赵小红也眼巴巴地想跟着去,陈桂芳本想以“人多添乱”为由留下,答应回来给他们带好吃的崩豆张。
不过由于陈小莺想有玩伴陪着,三姑最终无奈答应,让赵建军与赵小红一同去了。
一行人出了门,走在津城清晨的街道上。
寒风依旧凛冽,但阳光很好,洒在身上有了些许暖意。
街道两旁是风格各异的西式小楼和传统的中式院落混杂着,有轨电车“叮叮当当”地驶过,带来一种与四九城截然不同的城市气息。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咸腥的海风味道,提醒着人们这座城市的临海属性。
陈桂芳熟门熟路地领着路,嘴里不停地介绍着:“这边是解放桥……那边是百货大楼,跟你们四九城的王府井不能比,但也算我们这儿最热闹的地界儿了……瞧见那尖顶没?那是老西开教堂……”
王娟和陈小莺好奇地东张西望,感受着这座陌生城市的脉搏。
陈识则一边听着三姑的介绍,一边观察着街景和行人,公安的职业习惯让他下意识地留意着周围的环境。
很快,他们来到了劝业场一带。
这里果然比别处热闹许多,虽然是大年初三,但逛街采购的人依然络绎不绝。
各种卖津门特产的店铺鳞次栉比,空气中飘荡着麻花、糕干、药糖的混合香气。
陈桂芳目标明确,直接带着他们进了一家老字号的麻花店。
店里挤满了人,玻璃柜台里摆放着各种粗细、裹着不同糖衣的麻花,金黄酥脆,看着就诱人。
“尝尝我们津城的麻花,跟你们那儿的可不一样,酥脆掉渣,香甜不腻!”
陈桂芳颇为自豪地介绍着,然后不由分说地挤上前,操着津腔跟售货员交流,“同志,来五斤什锦的,对,各种口味都来点!”
“三姑,太多了!”陈识赶紧阻拦。
“不多不多!带回去给你爷奶尝尝,给邻居分分,给你姥爷姥姥也捎点!”
陈桂芳豪气地一摆手,又指着旁边,“再去隔壁买点崩豆张、果仁张!还有杨村糕干,给老四吃,软和!”
陈识看着三姑这架势,知道拦不住,心里暖融融的,便打算主动上前付钱。
陈桂芳还要争。
陈识果断一句,“三姑,我现在挣工资了,您就让我尽尽孝心。”
听了这话,陈桂芳只好笑着作罢,嘴里无奈念叨着,“你这孩子,才多大年纪咋就这么懂事了?”
陈识笑笑没有说话。
采购了一大堆津城特产,大包小包地拎在手里,陈桂芳又领着他们往海河方向走。
“走,带你们去海河边儿上看看,离得不远。”陈桂芳兴致勃勃,“虽说冬天看海景差点意思,但来都来了,总得瞧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