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加防空导弹系统?你是怎么想的?要不要把坦克造得跟军舰一样大?”
曹副总瞪大了眼睛盯着刘威铭。
说实话会要他的命么?
“如果只是提升装甲来被动防御,并不能太大提升坦克防御性能,在我看来得采用被动防御的装甲加上主动防御系统……”
“行了,行了,你别说了。我觉得你小子不应该在619搞技术,应该去当个科幻小说家,写科幻小说!”
曹副总直接打断了刘威铭的话。
从刘威铭拿出蓝军的编制开始,曹副总就觉得这小子是在准备写科幻小说。
尤其是看到各种无人化装备后就觉得刘威铭在瞎搞。
可他又没有证据来反驳——很多技术,现在都已经有了雏形。
问题是,要真的搞出这样的装备,敌人只能是外星人才够格啊!
“您别说,这建议还真的挺靠谱的。等我有时间,就开始动笔……指不定还能拿到一些版权费呢!”
刘威铭听到曹副总的话,顿时动了心思。
mmp!
在中国高超音速导弹、蜂群无人机、机器狗、电磁炮甚至南天门计划不断向外界展示,结果美帝都不准好莱坞拍科幻片了。
甚至美帝自己都不对外公布他们的新一代武器开发了。
美帝负责幻想。
中国人负责实现。
刘威铭觉得,光靠着美帝想还是不太合适,直接写一本如同《南天门计划》那样的科幻小说,来给未来的军工科研人员埋下一颗去踏上征服星辰大海的种子。
这个可以有。
“比如,咱们遇到了外星敌人,这不好打啊……其他不说,至少得把防线布置到火星,月球作为中转基地吧?而要从地球往月球送物资,至少得有穿梭机什么的……”
陈为民是彻底不想听了。
奈何,越听越陷入刘威铭描述的场景,要是那样,中国得多强大,对手怕是也就只有外星人了……
刘威铭的描述,好像也不是不能实现,说不定自己这辈子能看到中国在月球建立基地,登陆火星。
一直到飞机降落,已经被刘威铭描述未来场景给深深吸引的众人才回过神来。
“曹副总、陈司长!”
刚下飞机,就有几名干部模样的人迎了上来。
“这位是刘威铭,619的刘总。”
曹副总亲自向众人介绍刘威铭。
“你就是刘总啊!一直听到你的大名,今天总算有幸见到真容,欢迎刘总莅临指导工作!”
617厂厂长吴康华一脸震惊地看着刘威铭。
尤其是刘威铭肩膀上扛着的两毛四!
他没想到,刘威铭居然如此年轻。
“吴康华,617厂厂长。”
正当刘威铭一脸疑惑地盯着眼前这不认识,却又热情不已的老头时,曹副总就再次开口。
随后对着吴康华说道:“你们一直嚷着要见人家,现在人给你们带来了,能不能抓住机会,就看你们了。”
“领导放心,我们一定把刘总招待好!”
“……”
刘威铭瞬间涌起一股上当受骗的感觉。
“祝老总在这边对吧?”
曹副总没等刘威铭开口,直接转移了话题。
“在呢。从三代坦克原型车开始组装后,祝老总就一直在这边盯着。”
“那上车吧。”
于是,一直到上车,刘威铭都没有说话的机会。
到了车上,曹副总又指着旁边一名五十出头的中年人向刘威铭介绍:“裴瑞明,617厂总工,三代坦克项目行政副总。”
介绍完后,曹副总就说道:“瑞明同志,你向威铭同志介绍一下项目情况吧。”
“???”
刘威铭一脸懵逼。
自己又不是搞坦克的,也不是跟617有什么直接关联单位的负责人。
保密守则一点都不讲了么!
“!!!”
裴瑞明则是一脸懵逼。
三代坦克属于国家重点武器工程,要求是在2000年能不落后世界最先进的坦克,绝对的国家机密。
让自己给对方介绍情况?
介绍什么?
怎么介绍?
“把项目进度、目前遇到的困难介绍一下。”
见裴瑞明一脸懵逼,曹副总恨铁不成钢地说道。
“哦……目前项目主要在于下反稳像式火控系统的精度不够高,这让坦克无法在行进中开火;祝总要求的是1200马力发动机,现在发动机还没研制成功,目前只有730马力发动机……”
得到曹副总的提醒,裴瑞明急忙把三代坦克目前的情况做了介绍,“125毫米坦克炮已经装在样车上进行实验;下反稳像式火控系统正在改进……不过内部的电子系统进度不是很理想,尤其是火控系统的中央数据处理器……目前使用的依然是tSFcS型简易火控系统的数字式弹道计算机进行试验……”
刘威铭听得直皱眉头。
裴瑞明的介绍,让他疑惑不已:99坦克刚开始研制的时候,技术有这么差么?
初代的99坦克技术确实没法跟99A相比,跟更没法跟99大改比。
问题是,现在说的这些,甚至都没有达到85II的水平啊。
更不要说由85II出口转内销改进而来的96式主战坦克。
从二里半机场到617厂招待所,有着一段不短的距离,整个过程,刘威铭都只是默默地听着,没有发表任何意见。
曹副总拉着他来,说是为了跟坦克研发团队一起讨论蓝军旅所需坦克。
依目前的架势,肯定不是讨论。
怕是不留下点东西,或是承接一点项目,走不了。
迎接一行人的车队并没有直接去招待所,而是去了617的总装车间。
饶是已经是晚上十一点,车间内依然灯火通明,人头攒动。
整个车间依然在忙碌着!
刚进车间大门,一辆有着硕大炮管、焊接炮塔的坦克就映入刘威铭的眼帘。
“1,2,3……6,6对负重轮啊!”
数了负重轮后,刘威铭开心地说道,“终于不再是5对负重轮了!”
他也搞不清楚眼前用于实验的是80式坦克还是85式坦克。
要辨认坦克,最好辨认的就是炮塔跟负重轮。
他跟所有的军事发烧友一样,看到坦克的第一时间就是数负重轮。
没办法……
在这年头,坦克越重,性能越强:更大的重量意味着更强的防御力,同时能承受更大口径火炮的后坐力,能装备更多、更先进的技术装备。
负重轮越多,坦克自然越重。
光是看着坦克炮的口径,分辨不出来的——59底盘最终同样被改得能扛着125毫米口径的坦克炮以极高的速度行驶。
“85式主战坦克,使用80式坦克底盘,这是用于技术验证的样车,很多技术都还不够成熟。”
正在刘威铭琢磨眼前这是80式还是85式的时候,一位头发花白,一只袖子空荡荡的老人在刘威铭耳边轻声介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