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听完朱七的汇报之后,陷入久久的沉默之中。
此时的延英殿与往日不同,因为朱七说有天大的事情汇报,所以除了朱七和皇帝之外,只有萧至忠一人。
此人名头很多,又是大将军,又是内侍监,实则是个宦官,也是当今皇帝最信任的人。
宦官独有一门传承,只是不能与道门五仙传承相比,较之尸解仙也差了许多。
当年大魏立国之初,为了拱卫皇室,设立了青鸾卫和内廷二十四衙门,青鸾卫有十三太保,招募奇人异士为己用,宦官则是皇室自己从小培养,授以一位儒门高人编撰的佛道秘典,是为所谓的“大内高手”。宦官之间也是师徒相授,代代相传,与宗门无异。
宦官的传承专门用于身体残缺不全之人,虽说修炼到极致之后也能悟出天人化生、万物滋长的要义,但是修炼之前却要自宫。若是男人或者女人练了,则会阴阳逆转,男子变为女子,女子变为男子,十分诡异。
随着大魏朝廷覆灭,这门传承也落在了大玄朝廷的手中。
大玄朝廷将其称之为“阴阳人”。
道门的五仙传承和尸解仙传承无论高低优劣,都有个“仙”字,最终都能成仙得道,证得长生,而阴阳人传承最终只是人,意味着不能成仙,是一条断头路,最终也就是九境修为。
不过阴阳人传承有一个优势,那就是以龙气为食,龙气不绝,寿元不尽,在一些特殊环境下,可以发挥出堪比仙人的实力。
当年大玄末代皇帝身边有一位宦官老祖,以帝京的龙气为食,只要身在帝京,便能媲美仙人。再加上大阵对仙人的压制,普通仙人甚至不是其对手。
不过齐大掌教截断了帝京的龙气之后,这招就不灵了,城破的时候,这位宦官老祖被还是个孩子的齐大真人一棍子打得脑浆迸裂。
别看齐大真人当时还小,却实打实参与了那场平叛大战,死在她手中的九境之人就有两个,伤者不计其数。
道门辈分以二十四年为一代,当齐大真人已经纵横沙场的时候,大一点的九代弟子主要任务是学习,小一点的九代弟子不曾出生,中间的九代弟子还在吃奶,这个资历怎么比?
别说九代弟子,九成九的八代弟子也比不了。
大部分九代弟子还没道宫毕业的时候,齐大真人已经是金阙的常客,跟一帮六代弟子、七代弟子称兄道弟——比如说南洋四友,除了齐大真人,有两人是七代弟子,老大林元妙则是与一众六代弟子平等论交的特殊人物。
不怪九代大掌教搞不定齐大真人,九代大掌教有异议的时候,齐大真人一句话就能顶回去,你进金阙才几年?
萧至忠当然不能与被齐大真人打死的宦官老祖相提并论,但已经走到这个世界的阴阳人顶峰,同样有以龙气为食的本事,只要在京城中,三尊级别的高手会受到压制,他则会得到增益,不敢说媲美护国大真人,最起码不怕吕镇。
这也使得吕镇每次进宫都要带上重兵护卫,生怕皇帝借此机会把他干掉。
龙气的主人则是皇帝,所以宦官必须服从皇帝,不敢背叛皇帝。除非能找到另外一条掌握龙气的“真龙”,二龙相争,才有宦官左右横跳的余地,比如说太子。
故而历来宫变,都是扶持新主的新宦官推翻忠于皇帝的老宦官,而不是单纯的宦官废立皇帝。
皇帝久久沉默无语,更多是萧至忠在代为问话。
“他果真是这么说的?”
朱七趴在地上:“绝无半句虚言。”
萧至忠望向皇帝,轻声道:“陛下,关于天庭之事,老奴的确有所耳闻,以前都是半信半疑,如今看来,恐怕是真的……”
皇帝终于开口道:“天庭来人,意在招安。朕这个天子也成了招安的对象。萧卿,你怎么看?”
萧至忠斟酌言辞,说道:“依老奴看来,与天庭仙官硬顶,殊为不智。天庭除了天帝星君,也有十万天兵,并非全都是神仙,真要去了天庭治下,陛下还是大夏的皇帝。若是与天庭结下仇怨,就再无退路。
“至于天魔那边,按照那位仙官的说法,终究只有一些小世界,只能容下少部分贵人,却是比不得地仙界可以容纳一国。老奴说句大不敬的话,天下奉一人,若是没了天下,陛下还是陛下吗?”
皇帝微微点头,认可萧至忠的说法。
他心知肚明,民可载舟,皇帝的价值还是要着落在国与民二字上,若是失国失民,他与亡国之君没什么区别,大概率是死路一条,就算侥幸活着,也不过是傀儡一般,跟死了没什么区别。
徐若虚和吕镇则不同,他们本就修为绝顶,就算没了权势,还是有着极大的价值,也能追求长生大道,却是皇帝不能比的。
徐、吕二人有得选,皇帝没得选。
李青霄正是看准了这一点,从一开始就排除了收元教和龙虎军的选项,把重心放在皇室上面。
至于全都要,李青霄的筹码太少了,全都要的结果多半是两手空空,什么也拿不到。
不过多疑是皇帝天性,所以他又道:“前提是这位仙官没有虚言欺骗,朱七,你觉得呢?”
朱七一凛,不禁望向站在皇帝旁边的萧至忠。
萧至忠面无表情:“有什么就答什么。”
“是。”朱七恭敬道,“回陛下,臣觉得仙官所言不假,主要有三点。”
“哪三点?”皇帝接着问道。
朱七道:“回陛下,第一,被仙官所杀三人,皆有神通,不逊于收元教的四大法王,而臣却从未见过他们,也未曾听说,内飞龙卫的耳目遍布天下,这不合常理,说明这三人的确是凭空出现,并非人间之人。
“第二,仙官之修为,臣总觉得并不算太高,可仙官所用之神通和所用之兵刃法宝,臣只能用‘匪夷所思’四字来形容,绝非人间所有。
“第三,收元教与那些天魔信徒已经合流,这是臣亲眼所见,仙官与天魔信徒水火不容,见此情状便起了拉拢皇室平衡局势的想法,合情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