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贞观三十年的春风尚未吹绿渭水两岸,一则惊人的消息已如野火般传遍长安——倭国遣唐使船队抵达扬州,随行竟有二百三十名留学生,创历次之最。

\"陛下,倭使呈递国书时,特意询问阿蛮学士近况。\"鸿胪寺少卿捧着鎏金国书,面露讶异,\"说是倭王听闻吐蕃学子在大唐成才的故事,特意选拔贵族子弟前来求学。\"

李承乾正在批阅安西都护府关于设立\"胡汉双语学堂\"的奏章,闻言搁下朱笔:\"倭国远在东海,竟也知晓阿蛮?\"

\"据说是去年有倭商在逻些城见到阿蛮用汉文教授《论语》,回去后广为传颂。\"少卿笑道,\"倭国此次派来的留学生中,还有两位亲王呢。\"

皇帝接过那卷用紫檀木匣盛装的国书,只见上面工整的汉字间偶尔夹杂着些古怪符号:\"这些墨点是何意?\"

\"倭国使者解释,这是他们的'假名',用来标注汉字发音。\"少卿指着文书末尾一行小字,\"就像我们给胡语注音一般。\"

李承乾若有所思地摩挲着国书边缘的海浪纹饰:\"传旨:倭国学子比照吐蕃例,安置在国子监新设的'东海馆'。另派专人记录他们的文字,编入《万国文鉴》。\"

三日后,倭国使团抵达长安。朱雀大街两侧挤满了看热闹的百姓——这些身着宽大束带衣袍、脚踏木屐的东瀛来客,与长安常见的胡商截然不同。为首的两位亲王举止恭谨,一板一眼地行着现学的唐礼,额头几乎触到地面。

\"倭人竟如此崇慕华风?\"围观的人群中,一个粟特商人惊讶地问同伴。

\"听说他们的都城都是仿长安建的。\"同伴努努嘴,\"瞧见没,连随从捧着的礼器都刻意模仿唐三彩。\"

此时国子监门前,阿蛮正领着各族学子列队相迎。经过三年磨练,这个曾经的吐蕃少年已俨然成为\"万国学堂\"的领袖人物,额上那抹朱砂愈发鲜艳夺目。

\"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阿蛮学士?\"倭国正使犬上三田耜用生硬的汉语问道,眼中闪着奇异的光彩,\"在下在飞鸟京就听闻阁下'一舌通三语'的佳话。\"

阿蛮还礼:\"使君过誉。请随我来,东海馆已备好热汤。\"

当倭国学子们步入那座檐角悬挂铜铃的崭新馆舍时,不禁发出阵阵惊叹——榻榻米、屏风、矮几,处处透着故乡风情;可书案上的文房四宝、墙上的《大唐疆域图》,又分明是唐制。最令他们惊喜的是,每人案头都放着一册《倭汉千字文》,竟是事先准备好的双语教材。

\"大唐皇帝陛下特意命人根据先前倭使带来的资料编纂而成。\"阿蛮解释道,\"若有不当之处,还请指正。\"

犬上三田耜捧着书册的手微微发抖:\"天朝上国,竟如此体恤小邦……\"

安顿好倭国使团,阿蛮匆匆赶往大明宫复命。途经将作监时,他瞥见几个工匠正在调试一架巨大的水轮模型,旁边站着晋阳公主和几位陌生官员。

\"阿蛮!\"小公主眼尖,挥手唤他,\"快来看新制成的'海舶模'!\"

走近才知,那竟是依据倭国海船改良的战舰模型。公主兴奋地介绍:\"倭使带来的造船术颇有可取之处,尤其是这'隔水舱'设计,即使一舱进水也不致沉没。\"

一位肤色黝黑的官员补充:\"下官刘仁轨,新任登州刺史。陛下命臣研究倭国航海术,以备将来开拓海上丝路。\"

阿蛮正欲细问,宫门方向传来钟声——这是皇帝召见的信号。他匆匆告退,心中却记下了这个陌生名字:刘仁轨。

紫宸殿内,李承乾正在与马周商议增设\"译经院\"一事。见阿蛮进来,皇帝笑问:\"倭国学子安置妥当了?可有什么难处?\"

\"回陛下,一切顺利。\"阿蛮如实禀报,\"只是倭语与汉语差异较大,恐怕需要更长的适应期。\"

\"无妨。\"李承乾指了指案上一摞文书,\"倭王在国书中提到,希望派遣僧侣学习佛法。朕已命弘福寺准备接待,你闲暇时也可去听听,权当多学一门语言。\"

这时,马周轻咳一声:\"陛下,老臣以为,倭国突然派如此多学子来唐,恐怕不止求学这么简单。\"

\"马卿多虑了。\"李承乾不以为意,\"当年吐蕃来学时,朝中不也有类似担忧?结果如何?松赞干布如今是我大唐最坚定的盟友。\"

老臣欲言又止,最终只是叹了口气:\"但愿如此。\"

春去夏来,长安城西的\"万国学坊\"日渐热闹。每日清晨,各族语言的诵读声此起彼伏,宛如一场奇妙的交响。阿蛮除了自己的学业,还要协助管理东海馆事务——倭人勤奋得令人咋舌,常常秉烛夜读到三更。

这日午后,他正在整理倭国留学生提交的《中日风俗比较》,忽闻门外一阵骚动。几个新罗学子急匆匆跑来:\"阿蛮学长,不好了!倭人与渤海人在食堂打起来了!\"

冲突源于一场误会——渤海学子嘲笑倭人吃生鱼片的习惯,倭人则反讽渤海人\"沐猴而冠\"。等阿蛮赶到时,双方已扭作一团,碗碟碎了一地。

\"住手!\"阿蛮用汉语、倭语、渤海语各喊了一遍,\"在唐土斗殴,是想被逐回国吗?\"

这话比什么都管用。双方悻悻分开后,阿蛮命人取来药箱,亲自为受伤者包扎。一个倭国少年额头被打破,鲜血直流,却倔强地不肯喊痛。

\"何必为口舌之争伤和气?\"阿蛮用倭语轻声劝解,\"在大唐眼中,你们都是远方来客,理应互相照应。\"

少年突然流泪:\"可是他们说我们倭人是'海东野人'……\"

\"三年前,也有人叫我'吐蕃蛮子'。\"阿蛮指了指额上朱砂,\"后来我用行动证明,文明不分种族。\"

这场风波很快传到李承乾耳中。出乎意料的是,皇帝非但没有严惩肇事者,反而下旨举办\"万国美食会\",让各族学子亲自烹制家乡菜肴,互相品评。

\"化解偏见,最好的办法是增进了解。\"李承乾对担忧的马周解释,\"当年朕在突厥为质时,就是因为尝过他们的马奶酒,才明白胡人并非全是蛮夷。\"

美食会当天,国子监广场上香气四溢。倭国的生鱼片、渤海的烤鹿肉、新罗的泡菜、吐蕃的酥油茶……琳琅满目。阿蛮带着倭国少年向渤海学子敬酒,双方羞愧地碰杯言和。更妙的是,将作监的工匠们从中获得灵感,研制出能长期保存海鱼的\"腌渍法\",后来成为海军的重要补给技术。

盛夏时节,又一艘倭国使船抵达登州,带来个令人忧心的消息——倭国权臣苏我入鹿发动政变,屠杀反对派,连两位留唐亲王的家族都未能幸免。

\"陛下,倭国恐生剧变。\"刘仁轨紧急入奏,\"臣建议暂缓派遣赴倭使节。\"

李承乾凝视着海图,突然问道:\"那两位亲王可知家中变故?\"

\"尚未告知。\"刘仁轨摇头,\"犬上使者请求朝廷保密,以免影响学业。\"

皇帝沉思良久,拍案定夺:\"传旨:着登州水师加强戒备;另派密使赴倭国探查实情;对留唐倭人,一切如常,不可显露异样。\"

中秋前夕,倭国正使犬上三田耜突然请求密谈。紫宸殿内,这位一向稳重的使者竟伏地痛哭:\"陛下,臣有罪!其实苏我氏早已……\"

原来,倭国政变早有预兆。苏我氏为阻挠唐风东渐,暗中迫害留学归国人员。此番大规模遣唐,实是保皇派为保存火种的无奈之举。

\"两位亲王家族确实遭难,但他们临行前就已知晓风险。\"犬上泣不成声,\"亲王说,纵使家破人亡,也要将大唐文明带回倭国……\"

李承乾肃然起敬:\"卿等放心,只要在大唐一日,朕必护你们周全。\"

次日朝会上,皇帝力排众议,宣布增设\"宾贡科\",专供异族学子应考;同时命鸿胪寺整理倭国史料,着手编纂《倭国志》。

\"陛下,何必对撮尔小邦如此费心?\"有大臣不解。

李承乾的回答掷地有声:\"昔年孔子欲居九夷,有人问'陋,如之何?'孔子答'君子居之,何陋之有?'朕今日所为,正是此意。\"

转眼到了腊月,倭国留学生们首次在异乡过年。阿蛮受命组织\"除夜宴\",特意让厨子做了倭人爱吃的年糕。宴席上,两位亲王表演了倭国雅乐,曲调哀婉动人。

\"此曲名《故乡》,是思念远方亲人之作。\"年长的亲王用汉语解释,眼中泪光闪烁,\"谨以此曲,感谢大唐皇帝陛下的庇护之恩。\"

阿蛮注意到,席间有个叫中臣镰足的倭国学子格外沉默。宴会散后,此人独自在庭院中望月长叹。阿蛮上前攀谈,才知他原是倭国贵族,家族尽遭苏我氏毒手。

\"阿蛮君,你说文明真的能战胜野蛮吗?\"中臣突然问道,\"我国那些守旧派,宁愿闭关锁国也不愿变革。\"

阿蛮想起三年前的自己,缓缓道:\"我在吐蕃时,族人最初也抵制唐制。可当他们亲眼看到学堂里的孩子能读书写字,看到新式水车让庄稼丰收,态度就慢慢改变了。\"

中臣若有所思。几个月后,这个沉默的倭国学子将呈上一份《倭国改革十策》,成为后来大化改新的蓝本——当然,这是后话了。

贞观三十一年的元日大朝会,因倭国亲王的出席而格外隆重。两位亲王身着唐制朝服,用流利的汉语向李承乾贺岁,并献上一套精心制作的倭国地形沙盘。

\"此物虽陋,聊表寸心。\"亲王恭敬道,\"他日若天朝王师东渡,或可资参考。\"

这番意味深长的话引起朝臣窃窃私语。李承乾却坦然受之,回赐《大唐律疏》一部,并宣布将在倭国留学生中选拔优秀者入弘文馆修书。

开春后,一个更令人振奋的消息传来——由晋阳公主主持编撰的《万国药典》终于成书。这部巨着收录了十二个民族的两千余种药材,配有汉文与各族文字对照,堪称医学史上的里程碑。

\"皇兄,孙爷爷说此书至少能救百万条性命呢!\"小公主献上散发着墨香的新书,满脸骄傲。

李承乾翻阅着这本凝聚无数人心血的典籍,目光停留在序言上——\"是书之成,实赖各族贤达群策群力\"。署名处除了晋阳公主,还有阿蛮等十余名异族学子的名字。

\"兕子,你可曾想过,\"皇帝突然问道,\"为何朕如此重视各族文明?\"

小公主歪着头想了想:\"因为皇兄心怀天下?\"

\"不止。\"李承乾望向窗外正在扩建的\"万国学坊\",\"你看那渭水,之所以奔流不息,正因有千溪万涧汇入。文明亦然,唯有海纳百川,方能长盛不衰。\"

初夏时节,第一批倭国留学生完成学业,即将归国。临行前,中臣镰足秘密谒见李承乾,献上一卷《倭国兵要地志》。

\"微臣深知此去凶险,但为大化革新,万死不辞。\"这个文弱书生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只求他日倭国平定,天朝能遣师相助,推行唐制。\"

李承乾郑重收下图册:\"卿等且去,大唐永远是你们的后盾。\"

送别宴上,阿蛮与中臣对饮至天明。两个不同民族的年轻人,在长安的月光下结为异姓兄弟。

\"阿蛮兄,他日若在吐蕃推行改革受阻,记得倭国还有我这个兄弟。\"中臣醉醺醺地说。

阿蛮大笑:\"好!说不定将来我们还能在海上丝路相遇呢!\"

倭船启航那日,李承乾特命刘仁轨率战舰护航至对马海峡。望着渐行渐远的船队,皇帝对身旁的马周感叹:\"文明的火种已经播下,终有一日会燎原。\"

老臣这次没有反驳。他望着海天一色处,喃喃道:\"老臣终于明白陛下苦心。这'海纳百川'的气度,才是真正的王者之道。\"

秋高气爽时,国子监迎来新一批留学生——这次来自更遥远的林邑、真腊,甚至有两个皮肤黝黑的\"昆仑奴\",据说是天竺王特意送来的\"通译苗子\"。

阿蛮站在扩建后的\"万国学坊\"门前,看着那些手足无措的新生,仿佛看到三年前的自己。他整了整衣冠,用刚学会的林邑话问候:

\"欢迎来到长安。\"

爱读书屋推荐阅读:穿越三国,落魄汉室的江东之路穿越大唐我家财万贯才不要当赘婿铁血丹心,明末的逆袭之旅迷川志我吕布要在三国插满红旗三国:最强谋士穿成假太监:后宫太乱,皇帝跪求我平乱前方高能重生废太子,修仙大能杀穿皇朝寒门书生,开局捡个便宜小娇妻骑马与砍杀从岛国开始拒嫁天王老公大秦:开局祖龙先祖寒门小娇妻中州风云之霁月星辰秦昊全集小说阅读免费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极品大地主大唐:谁让楚王上朝的世公子,以华夏人杰掌控异世战国:让你弱国苟活你却逆天改命金兵入侵,我成了大宋救世主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富可敌国,你叫我姐扶弟魔?大唐小相公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医妃火辣辣铁十字继承三位皇嫂后,我无敌于天下超神大军阀超级修真弃少大人,得加钱家乡纪事之我所知道的铁道游击队落榜当天,娶了个郡主娇妻回家穿越大秦,以武止戈,横扫六合!三国之我是皇太子大明百官:暴君朱厚照战皇林天龙抗战:黄埔签到百天统领北洋军阀大唐小兕子:小囊君,我又给你带好东西啦精兵强将系统,百万虎贲镇大宋国破山河在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皇帝假死?不管了,我直接登基!大唐:寒门成侯爷,揭秘卷轴疑案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我执天下超次元战争游戏
爱读书屋搜藏榜:丹麦崛起1890日出海东大唐锦鲤小郎君谋士骗术大齐好男人田园空间:倾城嫡女玲珑五胡之血时代寒门出了个状元郎昌明民国响马乱皇兄,这个皇位我真不要大秦:治粟内史的狂想宏图大梁:我家殿下太低调别刺激孤,孤不傻了君临天下大秦:陛下快退位,不然公子反了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宫廷幽处孤芳难自赏从特种兵开始的军旅生涯江山争雄大明天仙谱大明:我洪武爷亲弟!忆昔大唐贞观世天幕通万代,这是未来华夏?我,朱允熥带大明走向日不落,老朱直呼赢麻宋朝玩主三国争霸,最强六边形战士三国:武将拉满谁能拦我一统全球穿回元末闹革命一起当兵的日子三国:我曹操,小乔请自重重生于红楼末年天骄狂尊我在大秦当榜一大哥大唐:开局迎娶李秀宁天幕视频,给古人亿点点现代震撼北宋:武大郎变成高富帅!重生之废材皇子缔造理想国度瑟瑟惊蝉永远的兵魂大秦神捕重生之这个崇祯有点萌秀才无双大唐太子爷我,怎么可能有很多娘子!幻之盛唐开局造反:女帝请自重庆熙风云录枭风寒门枭士
爱读书屋最新小说:长安新火穿越大明,让大明屹立山巅无限兵源:古代战场的绝对掌控者历史奇人传铁血新华夏:龙腾寰宇一品悍臣轮回井:渣男劫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多尔衮重生之铁血宫阙录三国之青龙镇世未知天命身陷天牢:我的弟弟们是千古一帝再续蜀汉的浪漫铁血西域:开局结果了噶尔丹乱匪开局,看我如何倒反天罡!沈少卿探案智霸大夏:从地主傻儿到开国大帝我只做风流皇帝,天下美人皆归朕宋骑天下一人修真传带着八位嫂嫂流放本想混口饭,科举连中六元惊陛下八百铁骑,镇万界奇葩皇帝合集全家天生神力,我靠脑子科举铁骑朔风:我在汉匈当战神敕封一品公侯穿成农夫,从神箭手到大楚国公诗仙,神医,商圣,镇国公!原始:驯服母虎,走婚诸部山河鉴:隋鼎中国古代奇闻录白话文讲资治通鉴天幕:对!我爹洪武三十五年传位红楼:开局听劝系统,贾颜逆袭综武:我的弟子不知低调为何物元末:红旗漫卷,替天行道考古学家在秦朝宋韵流年两宋风云之中兴四将大秦风骨:王翦传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消失的墨者十世轮回之炼体时空霸主:从宋末开始打造全球帝大明余晖中的守夜人陛下,您的奏折上热门了!娘娘,请卸甲!顶级带娃:我给朱元璋带大孙重生明末?结党!必须结党!